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認生期可以溫柔度過

6~8月的寶寶會“認生”了

其實這是寶寶進入“認生期”的正常表現。 一般來說, 在寶寶6~8個月的時候, 隨著動作技能的進一步發展, 情緒智慧也開始了萌芽, 於是天真無邪的寶寶們開始了人生第一個情感危機:“這個人為什麼靠近我, 我不認識他啊”“他是不是要帶我走啊?不不不, 我要跟媽媽在一起!”……當然寶寶們不會這麼說, 他們只能用“哭”來表示對陌生人的抗拒,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寶寶開始“認生”了。

認生是寶寶情感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認生的發生意味著寶寶開始區分周圍世界的事物。 不管寶寶表現得如何,

Advertisiment
都是寶寶對人與人關係認識的分化, 媽媽都應該認真對待謹慎處理, 幫助寶寶溫柔地度過認生期!

溫柔的前提來自嬰兒期的穩固安全感

“認生”表面上是對陌生人的焦慮反應, 其實是對他人信任感的缺乏, 而它更深層次的來源是嬰兒期與媽媽的關係。 要讓寶寶溫柔地度過認生期, 前提在於從出生開始就與寶寶建立穩固的親子關係, 讓寶寶建立穩固的安全感。

--在寶寶出生後的1~6個月之內, 你應該給予寶寶儘量多的身體接觸, 擁抱、撫觸, 讓寶寶充分享受媽媽的無限溫柔;

--更重要的是, 你要及時準確地回應寶寶的一切需求, 在寶寶尿了、餓了、拉了、寂寞了的時候, 你都要讓寶寶知道, 有一個人永遠在她身邊,

Advertisiment
關心她, 愛護她。

只有擁有安全感的人, 才有可能大膽地接納周圍的人, 也才不會輕易地受他人控制, 從而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成為幸福的人。

分離初體驗:捉迷藏遊戲

到寶寶4個月, 逐漸開始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 你可以跟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這個遊戲可以從藏寶寶喜歡的玩具開始, 也可以從藏媽媽開始, 當然也可以藏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這個讓所有寶寶都喜聞樂見的簡單遊戲不光能給你和寶寶帶來許多歡聲笑語, 更重要的是, 它讓寶寶知道了, 失去的東西還能再回來, 有的時候媽媽也需要離開, 這時寶寶可能不得不跟陌生人在一起, 但媽媽也還會再回來, 這樣又能再看到媽媽了。

Tip:在遊戲過程中,

Advertisiment
你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發展狀況, 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同時也要讓寶寶玩得開心, 這樣才能給分離賦予歡樂的意義。

溫柔過度6關鍵

有了這麼多的鋪墊, 寶寶們可能依然會認生, 但至少程度會輕, 也比較容易在你的幫助下平衡地度過認生期。 如果寶寶依然認生, 媽媽可以這樣做:

關鍵一:毫無條件地接受寶寶的“認生”

知道這是成長的必經里程碑, 是發展的表現, 切不可因此責怪寶寶, 或對寶寶生氣, 否則寶寶會認為媽媽的生氣是陌生人帶來的, 更加不容易對陌生人有好感。

關鍵二:不要強迫寶寶與陌生人接觸

寶寶一旦不喜歡, 就要立刻安撫寶寶的情緒, 輕輕地撫摸她, 擁抱她, 直到她平靜, 重回安全的環境。

關鍵三:可以試著讓對方拿著寶寶喜歡的東西去接近寶寶,

Advertisiment
跟寶寶玩

因為寶寶對物品的好感, 也許會愛屋及烏, 慢慢地接受對方。

關鍵四:媽媽也可以分多次嘗試讓寶寶接近對方

如果第一次以寶寶哭而退場, 那就等一會兒, 再讓對方跟寶寶接觸;其實寶寶的視線雖然離開了那個陌生人, 但相信她那個聰明的腦瓜依然在觀察, 如果媽媽對陌生人的態度是友好的, 寶寶也會感受到, 等第二次接觸或者第三次第四次接觸的時候就不是那麼難。

