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城市的人大都無奈於一件事——喧鬧之聲不絕於耳!縱使到了深夜, 依然能聽到窗外汽車的轟鳴聲。 出了門, 想打個電話都輕易找不到個清靜的地方, 於是你也高聲, 我也高聲。 閉上眼, 你會發現身邊充溢著分不清、辨不明的嘈雜之聲。 工業文明給人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捷, 同時也讓人離自然越來越遠。 似乎從蒸汽機誕生的那天起, 草叢中的蟲嗚, 河邊的蛙叫, 春天和煦的陽光, 夏季蔥蘢的草木, 秋天金黃的落葉……所有那些自然之聲、自然之物似乎從我們耳邊消失了。 聽, 成了一種不堪與無奈。 然而,
Advertisiment
為了能及早聽到, 當寶寶還是個8周大的胎兒時, 神經系統就已初步形成, 聽覺神經開始發育。 到第6個月時, 就已經努力為自己構建好了一雙基本能聽到聲音的耳朵(從外耳到內耳)。 等到8個月後, 雖然寶貝還只是個小小的胎兒, 卻已能夠聽到, 甚至還可以對音調以及音量的變化做出反應。
可是, 儘管如此, 卻依然聽不真切, 聽不完整, 因為並不是每一種聲音在穿越母親腹部之後都能讓一個尚在發育中的胎兒聽到, 聽是有選擇、有限制的。 通常, 低頻率音調的效果要好過高頻率, 正如隔壁鄰居開舞會時, 穿過牆壁傳過來的聲音一般都是沉重的鼓聲,
Advertisiment
儘管如此, 嬰兒在出生幾小時之後, 就能夠立刻分辨出自己媽媽的聲音。 因為, 雖然“音質”不同, 但寶貝對母親的說話方式、特徵早已瞭若指掌。
指導小手冊
1.創設溫馨、柔和的傾聽氛圍
因為胎寶貝能聽, 所以才有了“胎教”一說。
Advertisiment
2.慎聽胎教磁帶
隨著胎教理念的盛行, 胎教磁帶也開始深受歡迎。 很多准媽媽剛得知懷孕, 即刻就買回胎教磁帶, 通過特製的小傳聲器, 放給腹中的胎寶貝聽。 然而, 此做法幾乎等同於揠苗助長。
通常, 孕齡4個月以後的胎寶貝內耳和外耳基本形成, 但功能較弱, 特別是內耳的基底膜是由一條纖維組成的膜, 這個膜越靠近耳蝸的底部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