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膚應該怎樣護理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皮膚應該怎樣護理?寶寶嬌嫩的皮膚護理不好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特別是在寒冷又乾燥的冬季。 寶寶皮膚應該怎樣護理?只有充分瞭解了嬰兒的皮膚特點, 父母才能更好地護理寶寶的皮膚。

日常生活中, 許多年輕夫婦不知如何呵護小兒皮膚。 其實若能懂一些小兒皮膚的生理特徵, 則呵護起來就會相對容易一些。

皮膚的呵護必須考慮到小兒年齡因素及其皮膚的生理特徵, 新生兒和嬰幼兒的皮膚保護起來相對要難一些。 新生兒(出生後1個月內)的皮膚非常嬌嫩,

Advertisiment
極易損傷。 嬰兒(1歲以內)皮膚已趨向成熟, 但總的來說, 較成人仍明顯為薄, 外觀平坦、細嫩, 紋理細膩, 抵抗力差, 容易損傷。 小兒體表面積比例較成人大, 因而散熱面大, 吸收面也大, 因此, 藥物外用時當心吸收過量而引起藥物中毒或產生不良反應。 由於小兒的皮膚血管系統相當發達, 血管網比成人更接近表皮, 因此其對內外環境影響的反應也更為強烈、靈敏。 另外, 小兒皮膚結締組織中富含基質, 皮膚組織含水量也高於成人, 這就容易發生急性炎性水腫。 因此, 小兒皮膚即便受到輕微刺激也易損傷、出血;出汗稍多時, 皺褶部位就會潮紅、糜爛。 特別是會陰、臀部及股部皮膚因受汗、尿、糞的刺激而容易感染、發炎。 再者, 新生兒和嬰兒皮脂腺數目多,
Advertisiment
分泌旺盛。 頭皮上的一層厚厚的黃痂實際上相當於成人的脂溢性皮炎損害。 新生兒由於中樞系統不成熟, 出汗功能極差, 熱適應能力很弱。 到2歲半時, 幼兒活動性汗腺數量猛增, 中樞系統又常處於興奮狀態, 這段時期幼兒極易出汗, 並易伴發汗疹。 同時新生兒由於皮下脂肪密度較大, 寒冷季節容易硬變, 從而會導致硬皮病的發生。

寶寶皮膚應該怎樣護理?

對新生兒的皮膚保護要遵循這些原則:對皮膚上的血跡、汙跡等, 不可用紗布特別是粗紗布揩拭, 應用溫濕棉球輕擦。 大便後要用棉球蘸消毒油脂輕拭臀部。 皮膚皺褶處用幹棉球或細布、軟布吸去水分, 防止乾燥和糜爛。 新生兒的內衣要用棉織品,

Advertisiment
被單及尿布等宜用細軟、潔淨的舊棉布, 勿用化纖或羊毛織物, 以防發生過敏。 頭髮上的脂質結痂可讓其自行脫落, 切勿硬揭。 必要時可塗些植物油幫助除去, 脫痂處要加強保護。 過了嬰兒期, 就是說1歲左右, 可酌情放寬。 但是, 幼兒皮膚畢竟還嬌嫩, 仍需接受比成人更多更細心的呵護。

1、寶皮膚發育不完全, 控制酸堿的能力差, 保護好寶寶皮膚表面的酸性保護膜很重要。 在給寶寶洗澡時, 要用純淨溫和的嬰兒沐浴露和嬰兒香皂, 在徹底清潔的同時, 給寶寶肌膚留下天然的保護膜, 不僅可以保持寶寶皮膚滋潤幼滑, 也可以有效抵禦細菌。

2、寶寶皮膚的真皮及纖維組織很薄很敏感, 而且抵抗乾燥環境的能力較差。 要給寶寶使用溫和的、低敏感的保濕乳液,

Advertisiment
保持寶寶皮膚的水分平衡。 給寶寶塗抹乳液時, 要特別注意皮膚褶皺的地方, 比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

3、寶寶發濕疹是媽媽們都很頭痛的問題, 要在濕疹之前就開始預防!

