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小陰囊因何腫大?

媽咪給寶寶洗澡時, 無意間發現小陰囊腫得比二、三歲的孩子還要大, 可寶寶還沒出滿月呢。 而且, 陰囊的皮膚也不像正常孩子那樣, 顏色深暗, 有很多皺折, 而是顏色較淺, 表面還光光滑滑的, 顯得十分平整。 媽咪不禁著急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連忙去向醫生請教。

醫生告訴媽咪,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寶寶的陰囊腫大, 然而, 最為常見的情況是鞘膜積液及疝氣(俗稱小腸氣)——

何謂鞘膜積液?

正常的男嬰在出生時, 陰囊內有個被稱為“腹膜鞘狀突”的囊袋應該自行閉合, 成為一條極細的纖維索, 其中的一小部分在睾丸外形成固有的鞘膜。

Advertisiment
但是, 這個囊袋如果在寶寶出生時, 沒有自行閉合, 就會和腹膜腔很小的孔道相通, 因而使腹腔液流入囊袋中, 和陰囊壁的分泌液一起, 形成新生兒鞘膜積液, 使寶寶的陰囊明顯地腫大起來。

何謂疝氣?

小兒疝氣也是男嬰較為多見, 其中一種是先天性的, 即睾丸下至到陰囊後, 由於鞘狀突未能閉鎖, 因而形成一個被稱為盲袋的疝囊;另一種則是後天性的, 因為在嬰幼兒時期, 有些寶寶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完全, 加之腹壁也較鬆弛, 常常在腹壓增高時, 如哭鬧或劇烈活動, 使腹腔的腸管從腹股溝管向腹壁突出, 並且進入陰囊, 陰囊因此而變得腫大。

鞘膜積液與疝氣的表現

鞘膜積液多為一側腫大,

Advertisiment
表現為患側陰囊增大, 呈現出水囊狀腫大, 小的僅為鵪鶉蛋大小, 但若患病時間長則可因鞘膜內積存了大量積液而變得像拳頭一樣大小, 從而使陰☆禁☆莖縮入皮膚內。 通常, 白天活動後陰囊會腫大得更為明顯, 而在寶寶平臥睡上一夜後會逐漸縮小。
疝氣無論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性的, 都表現為在寶寶哭鬧或直立時, 腹股溝部位出現一個半球形腫塊, 小的如白果大小, 大的則像鴨蛋那樣大, 並且可突入陰囊內, 使陰囊變得腫大。 但是, 當寶寶停止了哭鬧或是臥位時, 陰囊的腫塊便又回到腹腔, 因此, 陰囊的腫大即可消失, 寶寶能安靜入睡。 然而,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腫塊會越來越大。

鞘膜積液與疝氣引起的不良後果

Advertisiment

鞘膜積液隨著鞘膜的閉合, 在寶寶2歲左右多能自愈, 一般不會發生嚴重的損害及後果。 但是, 如果鞘膜積液較多, 就會壓迫睾丸, 使之發育受到影響, 甚至出現睾丸萎縮, 由此, 日後可能造成不育。

疝氣雖然不會危及寶寶的生命, 但是, 如果長期不愈則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首先, 疝氣的反復發作不僅會給寶寶帶來痛苦, 而且不能正常進行玩耍, 平時稍有哭鬧, 便可使腸管向腹壁突出, 並且可突入陰囊。 由此, 使寶寶煩躁不安, 不願進食, 生長發育受到阻礙。 其次, 由於腸管經常反復地突入疝囊, 所以容易造成腸壁與疝囊壁的粘連。 這樣, 當腸管突入到疝囊時, 即使寶寶平臥, 也不能使之回到腹腔內。 更為可怕是, 一旦突入的腸管被嵌頓在進入疝囊的入口處,

Advertisiment
如果未能及時得到處理, 在腹壓突然增高時, 腸管便會由於被死死地卡住而使血液迴圈停止, 從而導致腸管缺血、缺氧, 最終發黑壞死, 並且, 還會引起彌漫性腹膜炎, 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

如何識別鞘膜積液與疝氣?

