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飲食問題答疑篇(圖)

寶寶的飲食問題答疑篇

Part 1 寶寶的飲食問題篇

餵養寶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親自哺乳是一種喂寶寶的健康方式, 而且有助於建立母子間的親密情感。 親自哺乳的好處諸多, 如經濟、方便帶寶寶外出、節省出調配奶粉的時間等, 對媽媽的身體也頗有好處。 不過, 若是不能親自哺喂母乳的媽媽也不必太過沮喪, 因為嬰幼兒配方奶粉也能夠滿足寶寶營養所需, 只要有心, 仍能與寶寶建立良好的互動。

Q1如何觀察寶寶有確實吸吮到奶水?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 最令人擔心、關注的問題, 莫過於寶寶有沒有喝到奶水、喝得夠不夠飽。

Advertisiment
可是, 怎麼才能知道寶寶喝飽了呢?

假使你不確定寶寶是否有確實吸吮到奶水, 可參考下列方式來觀察寶寶:

◆ 觀察1

如果在喝奶的過程中, 寶寶的嘴巴張得很大, 吸吮的速度一直很快(一秒鐘吸吮2~3次), 那麼寶寶很有可能沒有吸吮到奶水。 因為當奶水開始流出的時候, 若寶寶確實有吸吮奶水, 寶寶吸吮的動作就會變慢(從每秒約3次變成每秒約1次)。

◆ 觀察2

寶寶吃飽後會自己鬆口放開乳☆禁☆房, 就算你將乳☆禁☆頭湊到寶寶的面前, 寶寶也會轉開臉, 不願意再吸吮乳☆禁☆房。

◆ 觀察3

媽媽本來有胸部脹奶的感覺, 在經過寶寶吸吮後, 明顯感覺乳☆禁☆房有輕鬆感, 而且也不會有脹脹、痛痛的感覺。

Q2 寶寶沒有吸吮到母乳, 該怎麼辦?

假使寶寶沒有順利吸吮到奶水,

Advertisiment
可能是以下的原因造成, 請依此觀察並試著調整姿勢。

◆ 可能的原因1 寶寶吸吮乳☆禁☆頭的位置不正確

有時, 媽媽會發現, 雖然寶寶的嘴巴吸吮乳☆禁☆房已經有一段時間, 但是自己的乳☆禁☆房並沒有乳汁被吸吮的感覺, 也沒有乳汁被吸吮後的輕鬆感, 這就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吸吮乳☆禁☆頭的姿勢錯誤。

正確的吸吮姿勢

寶寶吸吮乳☆禁☆頭時, 他的下巴要緊貼乳☆禁☆房, 嘴唇有外翻的感覺, 且寶寶在吸吮時, 媽媽的乳☆禁☆房也會有輕鬆的感覺。

◆ 可能的原因2 哺喂母乳時, 抱寶寶的姿勢不正確

只有用正確的姿勢抱寶寶, 才能讓寶寶輕鬆吸吮到奶水。 因此, 當媽媽以搖籃式的姿勢哺喂母乳時, 寶寶的胸部和腹部應該要面向媽媽,

Advertisiment
而寶寶的身體應該是緊貼著媽媽的身體才對。

Q3 多久喂寶寶一次比較好呢?

對新生兒來說, 沒有什麼明顯的餵食方式。 前3~4天, 大多數的寶寶每2~3小時餵奶1次, 白天約8次左右, 晚上還有不少臨時餵食, 可能需要喂2~3次左右。 是媽媽通常可在固定的時間間隔哺喂寶寶。

等到了3個月大時, 通常約4小時喂1次, 白天5次, 夜間1~2次。

每次餵奶後, 媽媽最好幫寶寶打嗝, 有些寶寶則需要在餵食中間打嗝。

Q4 喝母奶的寶寶, 要不要再補充水分?

對於單純母乳餵養的嬰兒, 是不需要喂水的。 嬰兒剛出生時體內已儲存有一定的水分, 出生後2~3天媽媽的乳☆禁☆房未充盈前, 通過早吸吮, 每次可獲得10~20毫升高品質的初乳, 能滿足新生兒的生理需要量。 隨著奶量逐漸增多,

Advertisiment
母乳可以提供嬰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 其中也包括水分。 如果過早、過多喂水, 會抑制新生兒的吸吮能力, 使他們從母親乳☆禁☆房吸取的乳汁量減少, 反而不利於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Q5 哺喂寶寶喝母乳, 可以喂到多大?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來源, 且經醫學研究證實, 母乳中豐富的營養成分可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世界衛生組織及小兒科醫學會均建議媽媽們, 應儘量哺喂母乳到寶寶一歲以上, 甚至兩歲。 雖然寶寶在6個月大後會開始接觸輔食, 但是並不代表當寶寶開始吃輔食之後, 媽媽就必須馬上停喂母乳, 只是哺喂母乳的時間縮短而已。 只要寶寶還是有想喝母乳的欲望, 還是鼓勵媽媽們持續哺喂母乳。

Advertisiment

Q6 寶寶出現黃疸時, 需停止哺喂母奶嗎?