關鍵五:平常還應該多帶寶寶到出去走走

畢竟在公共場合能見到更多的人, 而那個公共場合又是寶寶熟悉的環境, 這樣會有效地減輕寶寶見到陌生人的焦慮。

關鍵六:媽媽應該鼓勵家人多跟寶寶玩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讓寶寶有與不同的人快樂交往的經驗。

通常, 大部分寶寶最遲到3~4歲時能安全度過“認生期”。

寶寶過分認生的應對方法

教養不當引起:如果寶寶認生期的反應過於激烈, 你可以從與寶寶的關係是否親密、寶寶的撫養環境是否變化過於頻繁、是否不正確地對待了寶寶的認生等方面排查影響因素, 從而順利幫助寶寶度過認生期。

心理創傷引起:另外, 如果在寶寶的成長過程曾經遭受過某種程度的心理創傷, 比如被嚇著等也會導致寶寶異常地認生, 如果隨著時間的流逝仍沒有減退的跡象, 這時就需要專業心理諮詢介入了。

區分和警惕“自閉症”

如果寶寶在此過程中, 如果除了特別認生外, 還同時伴有(缺一不可):不願意跟媽媽交流、對視,喜歡自己一個人玩玩具,害怕身體接觸,那可能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自閉症”的傾向了。

如果寶寶只是有以上症狀的某一項而已,也許只是性格使然,你不必太擔心,只要多鼓勵寶寶與人交往,多給寶寶創造與人交往的環境就可以了,相信假以時日寶寶會日漸膽大開朗。

小知識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兒童發展障礙,現代醫學基本認為,自閉症來源於染色體的異常,而非以前所認為的父母疏于照顧孩子引起的,並且現在因為幾乎沒特效藥,所以對自閉症的治療以行為干預為主,這樣的話發現越早干預效果就越好。

還同時伴有(缺一不可):不願意跟媽媽交流、對視,喜歡自己一個人玩玩具,害怕身體接觸,那可能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自閉症”的傾向了。

如果寶寶只是有以上症狀的某一項而已,也許只是性格使然,你不必太擔心,只要多鼓勵寶寶與人交往,多給寶寶創造與人交往的環境就可以了,相信假以時日寶寶會日漸膽大開朗。

小知識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兒童發展障礙,現代醫學基本認為,自閉症來源於染色體的異常,而非以前所認為的父母疏于照顧孩子引起的,並且現在因為幾乎沒特效藥,所以對自閉症的治療以行為干預為主,這樣的話發現越早干預效果就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1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力集中在小兒床上方,掛一些使之感興趣的物體,最好是紅色能發出響,吸引小兒興趣。2.視聽定向距小兒眼睛20-25釐米處,將彩色帶響聲的玩具緩慢移動,使小兒的視線隨玩具移動。 [詳細答案]

  • 1回答

    3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親近母親母親走來時,寶寶顯示出快樂和急於親近的表情,有時還會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經常和寶寶逗樂的父親才能引起寶寶這種親切的激情。2.觸摸繼續訓練觸摸,除以前的方法外,可抱小兒至坐位,面前方上玩具... [詳細答案]

  • 1回答

    5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培養?

    1.尋找失落的玩具將帶響的玩具從孩子眼前落地,發出聲音,看他是否用眼睛追隨,伸頭轉身尋找。如果能隨聲尋找,可繼續用不發聲的絨毛玩具落地,看看能否追尋。如果追尋就將玩具撿來給他,以示鼓勵。2.認識物名... [詳細答案]

  • 1回答

    九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培養?

    1.認圖識物給小兒看各種物品及識圖卡片、識字卡,卡片最好是單一的圖,圖像要清晰,色彩要鮮豔,主要教小兒指認動物、人物、物品等。第一次可用一個水果名配上同樣一張水果圖,使孩子理解圖是代表物。認識幾張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11個月大,要怎麼樣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

    您說的情況要多讓寶寶接觸一些事物,接觸的多了,寶寶的認知能力就會增加,可以從身邊的事物如生活用品、食物、玩具等方面描述細節給寶寶聽,要和孩子多說話,買一些圖片資料,一些簡單的水果玩具,邊玩遊戲邊訓練...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