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頭型歪斜了怎麼辦

勤變換寶寶睡姿 頭型完美沒煩惱

仰睡

出生前3個月大的嬰兒, 趴睡易有嬰兒猝死症的疑慮, 側睡則需考量寶寶的頸骨是否能夠支撐, 因此建議採取仰睡姿勢, 建議爸爸媽咪可挑選中間有凹槽的嬰兒專用枕頭, 即可避免寶寶頭型因仰睡而過扁。

側睡

側睡對出生後3個月的嬰兒是較好的睡姿, 不僅可兼顧頭型, 也較容易觀察寶寶臉部表情, 若寶寶剛喝完奶, 可采右側睡, 有利於防止溢奶和幫助胃的排空。 採取側睡睡姿, 家長仍需常幫寶寶變換左右側, 才能睡出漂亮頭型。

趴睡

出生3個月後的嬰兒,

Advertisiment
頭部與頸骨支撐力逐漸發展, 可視寶寶情況予以趴睡, 但一般小兒科醫師仍不建議趴睡, 因趴睡不容易觀察寶寶臉部, 且若寶寶溢奶時, 容易嗆住口鼻。 若家長要讓寶寶趴睡, 需常變換左右邊, 如:2小時趴睡左邊, 2小時趴睡右邊, 才能兼顧寶寶兩側的頭型與臉型。

頭型歪斜怎麼辦?

有些頭型歪斜的寶寶, 觀察可發現其睡姿常偏向固定於同一側, 這時就需判斷是寶寶的習慣問題, 或是否有身體方面異常病變。 臨床中最常見的問題為“斜頸症”, 人的頭部可左右旋轉, 是靠肌肉運動之故, 我們的左右兩邊胸鎖骨到耳後乳突, 有一條“胸鎖乳突肌”, 正是牽引頭部轉動的肌肉, 若這條肌肉有纖維化或長腫塊, 影響肌肉發育, 造成同側肌肉比較僵緊,

Advertisiment
寶寶脖子自然不能靈活轉動, 易偏向一側, 造成頭型歪斜, 此即稱為“斜頸症”。 斜頸症的治療, 需帶給小兒科或複健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確認為斜頸症後, 給予複健治療, 幾乎都能有所改善;或採取手術將腫塊切除、幫助肌肉放鬆, 再予以複健治療, 一般而言都能恢復正常。

除斜頸症外, 若寶寶有骨縫過早密合情況發生, 也會導致頭型歪斜, 如:小頭症、水腦、大頭症……等, 因此寶寶每次做健康檢查時, 需量頭圍、身長、體重, 各部位要等比例成長, 若有某一項生長過快或過慢, 都須接受進一步詳細檢查, 以厘清病因, 給予治療。

塑形頭盔 協助導正寶寶頭型

若寶寶在6個月大前, 頭型只有輕微歪斜, 靠睡姿調整即可。 寶寶在4~6個月大這段期間,

Advertisiment
是睡姿塑造頭型的關鍵時機, 若到l歲以後, 頭骨逐漸鈣化, 就無法再依靠睡姿調整頭型, 因此愈早塑形愈佳, 若寶寶頭型歪斜嚴重, 家長可考慮和醫師討論, 以塑形頭盔導正其頭型, 由於塑形頭盔須依個人狀況量身打造, 並非隨地可買到, 因此爸爸媽咪應諮詢相關醫療院所, 提供協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