黃疸是一種現象, 媽媽並不需要停止哺喂母乳。 但是假使觀察到寶寶有臉色變白、皮膚泛銅黃色、大便顏色變白, 寶寶活力、吸吮力變差或是出現自己無法正確判斷的情形時, 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看病。 一般來說, 當寶寶出現黃疸時仍可持續哺喂母乳。 除非經醫生診斷, 寶寶的膽紅素高達17~18mg/dl以上, 這時候醫生才會建議媽媽暫停哺喂母乳。

Q7 暫停哺喂母乳1~2天, 奶水卻變少了, 為什麼?

如果婦產科醫生建議媽媽暫時停喂母乳, 媽媽一定要依照寶寶平常吃奶的頻率, 繼續擠出奶水。 否則, 當寶寶的黃疸症狀消退後, 媽媽的乳☆禁☆頭會因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受到吸吮刺激, 故而使得奶量會跟著變少。

Q8 媽媽躺著喂母乳後,也需要幫寶寶拍打嗝嗎?

躺著哺喂母乳對媽媽來說,是最舒適的哺育方法。因為媽媽無需費力去支撐寶寶的重量,自己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無論你運用哪種哺喂方式,寶寶喝完奶水後,你一定要幫寶寶作拍打嗝的動作,才能減少寶寶溢奶的情形。

Q9 寶寶不喝解凍後的母奶,怎麼辦?

對上班族媽媽來說,哺喂母乳實在不容易,但是若寶寶不肯喝解凍後的母乳,更令人困擾。因此建議,媽媽不妨可以等到寶寶很餓的時候再喂寶寶喝奶。當寶寶餓到發慌,對解凍後的母乳的接受度自然就會提高。但是倘若寶寶就是不喜歡解凍後的母乳,但是媽媽在上班期間又無法回家哺喂母乳,那麼媽媽可以參考搭配“配方奶+母乳”的哺喂方式,上班的期間,請家人或保姆先幫忙哺喂配方奶,等媽媽下班後再哺喂母乳。

Q10 怎麼樣合理的用配方奶粉喂寶寶?

市場上的奶粉種類很多,功能開發得越來越細緻,非常周全。雖然說配方奶粉不能完全取代母乳,但是對於母乳不足或是完全沒有母乳餵養的寶寶,確實也是最好的選擇。合理的用配方奶粉喂寶寶,可以用以下2種方法:

1 補授餵養

媽媽每次喂寶寶時,可先用自己的母乳,有多少此多少,然後再喂配方奶粉,以補充寶寶不足部分。

2 代授餵養

媽媽在餵奶時,採取母乳與配方奶粉交替餵養的方法。也就是說,這一次完全用母乳喂寶寶,下一次就用配方奶粉來代替。

Q11 為什麼媽媽的乳☆禁☆頭上會出現小白點或小水泡?

乳☆禁☆頭上若出現小水泡,多半是因為寶寶吸吮的力道太大或是吸吮的時間太長,而造成乳☆禁☆頭出現小水泡。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並不建議媽媽自己戳破水泡,因為器具若未經完整徹底的消毒,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建議交由專業護理人員處理會較妥當。

Q12 喂母乳時,怎樣的姿勢才能讓寶寶順利且舒適的喝到奶水?

當橫抱著寶寶的時候,請注意,你跟寶寶之間有無空隙?寶寶的臉是不是正對著你的乳☆禁☆房,寶寶的肚子是否貼著你的肚子?寶寶的頭、腹、屁股,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如果寶寶是腹部向上,頭卻歪向媽媽,這樣就是錯誤的姿勢,要把寶寶的身體也轉向自己,讓寶寶的肚子貼在媽媽的肚子上。

Q13 產後要等到什麼時候才需要擠奶呢?

不少新手媽媽會以為產後要等到脹奶時才擠奶,往往錯過了第一天擠乳的時間。加上假使寶寶吸吮的次數太少,無法持續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媽媽的奶水就可能出現短缺的狀況。

Q14 如何挑適合寶寶的奶瓶用奶嘴?

