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觀察能力不可輕視

朵朵最近已經不滿足於整天躺在床上, 很想起來玩, 也非常熱衷於環視她周圍的環境, 這些變化陳蓉和方建業看在眼裡, 樂在心裡。 陳蓉上升到理論高度提議:美好的視覺衝擊能陶冶人的, 小方同志, 為了保證女兒“滿眼秀色” 咱們一起努力吧!方建業毫不示弱:“那我們就開始吧!”夫妻二人一起動腦動手開始為朵朵營造整潔優美的室內環境。

出生4個月後,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不是很專心了, 會突然丟下乳☆禁☆頭轉而看其他人在做什麼, 或者會很溫柔的看著媽媽, 嘴裡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如得到媽媽的回應,

Advertisiment
他會很專注的看媽媽幾分鐘, 之後才會想起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吃奶。 這些現象背後有一個讓人激動的事實:我們的寶寶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和認識能力有所提高, 已經開始觀察環境了, 並且樂在其中呢!

不可小看寶寶的觀察能力

視覺主要包括對光的感覺(視力)和對色彩的辨別(辨色力)。 視力指精確地辨別細微的物體或遠距離物體的能力, 也就是發覺物體的形狀或體積上最小差別的能力, 有人觀察, 兒童出生5分鐘就可能對光產生反應性的表現。 第2天近對燭光時就眨眼睛, 這說明兒童的視覺是從很小就開始的。 兒童出生後頭兩個月是視力增長最快的時期, 4-6個月兒童的視力即可達到成人的水準。

4~6個月的寶寶,

Advertisiment
白天睡眠時間逐漸縮短, 有更多的時間東瞧瞧西看看, 他已經不滿足單純的看, 開始觀察探索事物, 獲取資訊!

這時, 寶寶的頭能自由轉動, 視野擴大, 手眼協調能力加強, 對人們的活動、周圍環境及事物開始感興趣。 寶寶的調節焦距的能力已經和大人差不多了, 雖然他對複雜的圖形觀察力還是很弱, 但他有很強的學習欲望, 總是喜歡關注複雜圖形的區域。 僅僅是這種求知欲和勇氣是不是就很值得我們欽佩呢?

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

這個時期, 父母要利用孩子對某些事物感興趣這一特點, 認識世界, 有意識地在嬰兒各種感官發展的基礎上, 進一步幫助寶寶觀察周圍環境、認識世界。 觀察可以從室內向室外、從人到物循序漸進。

Advertisiment

從興趣入手。 父母找出寶寶最愛看的東西讓他學習, 才能容易學會。 如寶寶對媽媽的眼鏡感興趣, 總喜歡盯著看, 還試圖用小手抓住它, 媽媽可把眼鏡摘下來拿到他的眼前, 再讓他的小手摸摸, 然後對著寶寶一字一頓的說“眼鏡”, 再把眼鏡戴上, 指著它說“眼鏡”, 這樣不斷的強調寶寶就會認識這個事物。

注意語言引導。 平時做事也最好是對孩子邊做邊說, 特別是對他日常接觸的事物、經常看到的物體均可用語言強調, 如“鼻子”、“奶瓶”、“水”、“香蕉”等, 並可告訴寶寶這些事物的顏色、形狀、作用等, 訓練寶寶逐漸聽熟這些名稱, 將詞和物聯繫起來。 這樣不僅擴大了寶寶的認識範圍, 而且還可以促進寶寶語言理解能力。 還可以鼓勵寶寶在聽到物名後不但用眼睛看,而且要用手去指,

Advertisiment
指認物名是寶寶出生5~6個月的訓練重點。 開始時扶著寶寶的手去指, 去觸摸, 慢慢地讓寶寶自己去做, 以促進手眼腦的協調發展。

多到戶外觀察。 寶寶最喜歡到室外觀察了, 花草樹木, 大汽車、小動物都會大大的吸引他的眼球, 我們可用語言和動作引導寶寶觀察。 在戶外時要儘量指引寶寶看較遠距離的物體, 來發展小兒視覺, 看看蔚藍的天空、漂浮的彩雲、公園裡五顏六色的鮮花……讓孩子從小接觸絢麗多彩的顏色, 能給孩子產生一個良好的刺激,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使孩子更加聰明、機敏。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豐富優美, 多抱孩子到室外去“見見世面”吧!

Advertisiment

心理學研究表明:“好看”的顏色會使人的身體感到舒適, 情緒得到均衡, 行為變得靈活、協調。

1.美的環境能給孩子美的享受, 可陶冶孩子的性情。 家長應儘量把孩子的生活環境佈置的安靜整潔、豐富多彩。

2.嬰兒多接觸和觀察大自然, 對促進身心發育很有益處, 應多帶孩子到色彩繽紛的戶外去培養他的觀察能力

3.培養觀察力與語言能力要結合。 語言能力的發育過程是先聽懂後才會說的, 指認物名是練習聽聲音與物品的聯繫, 記住看過的東西。

4.寶寶觀察能力發展並不都是均衡的, 存在個體差異, 有的寶寶發展較快, 有的寶寶就慢點, 不要以此來判斷是否聰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