(配圖)
嬰幼兒時期的牙齒主要是乳牙, 乳牙在嬰兒出生後7個月左右開始萌出, 至2歲左右陸續出齊。 出乳牙的時間個體差異較大, 出第一顆乳牙(一般為下頜乳門牙)較早的為4~5個月, 遲的為11個月, 甚至有晚到17個月才長的, 出生後一年內長出第一顆乳牙都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一歲後還沒有長牙, 就屬於乳牙遲萌。
剛出生或在新生兒期就有牙齒萌出, 稱乳牙早萌, 這類乳牙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發育不全, 一般很鬆動。
* 對策:
乳牙遲萌需要去醫院檢査原因, 看是否有“無牙畸形”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發育遲緩所致,
Advertisiment
早萌的乳牙容易脫落, 如果被嬰兒吸入氣管就非常危險。 所以過早萌出的牙不論是正常牙還是多生牙, 如果很鬆動, 就應及早拔除, 免得造成嚴重後果。
有些雖不鬆動, 但因吸吮刺激黏膜系帶會造成潰瘍, 這時應到醫院磨磨牙齒邊緣, 或改變餵奶方式, 改用湯匙餵奶。 傷口可用紫藥水塗擦, 幾天後就可癒合。
* 提醒:
有的嬰兒出生時, 牙床部位可以看到米粒大小的黃白色球狀物, 俗稱“馬牙子”。
這是殘留的造牙器官, 會自己脫落, 千萬不要用布去擦, 以防擦破嬰兒口腔黏膜, 發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