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人生第一步

寶寶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 似乎前幾天還是剛出生的小嬰兒, 轉眼間就能坐能爬了, 這不, 已經躍躍欲試想要邁步了。 媽媽的心裡一定盼望著寶寶獨立邁出他人生第一步的時刻。

寶寶何時開始學步

一般來說, 寶寶10個月~1歲期間開始學走路, 到1歲半左右就可以獨自行走了。 有的寶寶8個月左右就能獨自站立, 甚至開始扶物練習邁步了;有的寶寶相對晚一些, 但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有的媽媽看到同齡的小朋友會走路了, 可自家的寶寶還不能走, 很著急, 懷疑寶寶發育是否有問題。 其實, 寶寶從學習站立、扶物邁步,

Advertisiment
到獨立行走, 是身體技能和動作發育的自然過程, 早晚快慢與寶寶的身體素質、營養水準、發育狀況, 以及出生後父母對寶寶能力的培養、鍛煉都有關係, 不可能協調一致的“齊步走”。 只要寶寶的各項發育指標正常, 排除身體機能上的問題和疾病, 爸爸媽媽就不必著急。 要知道, 如果寶寶腿腳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整個身體, 動作的協調性還達不到練習邁步、行走的水準, 就過早讓寶寶站立、走路, 反而會給身體發育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如八字腳的形成就與過早學走路有關。

寶寶學步4階段

寶寶學步, 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開始邁步以前, 需要做不少的準備工作, 為邁出第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1、單手扶物 當寶寶能單手扶物,

Advertisiment
或是能夠離開支撐物獨自站立時, 就意味著他已經具備了獨自站穩的能力。

2、蹲起 當寶寶能夠單手, 最好是雙手離開支撐物, 蹲下撿起玩具再站起來, 並能夠保持身體平衡時, 就說明到了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走路, 需要腿部肌肉☆禁☆具有足夠的力量, 蹲下站起, 正是鍛煉的最好辦法。

3、扶持邁步 用玩具或是媽媽離開寶寶一段距離, 吸引寶寶邁步。 這時, 寶寶常會用手抓牢傢俱的邊緣、扶著牆壁、推著小椅子, 或是讓家人拉著一隻手, 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

4、獨自行動 慢慢地, 當寶寶確定他沒有危險時, 就會大膽地把身體的重量都放在雙腳上, 擺脫一切束縛, 邁出他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的、完全屬於他自己的第一步。

Advertisiment

該出手時, 就出手

學步, 應當順應寶寶的發育水準和能力, 自主自發的、循序漸進。 媽媽不要因為怕寶寶摔跤、磕碰, 而久久不敢放手;也不要急於求成、揠苗助長。

寶寶學會爬行後, 就要鼓勵和引導寶寶多爬, 並根據情況不斷提高爬行的難度。 比如:爬過高度適宜的障礙或媽媽支起到一定高度的雙腿。 爬行不僅可以鍛煉肢體的協調能力、也能增強身體和肌肉的力量。

在生活區為寶寶安置高度合適的小欄杆, 讓他學習扶站, 爸爸媽媽在不同的位置逗引他, 鼓勵他扶著欄杆挪動步子。

當寶寶可以扶物邁步後, 還可以讓寶寶推著小椅子或小推車做支持物和依靠, 練習邁步行走。

當寶寶可以獨立行走, 但還只能邁出很少的幾步時,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要隨時調整作為扶持物的傢俱、欄杆間的距離, 逐漸延長寶寶行走的距離。

當寶寶可以放開手腳開步走時, 給他準備小皮球、可以發出聲響的拖拉玩具以鼓勵寶寶多走、多動, 用增加難度、設置障礙物的方法提高寶寶的平衡和協調能力, 讓寶寶走得更好、更穩。

在寶寶練習時, 爸爸媽媽要隨時跟在寶寶身邊, 用微笑的表情、鼓勵的語言和適當的扶持來幫助他。

學步車用不用

研究表明, 因為寶寶走路的速度、步態, 與用學步車時的滑行方式大不相同, 所以學步車的使用並不能促進嬰兒的運動發育, 反而會延遲孩子爬行、獨自站立和行走等方面的發育, 而且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 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

Advertisiment
同時, 學步車因為設計高度、性能不合理, 以及看似有學步車的保護而使父母忽視照顧, 還會增加嬰兒發生意外的幾率。 因此, 專家建議最好不要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寶寶學步的家居安全

寶寶開始學步了, 爸爸媽媽除了引導和鼓勵外, 還要為寶寶創設一個家居環境。

● 搬開邊角尖銳、帶有玻璃的傢俱或套上桌角保護套, 以免碰傷或發生意外。

● 除去所有的臺布, 以免寶寶扯掉臺布, 上面的物品滾落砸傷寶寶。

● 收納所有可能被寶寶拿到的危險物品, 如鑰匙、錢幣、剪刀、針線、藥品等。

● 使用安全電源插座, 並在不用的電源插座上安裝防護套。

● 安裝安全門卡, 以免房門突然關閉, 砸傷寶寶。

● 選擇安全、合格的玩具, 避免有尖銳突出部位和易脫落部件的玩具, 並及時整理,以免絆倒孩子。

並及時整理,以免絆倒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