對於給寶寶喂配方奶粉的爸媽來說,挑選奶瓶用奶嘴可說是一門大學問!但是在正確挑選奶瓶用奶嘴之前,應該要先認識奶瓶用奶嘴的規格跟種類。

奶瓶用奶嘴依照“奶洞的大小”,依序分為S、M、L3種

S號→適合0~3個月內的寶寶

M號→適合3~6個月內的寶寶

L號→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依照“奶嘴洞的設計”,則分為十字型、圓孔、Y型3種

十字→十字型的嘴洞設計:可以借由寶寶吸吮的力道來控制流出多少奶量。假使寶寶沒有做出吸吮的動作,奶水就不會自動流出。

圓孔→圓孔型的設計:即便寶寶只有含住奶嘴而沒有吸吮,奶嘴還是會慢慢滴出奶水。通常會建議吸吮動作較差的寶寶選擇這種奶嘴。

Y字型→這種設計的奶嘴:奶水流出的方式跟十字孔很相似,都是必須靠寶寶吸吮才會流出奶水,適合2~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使用。Y字型和十字型的不同處在於切口的角度,Y字型的切口面積比十字型大,因此使用一段時間後,Y字型奶嘴的切口會比較容易變形。

一般來說,奶嘴的外盒包裝都有標示“適合月齡”,以方便選購。但是,是否符合寶寶的需求,還是得靠家長耐心觀察寶寶喝奶時的習慣。

不管寶寶的月齡多大,假使家長觀察寶寶吸吮奶嘴時,經常有吸吮很用力,但是奶瓶中的奶水卻下降得很慢的感覺,那麼就有可能是奶嘴洞太小,建議可改用奶嘴洞大一點的奶嘴。

Q15 餵食嬰兒配方奶粉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以嬰兒配方奶粉餵食寶寶時,需要記住以下注意事項:

沖泡奶粉前要先洗手;

使用前要將餵食器皿徹底清潔乾淨;

事先準備好的奶水或奶瓶要冷藏保存;

溫不溫奶瓶均可,但是要選定一種方式不要輕易改變,因為寶寶喜歡一致性;

室溫下的奶水別加熱,只加熱冷藏的奶水;

冷凍奶水別加熱解凍,要放在冷藏室外解凍;

加熱奶瓶前,要先拿掉瓶嘴及瓶蓋;

120毫升的奶瓶在微波爐中以強波加熱時,時間不要超過30秒,240毫升的奶瓶則不要超過45秒;

加熱後,更換瓶蓋及瓶嘴,並將瓶子反復倒轉8~10次,不要搖奶瓶;

將加熱過的奶水滴一些在你的手腕背面測試溫度,不燙也不太涼的溫度就正適合,因那個部位比手腕內側更敏感;

別強迫寶寶將奶水喝完;

確定配方奶粉沒有過期;

別用微波爐加熱玻璃奶瓶,因為可能會破裂或爆炸;

餵食後倒掉剩餘的奶水;

變硬或沒有彈性的瓶嘴就別再使用。

Q16 如何訓練寶寶戒掉夜奶的習慣?

對於出生3個月內的寶寶來說,因為在子宮內的環境並無白天或晚上之分別,所以當寶寶出生後,他的大腦還是無法做出白天該起床、晚上該睡覺的判斷。再加上對喝母乳的寶寶來說,母乳的分子小,較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母乳寶寶也比較容易餓,因此幾乎每2小時就要喝一次奶。

大概需要到寶寶約4個月大之後,寶寶于夜晚喝奶的次數才會逐漸變少,可能從一晚喝4次奶變成喝1~2次。倘若媽媽想要改變寶寶喝夜奶的習慣,譬如寶寶的睡眠時間是晚上11點,且有喝過一次奶,那麼下一次喝奶的時間可能是淩晨1~2點,這時候,媽媽餵奶水之餘,可以讓寶寶再喝一點水,然後逐漸增加喝水的量,並逐漸減少喝奶的量。如此一來,寶寶便不會習慣於晚上又要起來喝奶了。

Q17 寶寶溢奶正常嗎?

寶寶溢奶時,媽媽不必太過驚訝喝擔心。在寶寶的體內,因為關閉胃部開口的肌肉可能尚未發育完全,這會使得母乳或配方奶粉會再溢上來,一般寶寶溢的奶並不多。

Q18哭泣太久而吸入太多空氣

奶洞過大或過小

奶洞過大或過小,都容易讓寶寶因為吸奶用力而吸到周圍的空氣。

便秘

有時因為大便阻塞在腸內,氣體排不出來而造成脹氣。

餵奶方法不正確

吸空奶瓶而吸入空氣

以奶瓶餵食的寶寶,奶瓶中的奶喝完了卻沒被發現,因而一直吸入空氣。

食物引起

當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後,吃過多產氣的食物,也會造成脹氣,譬如蘋果、地瓜等。

Q19 如何預防寶寶脹氣?

