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膚發黃正常嗎

寶寶皮膚發黃正常嗎

寶寶皮膚發黃不正常,可能是疾病引起的。 寶寶皮膚偏黃的原因很多,基本上可概括為:

1、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

寶寶臉色發黃有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 這種情況大部分是由寶寶經常性腹瀉造成的。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腹瀉,則有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最好幫寶寶測一下微量元素和血紅蛋白的指標。

Advertisiment

2、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臉部發黃現象,這有可能是生理性黃疸,新媽媽應該密切觀察。

嬰兒臉色發黃是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寶寶出生後,原本白裡透紅的膚色可能在新生兒期的某天變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的3—5天出現,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會超過3周。 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都會在第二周消退。 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發現孩子出現比較明顯的黃疸,這個時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時區分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對孩子治療大有幫助。

Advertisiment

3、肝膽疾病和遺傳原因等

寶寶臉色發黃還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如肝膽疾病喝遺傳原因等,這需要由醫院檢查確認,但如果寶寶以前臉色不黃,一般不會是遺傳原因。 新媽媽要做的是去醫院確認寶寶臉色發黃並非遺傳或肝膽功能異常,而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此時,要注意的就是為寶寶進行合適的食補。

4、食物原因

寶寶臉色發黃還有可能是食物導致。 有些食物會引發臉色發黃,如胡蘿蔔、南瓜、橘子汁、空心菜、甘藍菜、芒果等蔬菜瓜果富含胡蘿蔔素,過多地攝入引起胡蘿蔔素血症,導致皮膚變黃,以手掌、足底最為明顯,其次是面部、耳後,嚴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膚。

Advertisiment

寶寶皮膚發黃怎麼辦

首先,新媽媽要做的是去醫院確認寶寶臉色發黃並非遺傳或肝膽功能異常,而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此時,要注意的就是為寶寶進行合適的食補。

其次,對於營養不良的寶寶,不能強迫其進食,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用新媽媽的溫柔和耐心以次補量。 而4個月以上的寶寶,則應該逐漸增加輔食,食物的種類要豐富,如米粉、果泥、菜泥等,並儘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引起寶寶的食欲。

最後,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食氛圍,並輔導寶寶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 寶寶不吃千萬不要強喂、呵斥,更不要追趕著喂。 同時也可以為寶寶準備專用的漂亮餐具,並嘗試讓寶寶自己進食,提高寶寶的進食興趣。

Advertisiment
寶寶接受任何一種食物時一定要給以鼓勵。

當出現嚴重貧血等狀況時,僅僅食補是不能緩解病情的,此時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血色素,遵醫囑進行適當的治療。

寶寶臉色發黃吃什麼好

1、瘦肉青菜粥

加入了青菜的瘦肉粥,透著一股淡淡的清香,聞起來很有食欲,且十分清淡,有助於寶寶消化吸收。 瘦肉營養豐富,可改善寶寶身體循環,起到一定的滋養作用。 青菜粥一定要新鮮,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就一次少喂一點,下次再做新鮮的,不要怕麻煩,寶寶其實不是挑食而是味口不好,就像有時大人也會有味口不好的時候。

2、紅棗枸杞豬骨湯

紅棗補氣補皮,枸杞清肝明目。 寶寶臉色發黃有時是肝火過旺,喝枸杞豬骨湯可以降肝火,豬骨湯營養豐富,是一款不錯的食療方法。

Advertisiment
紅棗最多放三五顆粒,枸杞也要適量。 如果寶寶不喜歡喝,可以加入一條新鮮玉米調味,玉米清甜,是很好的配湯料,並且營養豐富可調理腸胃,搭配起來簡單方便。

3、清蒸胡蘿蔔泥

胡蘿蔔用榨汁機榨好後,放在清水上面清蒸,其實在寶寶健康時,直接喝汁都可以。 但如果寶寶食欲不好時,或是身體健康狀態不好時,可以清蒸給寶寶喝,主要是胡蘿蔔裡的胡蘿蔔素有助於提升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有搞病菌的作用。 寶寶吃了之後還能改善腸胃,促進腸胃消化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