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的逆反心理的解讀_如何引導逆反心理的孩子

養生之道網導讀:

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階段, 只是當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時, 父母應該學會正確地引導。 那麼如何引導逆反心理的孩子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引導逆反心理的孩子?

一、如何引導逆反心理的孩子

很多人都說寶寶到了三歲就會進入反抗時期, 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探索寶寶的逆反心理。 相信有很多家庭都有相當大的誤解, 相對來說正是那些整天將孩子關在自己家中, 不讓孩子創造機會的父母, 不願意讓孩子自行獨立。 探索寶寶的逆反心理, 首先要從家長們自身做起,

Advertisiment
今天就一起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吧。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 有時候小孩子的一些舉動, 大人們都覺得是錯誤的。 例如:母親洗衣服的時候, 小孩在旁邊把肥皂拿起來, 母親會離開把肥皂盒拿走收起來, 可是這樣子做, 小孩子就會開始哭泣。 母親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 家長們會認為小孩子不應該把肥皂當成玩具, 所以不會順著小孩的意思, 將肥皂給他們。 但是從小孩的角度來思考, 肥皂會出現很多泡沫, 這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情, 當有好玩的事物無現在小孩身邊的時候, 對他們來說是無法能夠形容的喜悅, 但是唯一開心的事情卻被家長們給剝奪了, 小孩子就會變得不開心, 就會開始有逆反的心理。

父親有時候會在閒置時間,

Advertisiment
做些木匠的活, 看起來真的很好玩的樣子, 一邊看著的孩子, 也會慢慢地產生好奇, 便學著爸爸懂得樣子拿起鋸子動手起來。 當父親發現之後, 一定會大聲的命令他們把鋸子放下來, 對此只會讓孩子感到討厭, 又再一次剝奪了他們玩了的心情, 反抗的情緒再一次發生。

寶寶的逆反心理, 住抓住孩子們反抗的某一時期階段來調節, 這樣做其實是沒有效果的, 有人說孩子反抗的時候, 用體罰的方式比較適合。 專家說:體罰的做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正確引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 專家說對於有逆反情緒以及行為的孩子, 父母們在於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 要有冷靜的思想, 不要讓衝突變得更加嚴重,

Advertisiment
可以暫時地讓自己和孩子冷靜一下。 一旦孩子有表現出願意合作和變通的時候, 要給予他們正面的鼓勵和及時的讚揚。 利用合理的與孩子年齡相互融合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溝通, 也可以採用體育鍛煉的方式來舒緩家庭中緊張的氣氛, 假如孩子的逆反心理依舊很強烈, 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醫生的治療。

總而言之, 每個寶寶所表現出逆反心理都有不一樣的特徵, 針對不同的小孩, 應該用不一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導。 家長們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應該只是氣憤和著急, 一定要讓自己有冷靜的思想, 用最恰當的方式, 讓孩子們感受到你們不是在剝奪他們掌握自由的權利, 而是真誠的關心與愛護, 讓他們願意與長輩分享開心與難過,

Advertisiment
我相信有逆反心理的寶寶, 會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

二、有關孩子教育的誤區

誤區1:“迷信”智力測試

智力測驗只能瞭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 如果根據這個分數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籤”, 那麼就會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對這些孩子的成長發展造成傷害。 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已經落後於心理學的發展實際, 只能測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 家長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低, 就容易產生放棄心理, 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 從而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 很可能因此而抹殺了他們在其他能力方面的發展。

誤區2:“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學一件事情比別的孩子速度慢, 到了一個新環境很長時間不適應等,

Advertisiment
這些行為都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笨孩子”的表現。 孩子學習或做事的速度慢, 這些都是適應性低的表現, 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 只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學一首詩的速度比較慢, 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 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 建議家長讓孩子學會控制節奏, 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 這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怎麼去控制他的行為和一些語言的節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