如果寶寶太容易脹氣,且容易發生溢奶的情形,建議媽媽可以採取分批餵奶的方式。媽媽在餵奶時,可先讓寶寶喝點奶水,接著讓寶寶休息一下,幫寶寶拍打嗝,接著再繼續哺餵奶水。如此一來,便可以減少發生寶寶脹氣或是溢奶的情形了。

Q8 媽媽躺著喂母乳後,也需要幫寶寶拍打嗝嗎?

躺著哺喂母乳對媽媽來說,是最舒適的哺育方法。因為媽媽無需費力去支撐寶寶的重量,自己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無論你運用哪種哺喂方式,寶寶喝完奶水後,你一定要幫寶寶作拍打嗝的動作,才能減少寶寶溢奶的情形。

Q9 寶寶不喝解凍後的母奶,怎麼辦?

對上班族媽媽來說,哺喂母乳實在不容易,但是若寶寶不肯喝解凍後的母乳,更令人困擾。因此建議,媽媽不妨可以等到寶寶很餓的時候再喂寶寶喝奶。當寶寶餓到發慌,對解凍後的母乳的接受度自然就會提高。但是倘若寶寶就是不喜歡解凍後的母乳,但是媽媽在上班期間又無法回家哺喂母乳,那麼媽媽可以參考搭配“配方奶+母乳”的哺喂方式,上班的期間,請家人或保姆先幫忙哺喂配方奶,等媽媽下班後再哺喂母乳。

Q10 怎麼樣合理的用配方奶粉喂寶寶?

市場上的奶粉種類很多,功能開發得越來越細緻,非常周全。雖然說配方奶粉不能完全取代母乳,但是對於母乳不足或是完全沒有母乳餵養的寶寶,確實也是最好的選擇。合理的用配方奶粉喂寶寶,可以用以下2種方法:

1 補授餵養

媽媽每次喂寶寶時,可先用自己的母乳,有多少此多少,然後再喂配方奶粉,以補充寶寶不足部分。

2 代授餵養

媽媽在餵奶時,採取母乳與配方奶粉交替餵養的方法。也就是說,這一次完全用母乳喂寶寶,下一次就用配方奶粉來代替。

Q11 為什麼媽媽的乳☆禁☆頭上會出現小白點或小水泡?

乳☆禁☆頭上若出現小水泡,多半是因為寶寶吸吮的力道太大或是吸吮的時間太長,而造成乳☆禁☆頭出現小水泡。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並不建議媽媽自己戳破水泡,因為器具若未經完整徹底的消毒,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建議交由專業護理人員處理會較妥當。

Q12 喂母乳時,怎樣的姿勢才能讓寶寶順利且舒適的喝到奶水?

當橫抱著寶寶的時候,請注意,你跟寶寶之間有無空隙?寶寶的臉是不是正對著你的乳☆禁☆房,寶寶的肚子是否貼著你的肚子?寶寶的頭、腹、屁股,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如果寶寶是腹部向上,頭卻歪向媽媽,這樣就是錯誤的姿勢,要把寶寶的身體也轉向自己,讓寶寶的肚子貼在媽媽的肚子上。

Q13 產後要等到什麼時候才需要擠奶呢?

不少新手媽媽會以為產後要等到脹奶時才擠奶,往往錯過了第一天擠乳的時間。加上假使寶寶吸吮的次數太少,無法持續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媽媽的奶水就可能出現短缺的狀況。

Q14 如何挑適合寶寶的奶瓶用奶嘴?

對於給寶寶喂配方奶粉的爸媽來說,挑選奶瓶用奶嘴可說是一門大學問!但是在正確挑選奶瓶用奶嘴之前,應該要先認識奶瓶用奶嘴的規格跟種類。

奶瓶用奶嘴依照“奶洞的大小”,依序分為S、M、L3種

S號→適合0~3個月內的寶寶

M號→適合3~6個月內的寶寶

L號→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依照“奶嘴洞的設計”,則分為十字型、圓孔、Y型3種