給寶寶塗上修護護理霜是非常好的辦法。 溫和低刺激的護理霜可以在寶寶的全身使用, 滋潤寶寶的皮膚, 同時抵抗空氣中的過敏原。 不妨多塗幾次, 塗厚一些, 讓寶寶的皮膚更好的吸收。

4、在塗抹時可以結合按摩噢, 這樣哭鬧的寶寶也會感覺更加舒服。 按摩時要把寶寶放在安全舒適的地方, 從頭到腳按摩。 按摩時動作要輕柔, 小的身體部位用手指按摩, 大的身體部位用掌心或整個手掌按摩。 放些輕柔的音樂吧, 會讓寶寶更加放鬆。

Advertisiment

5、寶寶的日常飲食也要注意過敏哦!新媽媽們要注意寶寶的消化狀態, 是不是會對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過敏, 很多寶寶的濕疹就是因為對牛奶過敏引起的!給寶寶多食用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比如奇異果, 也對皮膚能起到良好的修護作用哦!

6、媽媽們還要注意, 儘量不要噴香水、使用化妝品, 因為這些也會刺激寶寶, 導致寶寶過敏產生濕疹!

嬰兒皮膚護理的要點

要點一:清潔。清晨起床,要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浸溫水給寶寶擦臉,注意五官部位的清潔,剛吃完奶或食物之後,特別要對嘴邊關鍵區域進行徹底清潔。不要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更不要用鹼性大的香皂給寶寶清潔。每晚臨睡前都要給寶寶洗個溫水澡,並用嬰兒專用的柔濕巾給寶寶擦拭小屁股,不僅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同時還有潤膚的功效,有效防止紅屁股的出現。

要點二:保濕。爸媽除了要多讓寶寶喝水外,每天都要用濕熱的小毛巾輕輕地敷在寶寶的嘴唇上,讓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後塗抹寶寶專用的潤唇油或香油。臉部清潔完畢後,要及時塗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進行保濕;洗澡後要及時把寶寶全身擦乾,然後用手把潤膚霜焐暖,輕輕地塗在寶寶身上,以此來鎖住皮膚所需的水分。

要點三:防曬。新生兒的皮膚很嬌嫩脆弱,所以爸爸媽媽外出時要避免寶寶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強烈的陽光下。外出必要時,暴露的皮膚使用無刺激性不含有機化學防曬劑的高品質嬰兒的防曬品。

嬰兒皮膚護理的禁忌

禁忌一:忌偏食。寶寶的皮膚如同毛髮一樣,遺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後天的調理也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營養的好壞至關重要,蛋白質使皮膚光澤柔潤;脂肪不足量會導致皮膚乾燥,色澤灰暗;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皮膚乾燥脫落;鐵元素使孩子面色紅潤,鋅元素缺乏可誘發皮炎。因此,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寶寶容易得皮膚病,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調理其飲食習慣。

禁忌二:忌洗澡水溫過熱。冬天天氣寒冷,夜晚尤甚,因此很多寶寶很怕脫光衣服洗澡,媽媽也怕孩子著涼,便使用溫度過高的水給寶寶洗浴,但這更容易使寶寶皮膚瘙癢。給寶寶洗澡時應先放冷水,然後再放熱水,將水溫調試至37~40攝氏度。水量要多一些,以能蓋住寶寶身子為宜,洗澡時間不要超過l0分鐘。

禁忌三:忌衣著不當。要給寶寶穿著比較寬鬆、透氣的衣物鞋襪,如果衣服、特別是鞋子過緊不僅會限制寶寶的活動,而且不利於血液迴圈,這樣反而更不易於產熱,正確的保暖方法是要使寶寶全身,特別是手部、腳部的血液迴圈通暢。褲子方面,可以給寶寶穿著背帶褲,背帶褲的優點就是能護住寶寶的肚子;有些寶寶比較好動,那些腰部是鬆緊帶的褲子容易往下滑,這樣肚子就要受涼。另外還要指出的是,衣物太緊其實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皮膚容易遇的問題

嬰兒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極易感染過敏性皮膚疾病。要想寶寶遠離乾燥、瘙癢、濕疹、口角炎等煩惱,媽媽們在幫寶寶進行護膚之前,我們還要瞭解一下寶寶肌膚。雖然嬰幼兒的皮膚和成人的皮膚在組織結構及功能上基本相似,但是又有其特殊性。

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寶寶皮膚薄嫩,抗損傷的能力低:寶寶的皮膚層十分細膩薄嫩,最外層起耐磨作用的角質層是單層細胞,缺乏透明層;而成人是多層細胞,真皮中的膠原纖維也很稀少,薄而缺乏彈性,所以,皮膚的厚度只有成人皮膚厚度的十分之一。因此,不僅容易被外來的有刺激性及有毒物質滲透,而且容易摩擦受損,抵抗乾燥環境的能力也差,照料上稍有疏漏,就會引起皮膚損傷,如過敏、紅腫等。