如果寶寶僅僅是鞘膜積液, 當鞘膜積液不多時, 則可等待日後自然癒合。 而若是疝氣, 媽咪應密切進行觀察, 必要時及時就醫, 避免不良的結局發生。 然而, 寶寶的陰囊腫塊, 媽咪常常不知是哪種情況所引起, 其實, 這並不太難, 只要採取透光的方法, 即可將它們區分開來。 方法為把一張硬紙卷成一個紙筒, 把紙筒的下端罩在腫塊上, 再用手電筒緊貼腫塊的另一側進行透照, 然後通過紙筒的上端進行觀察。

Advertisiment
如果腫塊呈現出通紅透亮的樣子, 則為鞘膜積液, 若是不透光, 就不是積液, 最多見的是疝氣。

叮囑:

對於患有疝氣的寶寶, 應多注意是否發生疝氣嵌頓。 一般來講, 出現疝氣嵌頓時, 寶寶會劇烈哭鬧, 而且很難止住, 如果時間較久, 還可能出現嘔吐、便血等。 這時, 媽咪應趕緊觀察寶寶陰囊腫塊, 是否在平臥時也不會消失?有無壓痛感?然後, 趕緊帶寶寶去就醫, 絕對不可抱著僥倖的心理, 期望陰囊的腫塊能自行消失, 更不能隨意用手擠壓腫大的陰囊。

寶寶陰囊腫大怎麼辦?

如果寶寶是鞘膜積液, 在積液不是很多時, 不必急於採取手術治療, 因為大多數都能自行痊癒。 但若是鞘膜積液的腫塊張力較大, 或是在2歲以後還不能自愈, 則應去醫院及早進行手術,以免影響睾丸的發育。通常,鞘膜積液的手術很簡單,也很安全,並且術後效果很好。
由於疝氣僅有極少數寶寶可隨著發育成熟而逐漸自愈,因此,無論是哪一種疝氣,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然而,對於疝氣因沒有什麼可以治療的藥物,通常,必須採取手術才能夠將疝氣治癒。一般來講,手術治療對於小兒疝氣既安全又有效,而且簡便、快捷。目前,醫學上對小兒疝氣的治療態度是,寶寶年齡超過1歲,就應及早手術,以8個月至1歲以內最為適宜,最好不要超過2歲。因為在這個階段做手術,難度小,預後好,而且術後恢復得快。

寶寶做了手術後,一周內儘量平臥在床上,而且,要在3個月內避免劇烈的活動、哭鬧、便秘等,還應積極預防感冒咳嗽。不然,增大的腹腔壓力有可能使結紮線繃開,從而引起疝氣復發。

叮囑: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手術:曾經有過疝氣嵌頓現又疝氣頻繁發作、疝氣合併隱睾及疝囊較大,在安靜的情況下仍然突入陰囊。

則應去醫院及早進行手術,以免影響睾丸的發育。通常,鞘膜積液的手術很簡單,也很安全,並且術後效果很好。
由於疝氣僅有極少數寶寶可隨著發育成熟而逐漸自愈,因此,無論是哪一種疝氣,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然而,對於疝氣因沒有什麼可以治療的藥物,通常,必須採取手術才能夠將疝氣治癒。一般來講,手術治療對於小兒疝氣既安全又有效,而且簡便、快捷。目前,醫學上對小兒疝氣的治療態度是,寶寶年齡超過1歲,就應及早手術,以8個月至1歲以內最為適宜,最好不要超過2歲。因為在這個階段做手術,難度小,預後好,而且術後恢復得快。

寶寶做了手術後,一周內儘量平臥在床上,而且,要在3個月內避免劇烈的活動、哭鬧、便秘等,還應積極預防感冒咳嗽。不然,增大的腹腔壓力有可能使結紮線繃開,從而引起疝氣復發。

叮囑: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手術:曾經有過疝氣嵌頓現又疝氣頻繁發作、疝氣合併隱睾及疝囊較大,在安靜的情況下仍然突入陰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