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作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活潑可愛, 聰明伶俐善於與人交往的孩子。 但生活中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發展, 有的孩子不聲不響、沉默寡言、不出門、不鬧事總是自己一個人玩, 一旦周圍環境改變就會表現出恐懼不安等現象。 這些現象被稱為兒童退縮性行為, 具有退縮性行為的孩子一般在五至七歲左右才被發現。 因為更小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父母親人身邊生活, 不注意或較難發現適應上的異常舉動, 甚至有些退縮性行為被視為文靜聽話而得到讚美。
Advertisiment
導致兒童退縮性行為的原因有很多, 但大多是由以下幾種主要原因造成的。
一、 先天適應能力差, 這樣的孩子對新環境會感到特別的拘謹, 不願意接觸人。
二、 孩子自身素質差, 孩子由於體弱多病, 常常被關在家裡一個人呆著, 玩積木、看小人書、看電視等少與同伴交往, 這樣的孩子易出現退縮性行為。
三、 後天撫養教育不當, 有些家長或許是出於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不願他與其他小朋友在一塊兒玩, 長時間將孩子關在家裡獨子玩耍, 也會使孩子難以適應新環境。
四、 父母行為怪癖, 家庭不和及意外事件也是造成孩子退縮性行為的原因。
Advertisiment
有退縮行為的兒童, 平時表現為孤獨、退縮、膽小、害怕。 他們從不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 沉默寡言, 寧願一個人在家中與布娃娃為伴;來了客人通常會趕快躲藏起來, 怕見外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 與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 還是能高高興興地談笑與玩耍, 並無任何精神異常的表現。 這類兒童年齡較小時, 父母除發現他們性格比較安靜、不大願意與小夥伴玩耍外, 常常不易發現其退縮行為;而入幼稚園或小學時, 退縮行為就會明顯暴露出來, 表現為緊張、害怕、拒絕上學;不過逐漸熟悉環境以後, 孩子退縮行為的症狀又會逐漸減輕。
當然了, 孩子有了退縮性行為也不是沒辦法治療。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Advertisiment
其次是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質, 不但要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要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防止孩子退縮行為的先決條件, 提高心理素質要從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開始, 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
再其次是創造條件, 讓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 鼓勵孩子與小夥伴交往。 對已經出現退縮行為的兒童, 應多帶他們外出, 逐步適應各種環境, 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
總結:孩子的退宿性行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但這也是一個可以改變的以及預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