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在感嘆我的孩子沒天賦,
沒有遺傳!其實遺傳只是一方面,
很大部分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
只要你給他足夠的養分。
科學家們對11個半月大的寶寶進行觀察試驗, 讓寶寶坐在母親腿上觀察表演。 演出的第一幕是從一個藍色的吊箱里吊起一個橘黃色的大塊物件, 讓橘黃色塊緩慢地穿過舞臺, 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 如此重復6次。 第二幕與此相似, 只是橘黃色塊小了一些。 結果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 男寶寶似乎根本注意不到物塊之間的大小差異, 而女寶寶在看到變小了的色塊時立刻顯得十分激動,
Advertisiment
橘黃色塊實驗說明寶寶存在性別差異。 不僅如此, 同一性別的寶寶在生理、心理等各個方面也都存在個體差異。 這些差異具體體現在幼兒心理與生理上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 所以兒童成長階段的進程也會各自不同。 盡管寶寶之間的這種差異顯而易見,
Advertisiment
寶寶不是一個被動的空容器, 需要大人去填塞, 相反, 寶寶會因“內在需求”而主動探索周圍的世界, 獲得他需要的一切。 及時觀察到寶寶的“內在需要”, 尊重寶寶的這種需要, 并施以援手, 為寶寶創造適合他成長的外部環境, 爸媽就可以最恰當的方式幫他好好地長大成人!就教育的立場來說, 大人能做的, 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
Advertisiment
寶寶需要什么, 我們就給予他什么, 就像植物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 我們就該為它們提供這一切。 順乎自然就是最大的真理。
寶寶神經系統的塑造取決于他成長的環境, 就好比植物趨光一樣。 植物的趨光取決于它的遺傳基因, 至于植物究竟朝著哪個方向生長則取決于陽光來自哪個方向, 后天的培養就是早期教育的陽光。 寶寶天生具有早期學習的潛能, 爸媽的責任就是創造條件, 緊跟寶寶的需要把他的潛能發掘出來。
雖然遺傳基因不可更改,
Advertisiment
對寶寶來說, 文字不是一種符號, 它僅僅是平面的比較特別的物體而已。 既然如此, 識字與識物又有什么區別呢?識字的活動又何必因為寶寶年齡太小而一棍子打死呢?只要寶寶感興趣, 為什么不可以滿足他的要求?想想孔子, 想想孔子的因材施教, 我們跟上古人的步伐了嗎?
Advertisiment
編輯: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