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理解力強, 很自信, 在以後的社會交往中也會更受歡迎。 反過來, 語言理解能力強的孩子表達能力也不會差, 而接受語言是為語言表達做最基本的準備。
你知道嗎?
語言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語言能力發展經歷接受——學習——表達的過程。
語言接受能力驚人
如果你以為和這麼小的寶寶說話不過是“對牛彈琴”, 或者僅僅是精神安慰,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4~6月的寶寶, 還不會說話, 可是他卻已經有了驚人的語言接受能力。 其中, 最有力的證據就是, 許多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能夠知道自己的名字了,
Advertisiment
聽話”是說話的前提
嬰兒在聽話的過程中, 通過潛意識的作用, 接受大量的語言資訊, 同時, 大量的語言資訊刺激使孩子的聽覺和發音器官的健全和發展, 促使孩子早說話。 相反, 如果寶寶從小聽不到或很少聽到成人的話語, 他的語言發展就自然會緩慢, 說話能力就會弱, 同樣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水準的發展。
拿出點時間和寶寶對話吧!
讓孩子的語言獲得良好發展, 並不需要你做特別多的事情, 只需每天拿出幾十分鐘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對話”可以在日常的餵養中進行, 也可通過和寶寶一起玩遊戲來完成, 能把動作和語言聯繫起來會更好。 比如, 在餵奶或做其它護理的時候, 教他認識奶瓶、童車、衣服、小碗等物品;念兒歌時教他認識書;帶孩子外出時, 可告訴他什麼是樹, 什麼是花;和嬰兒一起玩的時候教他認識自己身邊各種各樣的玩具。 教的過程中, 最好是要在寶寶面前做出張嘴、吐舌或其他各種表情, 並用親切溫柔的聲音和寶寶“談話”, 讓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 逗他發音。 逐漸地, 寶寶就會發出應答似的聲音來和你“交談”, 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方法。 成人指著不同物品, 要用清晰緩慢的語言對孩子說 “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Advertisiment
寶寶喜歡聽童謠
您知道嗎?
喜歡聽歌曲是孩子的天性, 童謠特有的節奏和韻律最適合小寶寶聽, 每次即使放幾分鐘也會讓寶寶很享受。
寶寶清醒且情緒很好的時候, 可選擇節奏歡快的童謠CD, 放給寶寶聽;你也可以自己學會童謠以後唱給寶寶聽。 而在寶寶哭鬧或者每次睡覺前, 媽媽可以給他唱搖籃曲。 輕柔舒緩的曲調足可以為他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還可以多給他們唱唱歌、念念童謠、甚至講點小故事、朗讀簡單的詩歌, 這些形式更助于提高寶寶的語言接受能力。 如有條件, 還可用多種語言與寶寶對話。
做一些“聽話”的語言遊戲
一些語言遊戲, 對於寶寶接受、理解乃至學習語言都很有説明。 成人不妨用誇張的表情, 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 擬聲詞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 如果再模仿不同小動物的動作, 這樣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 可以和寶寶面對面坐好, 握住他的兩隻小手, 教他對拍。 邊拍邊說:“拍拍手。 ”然後不握他的手, 看他能不能自己拍。 同樣的方法, 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 這可以鍛煉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
Advertisiment
余博士溫馨提示
1、要看著他的眼睛和寶寶說話, 情感的交流能促進語言接受力提高。
2、對寶寶說的話要簡短、具體、準確和清晰, 要多重複。
3、寶寶自言自語(只是學語聲)時, 一定要及時接話, 這會讓他“說話”的興趣大增。
4、多用肢體語言, 説明寶寶理解。
5、根據內容可變換各種表情, 孩子通過解讀表情來理解話語的意思, 也便於學習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