2、皮膚抗病能力差,容易被細菌感染:由於皮膚未發育成熟,所以免疫系統功能弱,不能像大人那樣成為人體抵抗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線,僅靠皮膚表面的一層天然酸性膜來保護皮膚,很容易被細菌感染,或者發生過敏反應,如紅斑、紅疹、水泡等;皮膚結締組織中富含基質,含水量高於成人,容易發生炎症性水腫;同時其中的血管豐富卻非常脆弱,受輕度物理性刺激就會損傷出血。

3、皮膚色素層薄,對外界溫度變化反應敏感:寶寶的皮膚內防護紫外線穿透的黑色素生成得很少,因為色素層薄,很容易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灼傷。加之,寶寶的體表面積按公斤體重計算較成人大,所以散熱快,耗熱量就相對要多,外界環境的溫度一旦變化,寶寶的皮膚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4、皮膚脂質少,抗乾燥能力差: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不但容易散熱,而且體液交換量也很大,又因為多汗,容易因失水使皮膚變得乾燥;同時,皮脂分泌少(新生兒和嬰幼兒則相反),皮膚下的脂質可保持使皮膚內的水分平衡,如果過少則很易使水分流失,皮膚因此爆皮或破裂。

嬰兒吃什麼對皮膚有好處

要讓寶寶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每天保證寶寶喝5-8杯水的水量,還可以適當給一些蜂蜜水,蜂蜜有很好的滋潤作用,但不宜給得太多,因為太多的甜食對寶寶不好。另外,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水分較多的水果,如梨,橘子,柳丁等,要變著花樣給寶寶吃,除了吃新鮮的水果,還可以做水果沙拉,也可以榨水果汁,這樣才能增加寶寶的新鮮感,促進他的食欲。還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A,因為維生素A具有維持皮膚粘膜層完整性的作用。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的初期表現就是皮膚組織乾燥,脫屑等。維生素A在動物性食物,如豬肝、雞肝、雞蛋、牛奶中含量豐富。植物來源主要依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在深色蔬菜中含量較高,如西蘭花、胡蘿蔔、菠菜、莧菜、生菜、油菜、荷蘭豆等,水果中以芒果、橘子、枇杷等含量比較豐富。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過多的鹽份會帶走寶寶體內的水分。還可以給寶寶煲一些滋潤的糖水,如雪梨冰糖水,銀耳羹等。

嬰兒皮膚護理的要點

要點一:清潔。清晨起床,要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浸溫水給寶寶擦臉,注意五官部位的清潔,剛吃完奶或食物之後,特別要對嘴邊關鍵區域進行徹底清潔。不要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更不要用鹼性大的香皂給寶寶清潔。每晚臨睡前都要給寶寶洗個溫水澡,並用嬰兒專用的柔濕巾給寶寶擦拭小屁股,不僅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同時還有潤膚的功效,有效防止紅屁股的出現。

要點二:保濕。爸媽除了要多讓寶寶喝水外,每天都要用濕熱的小毛巾輕輕地敷在寶寶的嘴唇上,讓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後塗抹寶寶專用的潤唇油或香油。臉部清潔完畢後,要及時塗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進行保濕;洗澡後要及時把寶寶全身擦乾,然後用手把潤膚霜焐暖,輕輕地塗在寶寶身上,以此來鎖住皮膚所需的水分。

要點三:防曬。新生兒的皮膚很嬌嫩脆弱,所以爸爸媽媽外出時要避免寶寶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強烈的陽光下。外出必要時,暴露的皮膚使用無刺激性不含有機化學防曬劑的高品質嬰兒的防曬品。

嬰兒皮膚護理的禁忌

禁忌一:忌偏食。寶寶的皮膚如同毛髮一樣,遺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後天的調理也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營養的好壞至關重要,蛋白質使皮膚光澤柔潤;脂肪不足量會導致皮膚乾燥,色澤灰暗;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皮膚乾燥脫落;鐵元素使孩子面色紅潤,鋅元素缺乏可誘發皮炎。因此,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寶寶容易得皮膚病,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調理其飲食習慣。

