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的頭部護理要謹慎

出生後的寶寶頭髮稀疏, 過了一陣後還出現掉發現象, 這可不得了!難道小小的BABY就已經面臨中年禿頂的危機了嗎?

頭號問題1 胎垢

何謂胎垢

嬰兒剛出生時, 在皮膚表面有一層油脂, 是皮膚和上皮細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黃白色物質, 稱為“胎垢”。 這是由於嬰兒出生後不洗頭, 時間一長, 頭皮的脂溢性分泌物加上灰塵聚集在一起後成的。

解決方法

父母可用消毒後的植物油擦拭局部, 或用藥膏塗抹在寶寶頭皮上, 再將浸濕的紗布敷在頭上。 第一天暫時不要動, 第二天再用小梳子輕輕梳頭發, 或是用紗布輕輕擦拭,

Advertisiment
痂皮就會脫落, 然後用嬰兒專用洗髮水加溫開水處理即可。 切記不可用梳子使勁梳, 這樣很容易弄破寶寶頭皮, 造成感染, 如果胎垢很厚, 可重複上述做法2~3次。 老人們通常認為胎垢不能揭去, 否則容易生病, 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頭號問題2 掉發

在媽媽肚子裡就掉發

頭髮的多少大部分跟遺傳有關係, 和媽媽懷孕時的營養攝取關係不是很大。 大部分新生兒除了發質細軟之外, 再就是還有發緣前後都較低的現象, 這樣也會讓寶寶的頭髮看起來比較少。 其實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 頭髮就會脫落了, 並非是出生之後才會脫落的。

媽媽懷孕大約5個月時, 胎兒的頭髮就會依照生理迴圈開始由前往後脫落,

Advertisiment
到了7個月左右時才又開始慢慢長出來。 所以寶寶出生時頭髮可能並不少, 之後卻開始慢慢掉落, 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生理性掉發是正常現象

新生兒出生3個月左右, 開始出現生理性的由前往後的掉發, 有時也會因為家族遺傳、體質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掉發速度。 可能是前面掉得很快, 後面長得很慢, 所以看上去寶寶好像是禿頂了, 其實這只是生理性落髮的特徵之一, 家長不必太過緊張。

一般來說新生兒換發的現象並不明顯, 這樣的現象在1歲半之後會穩定下來。 頭髮的新陳代謝在寶寶1歲半後, 速度會慢慢趨於緩和。 因此, 新生兒掉發主要是生理性的。

新生兒掉的頭髮和“胎毛”有何不同

胎兒時期全身不僅頭上長滿胎毛,

Advertisiment
全身也都覆蓋著胎毛。 在20周時胎毛是最明顯、最多的時候, 接著就會慢慢掉落。 胎毛跟頭發是不一樣的, 出生後的新生兒不一定有胎毛, 但是一定有頭髮。

正常掉發&病理掉發

新生兒掉發是生理性的正常現象, 大多數的家長在經過醫師詳細解釋後都能瞭解, 也就不會太過在意這個問題。 因為新生兒掉發是正常現象, 所以在治療方面, 並不需要特別處理。

除了掉發的問題, 家長們還要注意寶寶頭髮的顏色和發質, 例如, 黃種人大多數是黑頭發, 若新生兒出生時頭髮是白色、金色等其他顏色, 或是家裡大部分人都是直發, 而新生兒卻是卷髮時, 就必須特別注意了。

皮膚上的問題也要提高警惕, 例如, 皮膚顏色不正常,

Advertisiment
或是寶寶出生後沒有頭髮、眉毛、體溫過高或是有發燒等現象, 都可能有遺傳性的問題, 如先天性的外胚層發育不良等。 因為人體的毛髮和皮膚是經由外胚層發育出來的, 所以皮膚和毛髮若有不正常的現象, 就有可能是發育出了問題。 此外, 先天性代謝也會影響新生兒頭髮生長的顏色和品質, 所以寶寶的頭頂大事, 爸媽可要好好注意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