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自我意識敏感期怎麼教育

幾乎每個大人為了訓練寶寶樂於分享的性格, 會問:可以分給小朋友吃嗎?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嗎?答案往往是——不可以。 這並不是寶寶小氣、摳門, 而是他正處於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家長不必強硬扳過來。

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般在孩子一歲半到3歲之間出現, 因為個性差異或早或晚。

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到來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強調“我的”、愛說“不”, 同時伴隨“打人”。 孩子強調“我的”, 是因為TA們發現了, 我是我, 你是你, 大家是不同的。 包括說“不”, TA們通過說“不”, 來體現自我的意志。 甚至“打人”,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打”,

Advertisiment
知識表示不同意、不喜歡的一種態度。 這些行為,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獨立於他人的快樂, 體驗到自我意志表達的樂趣。 正是這種自我意識的發現, 會幫助孩子擁有自我, 成長為意志堅定而獨立的個體。

一般孩子5歲左右會樂於主動和別人分享。 當孩子熱衷於說“不”的時候, 只是在通過語言來體驗“我”與他人分離的快樂, 家長們不必過分較真, 也沒必要強調糾正,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用和他強調分辯, 過一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過去了。

這個時期應盡可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滿足孩子的需要, 有些孩子還樂於重複, 當你一遍一遍滿足TA的需求的時候, 自信心也就此萌發了。 Tips:生活中, 尤其是一些老人, 總是喜歡以此為樂趣,

Advertisiment
作勢要吃孩子的東西, 當孩子不給的時候, 就會說“真小氣”, 孩子真的給了, 又會說“我不吃, 你吃吧”。 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困惑, 家長碰到這種情況可以解釋說“奶奶跟你鬧著玩呢, 不會吃你的。 ”

描述兩歲左右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寶寶, 在英語裡有個著名的短語叫“TerribleTwo”, 即“可怕的兩歲”。 寶寶在這個階段似乎不再像之前那麼乖巧可愛, 變得“蠻橫”、“小氣”了。 但家長可千萬別這樣給孩子貼標籤, 事實上, 這是寶寶在成長的表現。

兩歲左右的孩子終於具備了完整的自我意識, 作為一個人第一次真正地意識到了“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以, ta最想做的就是——體驗, 這時候寶寶對自主的意識和自我的物權都非常敏感, 通過強調自身的權利來體驗作為個體所具有的力量。

Advertisiment

而身為家長的您, 需要和寶寶一起成長——開始尊重寶寶的自主權與物權。

例如, 如果寶寶不願意將自己的某個玩具和別的小朋友分享時, 千萬不要強迫ta。 否則寶寶會認為“物權”是不存在的, 當ta去搶別的寶寶的玩具時, 一定會不得手誓不甘休。 而適當的管教仍然是必要的, 尊重不等於放縱。

而為了平衡尊重與管教, 您跟寶寶對話時一定要堅守原則並注意方法。 例如, 給寶寶提供選擇時, 所有的選項一定是您都可以接受的“真選擇”。 比如您決定寶寶今晚一定要洗澡, 就不要問“今晚洗澡好不好”, 這對寶寶而言, ta的選擇權並沒有得到尊重, 作為替代, 您可以問:“今晚吃飯前洗澡還是吃飯後洗澡呀?”另外,

Advertisiment
在您決定不給寶寶選擇權的事情上一定要恪守原則, 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改變決定, 但同時需要接納寶寶的感受, 對寶寶表示理解ta的哭鬧的情緒, 並給一個愛的抱抱吧。

總之, 只要堅持原則、保持尊重、具備耐心, 不久就會看到您的寶寶跨過“可怕的兩歲”(TerribleTwo), 來到“美妙的三歲”(WonderfulThree)。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媽媽可以挑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自己去做, 從而滿足寶寶自我意識的需求, 培養自理能力, 增強自信心。 比如教寶寶穿鞋、掃地等等。 媽媽要首先耐心講解示範具體的操作步驟, 然後讓寶寶自己完成。

角色扮演

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孩子熱衷於角色扮演, 家長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和孩子進行相應角色扮演的遊戲。

Advertisiment
比如可以按照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分角色扮演, 也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進行再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1.5-3歲)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孩子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 是孩子未來構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 因為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的內心是不是很強大, 都源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形成。 家長所能做的, 是關注孩子敏感期的出現, 並給與孩子有準備的環境, 保護好孩子的敏感期, 完成敏感期應該完成的發展, 從而釋放出孩子內在的生命動力, 為未來人格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