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皮膚過敏啥原因,怎麼護理?

寶寶的皮膚嬌嫩柔弱, 稍不留意就會引發過敏, 因此, 媽媽的細心與護理更顯得尤為重要。 無論寶寶是否敏感體質, 媽媽都應該提前學習相關常識, 以備不時之需。

寶寶皮膚過敏啥原因

飲食引起的

奶粉:新生寶寶在最初幾個月腸胃裡的消化酶還不足, 所以對食物非常敏感, 大約50%-70%的寶寶會出現異位性皮膚炎、起紅疹等皮膚過敏症狀。

輔食: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 要遵循由少到多, 由單一到多樣的原則。 每增添一種輔食都要密切觀察寶寶一周, 因為很多食物都容易引起皮膚過敏。 常見的致敏食物有:雞蛋、牛奶及乳製品、花生類食物、麵粉類、海產品、番茄、馬鈴薯、食品添加劑、紅肉等等。

Advertisiment

季節引起的

春天花粉:春天帶寶寶外出踏青是最好的季節, 可是百花盛開帶來不僅有美景, 還有讓寶寶皮膚過敏的罪魁禍首——花粉。

秋冬乾燥:秋冬季節氣候逐漸乾燥, 很多寶寶出現皮膚乾癢, 只有適度保濕才能安度兩季, 這就是皮膚過敏的常見表現。

環境引起的

汽車尾氣:居住在城市中的寶寶不得不面臨越來越多的汽車, 而汽車尾氣更是如影隨形地遍佈大街小巷, 這些廢氣不僅對寶寶的呼吸道造成很大刺激, 而且會直接誘發寶寶皮膚過敏。

家庭衛生:家裡所用的床墊、地毯、沙發等含有大量的纖維, 不但容易滋生蟎蟲, 而且能直接刺激寶寶的呼吸道。

Advertisiment
蟎蟲更是對寶寶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皮膚敏感的寶寶會因此反復過敏。

寵物毛屑:日本醫學研究人員的一項調查表明, 如果1歲以下的寶寶生活在飼養貓和兔子等寵物的家庭, 寶寶會明顯增加患過敏性皮炎的幾率。 因為動物的排泄物和毛皮屑非常容易引起寶寶皮膚過敏。

潮濕黴變:潮濕陰暗的環境是黴菌滋生的溫床, 如地下室、浴室等, 而黴菌又是導致寶寶皮膚過敏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議媽媽少讓寶寶接近這些地方, 而且浴室要勤通風, 定期更換濾網和使用空氣篩檢程式。

寶寶皮膚過敏啥症狀

寶寶皮膚過敏通常在其接觸過敏原30-60分鐘後出現, 包括一般症狀和行為症狀兩個方面的變化。

Advertisiment

一般症狀

寶寶面頰、鼻頭及耳垂潮紅, 皮膚表面出現蕁麻疹、風疹、濕疹、紅斑, 耳道濕潤, 耳痛, 鼻塞, 打噴嚏, 黑眼圈, 眼瞼腫脹、下垂, 頭痛, 唇幹, 皮膚乾燥或多汗, 眼角或手掌出現皺紋, 皮膚紅腫癢痛, 腹痛, 腹瀉, 腹脹, 便秘, 臂、腿或關節處有濕疹, 反復感染, 慢性咳嗽, 哮喘, 呼吸淺而快或不規則, 脈搏紊亂, 血壓升高, 關節發緊等。

行為症狀

0~1歲的寶寶表現為持續哭喊或尖叫, 不能進食或需要不停地進食, 煩躁或極度萎靡, 入睡困難或嗜睡, 不願被抱, 用手抓撓皮膚, 搖頭等。

小提示:以上這些症狀集中了不同寶寶皮膚過敏時會有的現象, 並非每個寶寶會同時出現所有症狀, 媽媽應仔細觀察, 只要寶寶有異樣, 都應及時就醫。

寶寶皮膚過敏啥對策

確定並停止接觸過敏源

Advertisiment

寶寶常在接觸過敏原不久就表現出身體不適和行為變化, 所以鎖定過敏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寶寶皮膚過敏問題。 多數情況下, 停止接觸過敏原後, 寶寶的過敏反應會自然消失。

常見致敏食物:寶寶可能對任何食物過敏, 不過90%左右都是以下8類食物造成的——蛋, 奶, 花生, 小麥, 大豆, 堅果(如核桃、腰果等), 魚類(如金槍魚、三文魚、鱈魚等), 甲殼類水產(如蝦、蟹、貝類等)。

常見致敏環境:花粉, 灰塵, 黴菌, 煙草、霧霾、香水、殺蟲劑、汽油、油漆、清潔劑、藥物、寵物、地毯等等。

護理小心到位

寶寶皮膚過敏時:媽媽應密切關注, 千萬不要讓寶寶用手去抓撓, 而是幫他輕輕的摸摸, 以防止“癢-抓-癢”的惡性循環。

寶寶皮膚過敏後:要減少洗澡次數,

Advertisiment
並且在洗澡過程中, 不給寶寶使用刺激性肥皂, 而且洗後應馬上給寶寶塗抹保濕劑。

媽媽可以嘗試為寶寶按摩腳底的湧泉穴, 每日一次, 每次點按或點搓30-50次, 也可以用艾葉煮水給寶寶泡腳, 都能起到緩解寶寶皮膚過敏的效果。

調整生活環境

維持寶寶房間適當的溫度和濕度, 寶寶不能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 如果實在太熱, 媽媽可以在房間裡放上一盆涼水, 這樣既可以降低溫度, 又可以增加濕度。