十字→十字型的嘴洞設計:可以借由寶寶吸吮的力道來控制流出多少奶量。假使寶寶沒有做出吸吮的動作,奶水就不會自動流出。

圓孔→圓孔型的設計:即便寶寶只有含住奶嘴而沒有吸吮,奶嘴還是會慢慢滴出奶水。通常會建議吸吮動作較差的寶寶選擇這種奶嘴。

Y字型→這種設計的奶嘴:奶水流出的方式跟十字孔很相似,都是必須靠寶寶吸吮才會流出奶水,適合2~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使用。Y字型和十字型的不同處在於切口的角度,Y字型的切口面積比十字型大,因此使用一段時間後,Y字型奶嘴的切口會比較容易變形。

一般來說,奶嘴的外盒包裝都有標示“適合月齡”,以方便選購。但是,是否符合寶寶的需求,還是得靠家長耐心觀察寶寶喝奶時的習慣。

不管寶寶的月齡多大,假使家長觀察寶寶吸吮奶嘴時,經常有吸吮很用力,但是奶瓶中的奶水卻下降得很慢的感覺,那麼就有可能是奶嘴洞太小,建議可改用奶嘴洞大一點的奶嘴。

Q15 餵食嬰兒配方奶粉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以嬰兒配方奶粉餵食寶寶時,需要記住以下注意事項:

沖泡奶粉前要先洗手;

使用前要將餵食器皿徹底清潔乾淨;

事先準備好的奶水或奶瓶要冷藏保存;

溫不溫奶瓶均可,但是要選定一種方式不要輕易改變,因為寶寶喜歡一致性;

室溫下的奶水別加熱,只加熱冷藏的奶水;

冷凍奶水別加熱解凍,要放在冷藏室外解凍;

加熱奶瓶前,要先拿掉瓶嘴及瓶蓋;

120毫升的奶瓶在微波爐中以強波加熱時,時間不要超過30秒,240毫升的奶瓶則不要超過45秒;

加熱後,更換瓶蓋及瓶嘴,並將瓶子反復倒轉8~10次,不要搖奶瓶;

將加熱過的奶水滴一些在你的手腕背面測試溫度,不燙也不太涼的溫度就正適合,因那個部位比手腕內側更敏感;

別強迫寶寶將奶水喝完;

確定配方奶粉沒有過期;

別用微波爐加熱玻璃奶瓶,因為可能會破裂或爆炸;

餵食後倒掉剩餘的奶水;

變硬或沒有彈性的瓶嘴就別再使用。

Q16 如何訓練寶寶戒掉夜奶的習慣?

對於出生3個月內的寶寶來說,因為在子宮內的環境並無白天或晚上之分別,所以當寶寶出生後,他的大腦還是無法做出白天該起床、晚上該睡覺的判斷。再加上對喝母乳的寶寶來說,母乳的分子小,較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母乳寶寶也比較容易餓,因此幾乎每2小時就要喝一次奶。

大概需要到寶寶約4個月大之後,寶寶于夜晚喝奶的次數才會逐漸變少,可能從一晚喝4次奶變成喝1~2次。倘若媽媽想要改變寶寶喝夜奶的習慣,譬如寶寶的睡眠時間是晚上11點,且有喝過一次奶,那麼下一次喝奶的時間可能是淩晨1~2點,這時候,媽媽餵奶水之餘,可以讓寶寶再喝一點水,然後逐漸增加喝水的量,並逐漸減少喝奶的量。如此一來,寶寶便不會習慣於晚上又要起來喝奶了。

Q17 寶寶溢奶正常嗎?

寶寶溢奶時,媽媽不必太過驚訝喝擔心。在寶寶的體內,因為關閉胃部開口的肌肉可能尚未發育完全,這會使得母乳或配方奶粉會再溢上來,一般寶寶溢的奶並不多。

Q18哭泣太久而吸入太多空氣

奶洞過大或過小

奶洞過大或過小,都容易讓寶寶因為吸奶用力而吸到周圍的空氣。

便秘

有時因為大便阻塞在腸內,氣體排不出來而造成脹氣。

餵奶方法不正確

吸空奶瓶而吸入空氣

以奶瓶餵食的寶寶,奶瓶中的奶喝完了卻沒被發現,因而一直吸入空氣。

食物引起

當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後,吃過多產氣的食物,也會造成脹氣,譬如蘋果、地瓜等。

Q19 如何預防寶寶脹氣?

如果寶寶太容易脹氣,且容易發生溢奶的情形,建議媽媽可以採取分批餵奶的方式。媽媽在餵奶時,可先讓寶寶喝點奶水,接著讓寶寶休息一下,幫寶寶拍打嗝,接著再繼續哺餵奶水。如此一來,便可以減少發生寶寶脹氣或是溢奶的情形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