禁忌二:忌洗澡水溫過熱。冬天天氣寒冷,夜晚尤甚,因此很多寶寶很怕脫光衣服洗澡,媽媽也怕孩子著涼,便使用溫度過高的水給寶寶洗浴,但這更容易使寶寶皮膚瘙癢。給寶寶洗澡時應先放冷水,然後再放熱水,將水溫調試至37~40攝氏度。水量要多一些,以能蓋住寶寶身子為宜,洗澡時間不要超過l0分鐘。

禁忌三:忌衣著不當。要給寶寶穿著比較寬鬆、透氣的衣物鞋襪,如果衣服、特別是鞋子過緊不僅會限制寶寶的活動,而且不利於血液迴圈,這樣反而更不易於產熱,正確的保暖方法是要使寶寶全身,特別是手部、腳部的血液迴圈通暢。褲子方面,可以給寶寶穿著背帶褲,背帶褲的優點就是能護住寶寶的肚子;有些寶寶比較好動,那些腰部是鬆緊帶的褲子容易往下滑,這樣肚子就要受涼。另外還要指出的是,衣物太緊其實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皮膚容易遇的問題

嬰兒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極易感染過敏性皮膚疾病。要想寶寶遠離乾燥、瘙癢、濕疹、口角炎等煩惱,媽媽們在幫寶寶進行護膚之前,我們還要瞭解一下寶寶肌膚。雖然嬰幼兒的皮膚和成人的皮膚在組織結構及功能上基本相似,但是又有其特殊性。

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寶寶皮膚薄嫩,抗損傷的能力低:寶寶的皮膚層十分細膩薄嫩,最外層起耐磨作用的角質層是單層細胞,缺乏透明層;而成人是多層細胞,真皮中的膠原纖維也很稀少,薄而缺乏彈性,所以,皮膚的厚度只有成人皮膚厚度的十分之一。因此,不僅容易被外來的有刺激性及有毒物質滲透,而且容易摩擦受損,抵抗乾燥環境的能力也差,照料上稍有疏漏,就會引起皮膚損傷,如過敏、紅腫等。

2、皮膚抗病能力差,容易被細菌感染:由於皮膚未發育成熟,所以免疫系統功能弱,不能像大人那樣成為人體抵抗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線,僅靠皮膚表面的一層天然酸性膜來保護皮膚,很容易被細菌感染,或者發生過敏反應,如紅斑、紅疹、水泡等;皮膚結締組織中富含基質,含水量高於成人,容易發生炎症性水腫;同時其中的血管豐富卻非常脆弱,受輕度物理性刺激就會損傷出血。

3、皮膚色素層薄,對外界溫度變化反應敏感:寶寶的皮膚內防護紫外線穿透的黑色素生成得很少,因為色素層薄,很容易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灼傷。加之,寶寶的體表面積按公斤體重計算較成人大,所以散熱快,耗熱量就相對要多,外界環境的溫度一旦變化,寶寶的皮膚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4、皮膚脂質少,抗乾燥能力差: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不但容易散熱,而且體液交換量也很大,又因為多汗,容易因失水使皮膚變得乾燥;同時,皮脂分泌少(新生兒和嬰幼兒則相反),皮膚下的脂質可保持使皮膚內的水分平衡,如果過少則很易使水分流失,皮膚因此爆皮或破裂。

嬰兒吃什麼對皮膚有好處

要讓寶寶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每天保證寶寶喝5-8杯水的水量,還可以適當給一些蜂蜜水,蜂蜜有很好的滋潤作用,但不宜給得太多,因為太多的甜食對寶寶不好。另外,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水分較多的水果,如梨,橘子,柳丁等,要變著花樣給寶寶吃,除了吃新鮮的水果,還可以做水果沙拉,也可以榨水果汁,這樣才能增加寶寶的新鮮感,促進他的食欲。還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A,因為維生素A具有維持皮膚粘膜層完整性的作用。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的初期表現就是皮膚組織乾燥,脫屑等。維生素A在動物性食物,如豬肝、雞肝、雞蛋、牛奶中含量豐富。植物來源主要依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在深色蔬菜中含量較高,如西蘭花、胡蘿蔔、菠菜、莧菜、生菜、油菜、荷蘭豆等,水果中以芒果、橘子、枇杷等含量比較豐富。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過多的鹽份會帶走寶寶體內的水分。還可以給寶寶煲一些滋潤的糖水,如雪梨冰糖水,銀耳羹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