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早教到底是什麼?

要不要給寶寶聽鋼琴曲?

不用

胎兒7、8月大的時候, 大腦就已經成形了, 可以聽見聲音,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見外面的光亮。 這個時候, 他能夠分辨出自己媽媽的聲音和其他人聲音的不同。 這證明很多刺激已經能傳達到他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發育一個最基本的特點叫非用即失, 不用就失去了。 胎教的用處就是在早期能夠刺激孩子的大腦, 被刺激的腦區就在使用, 不怕功能退化。 我自己個人覺得市場上的胎教有點過於誇大它的作用, 恨不得每天都放鋼琴曲給孩子聽, 每天要摸多少次。

我恰恰覺得聽這些鋼琴曲不會有很大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比如莫札特效應, 也是心理學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做出來的。 他們找了一幫大學生, 把莫札特的樂曲放給他們聽, 聽完以後測他們的智商, 發現智商的某一個維度提高了。 當時文章發在一個很好的雜誌上。 但是, 後來做的N多研究發現這個效應是不存在的, 或者是極其微小的。

我覺得好多東西都是被誇大了, 特別是當初科學沒有沉澱下來和成熟的時候被媒體誇大了。 左右腦是一個例子, 音樂胎教也是一個例子。 胎教不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去幫你, 你自己給適量的刺激就足夠了。

早教會對孩子的智力造成損傷嗎?

不會

早教機構都會用一個詞, 開發大腦。 「開發」這個詞就有一定的負面意義在裡面。

Advertisiment
好像就是挖礦一樣, 好像我就是一個很奇葩的科學家要過度地刺激小孩的大腦一樣。 我不喜歡這樣。 對於孩子的成長, 我更贊成順其自然。 但順其自然, 不代表是說快樂教育。

還記得我講的刻意練習嗎?刻意練習中有快樂兩個詞嗎?我說過, 在舒適區待多了, 你就學不下去了。 你可以在輕鬆、玩樂的環境中學, 但你必須努力。 這個努力並不代表的是開發大腦、刺激大腦。

我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時, 會給孩子講一些故事, 換位思考一下, 請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 這些東西我不覺得它是這麼冷冰冰地「開發」的感覺, 好像恨不得插幾個針在你的大腦裡一樣。 這個非常溫和的, 它是基於科學原理的。

2歲多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不用擔心被「過度開發」。 大腦是可塑性極強的器官。 3歲之前, 孩子的腦重都沒有達到成人的水準, 神經元網路還在形成當中, 大量神經之間的突觸的形成(和剪切)還依賴於生活體驗和學習, 可塑性極強。

我們平時說的大腦體積什麼時候才變得成熟呢?一般接近26歲大腦才完全成熟。 26歲的時候, 我們的大腦體積才是非常飽滿的。 就像愛因斯坦一樣, 他最重要的3篇論文是26歲那一年連續發表的, 那個時候是他大腦成熟度最好的時候, 這可能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開發孩子右腦, 會讓孩子更聰明嗎?

騙人的

如果現在還強調左右腦教育的話, 這就是錯了。 左右腦是民間有關心理學、有關腦科學最大的迷信, 或者最大的誤區之一。

Advertisiment
人腦從生理上來說的確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 但從功能上說, 我們不是左腦人、右腦人——我們是全腦人。 大腦是有偏側化, 某一個腦區幹某一個事情的時候, 占的主導一點, 並不代表另外一邊大腦不幹事, 它也得幹事。

我們講神經科學, 其中專門講過大腦的偏側化, 我們知道大腦是怎麼分工的, 但絕對不會刻意地開發右腦。 這是一個商業的噱頭。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羅傑·斯佩里(Roger Sperry)第一次發現左右大腦的工作側重不同的時候, 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然後引起媒體轟動。

媒體採訪後寫出的稿子直接把人腦分成左右腦, 而不是精確地表達其實只是側重點不同。 因為老百姓特別喜歡簡單化的概念。 科學家講的是分工不同,

Advertisiment
有偏側化, 有側重點不同, 在媒體中講出來就是左腦幹這個、右腦幹那個。 從那以後, 錯誤的概念就流行開來了。

實際上, 我們不需要刻意開發右腦。 我們需要全面提升神經智力、反省智力和經驗智力, 那才是靠譜的說法。

你是怎樣教自己女兒的?

在她心中埋下興趣的種子

我女兒身上顯示一些樸素的的心理學原理:早期的時候, 我們不知道什麼樣的激勵、什麼樣的激發會讓孩子對某些東西非常著迷。

小時候, 我想逗她玩兒, 在她的小黑板上算心算, 教給她加減乘除。 她很快就跳過了加法、減法, 掌握了乘法和除法。 這個太快了一點, 她當時只有3歲多。 4歲時, 她加減乘除都會了。

事後想起她對心算的興趣, 可能源自我當時對她的心算能力表達了非常大的驚訝, 我說「這樣你也會!」我的驚訝可能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激勵。現在她經常提要求「爸爸給我一道題」。我反對早教用物質獎勵勾引小孩,或者是獎賞,但我女兒的這個獎勵要求,我實在是無法拒絕。

很明顯她數理能力比較強,她喜歡做邏輯思考,她會做很多推理。她那天說,爸爸你會成為姥爺的。我說我為什麼會成為姥爺?「因為我長大會變成媽媽,所以你變成姥爺。」即使是這樣,我並不強求她變成像我這樣的人,她不一定搞科學。我是看她自己的愛好。這個愛好本身在早期教育中就是你埋下的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埋下的。

小結

胎教給孩子適當的刺激足夠了,聽過多音樂沒啥用;

大腦可塑性極強,不用擔心過度開發造成傷害;

開發右腦的說法不科學,應該全面提升神經智力、反省智力和經驗智力;

孩子的愛好是父母埋下的種子。

我說「這樣你也會!」我的驚訝可能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激勵。現在她經常提要求「爸爸給我一道題」。我反對早教用物質獎勵勾引小孩,或者是獎賞,但我女兒的這個獎勵要求,我實在是無法拒絕。

很明顯她數理能力比較強,她喜歡做邏輯思考,她會做很多推理。她那天說,爸爸你會成為姥爺的。我說我為什麼會成為姥爺?「因為我長大會變成媽媽,所以你變成姥爺。」即使是這樣,我並不強求她變成像我這樣的人,她不一定搞科學。我是看她自己的愛好。這個愛好本身在早期教育中就是你埋下的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埋下的。

小結

胎教給孩子適當的刺激足夠了,聽過多音樂沒啥用;

大腦可塑性極強,不用擔心過度開發造成傷害;

開發右腦的說法不科學,應該全面提升神經智力、反省智力和經驗智力;

孩子的愛好是父母埋下的種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