如寶寶因寵物過敏, 建議媽媽忍痛割愛, 將寵物送出。 如果一定要養, 平時應勤對寵物進行清潔和毛髮梳理, 以免皮、毛屑及其他過敏原到處亂飛, 還要定期清理家中的地毯、臥室床墊等家居用品。

如果寶寶對花粉或植物過敏, 外出應避免讓寶寶近距離接觸花粉或嗅聞花草,家中儘量減少居室綠植的擺放。

謹慎用藥及時就醫

寶寶皮膚過敏常用的口服藥有複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繼發感染還要用抗生素。外用藥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後用濕疹霜。

當寶寶出現皮膚過敏時,媽媽切忌盲目用藥,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醫生會在充分瞭解寶寶病情的基礎上做出診斷,並根據其實際情況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兩款脫敏美味湯

下面這兩種湯所需食材簡單,省時好做,美味易吸收,寶寶愛喝而且都有清熱解毒,輔助緩解皮膚過敏的功效。

綠豆海帶湯

食材: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幹品25克)、糯米100克、紅糖30克。

煮法:將各種食材洗乾淨,若干海帶要泡發;將綠豆和糯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成粥;放入海帶,再煮15分鐘,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薏米紅豆湯

食材:薏米30克、紅小豆30克、冰糖20克。

煮法:先將薏米、紅小豆浸泡30分鐘,然後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至熟爛;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衣食住行全方位預防寶寶皮膚過敏

“衣”

衣服是與寶寶零接觸且時間最長的“第二層肌膚”,建議媽媽給寶寶選擇純棉、寬鬆、透氣性好的衣服,以免粗糙、緊繃的衣物摩擦肌膚而引起過敏。

新購買的衣服觸感比較硬,應洗滌一次後再給寶寶穿,洗衣粉最好選擇寶寶專用且添加劑少的。

尿布是最貼身寶寶的衣物,也是最容易引起濕疹、瘙癢等敏感反應的物品,所以媽媽一定要為寶寶選擇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並要及時更換。

當媽媽抱寶寶時也應穿柔軟的衣服,以免寶寶皮膚會和媽媽的衣服發生摩擦而過敏。

“食”

母乳餵養能大大降低過敏幾率,因此媽媽最好堅持六個月的純母乳餵養。如果六月齡寶寶的腸道吸收仍不穩定,容易嘔吐,則添加輔食時間還要向後延長。

為了避免寶寶皮膚過敏,添加輔食期間,每次只給他吃一種新食物,並且間隔幾天之後,再加入另一種新食物。這樣如果發現寶寶皮膚過敏,就能清楚地判斷出究竟是哪種食物引起的。

體質敏感的寶寶在飲食上儘量避免食用海魚、海蝦、河蟹等含大量異體蛋白的食物,進食應該清淡而富有營養,多吃新鮮果蔬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膩、過甜食品,儘量減少或避免調味料及色素。太鹹、太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都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影響,因此,寶寶必須忌口刺激性食物。

“住”

要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櫃子底下、角落、床下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應特別注意打掃乾淨;居室必須勤通風換氣,特別是空氣晴好時應經常讓室外的新鮮空氣與室內污濁空氣進行交換,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室內細菌、病毒的傳染與侵害。

寶寶房間濕度達到50%是最合適的,環境太乾燥,會傷害寶寶的鼻黏膜,可能引起感冒、咳嗽;環境太潮濕,又容易滋生細菌,這兩種環境都很容易讓寶寶皮膚過敏。酷暑時節,媽媽也不要整日整夜開空調,可以在寶寶的房間放一盆涼水降溫並增加濕度。在使用空調的季節,應每月清理或更換過濾網。

經常換洗寶寶的被單、枕套和被套等床上用品,最好在陽光好的時候經常晾曬。媽媽可以每週用熱水洗滌一次寶寶的床上用品消滅塵蟎。每週或隔周給房間吸一次塵,但吸塵時要讓寶寶離開房間,以免灰塵引起寶寶皮膚過敏。寶寶的房間盡可能避免使用蚊香、清新劑、殺蟲劑等揮發性物質。

用抑制黴菌的消毒劑定期清洗浴室,及時通風換氣。如有條件,還可以考慮給浴室換一套好的通風系統。

“行”

適度運動可以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但是春天帶寶寶出門遊玩時,應儘量遠離花叢,以免花粉引發皮膚過敏。

不帶寶寶到新裝修的公共場館遊玩或人家做客,因為油漆、塗料等也是引起寶寶皮膚過敏的來源之一。

帶寶寶外出遊玩時,應及時洗臉和洗手,儘快將一些過敏物質清洗掉,這樣可以減少過敏的幾率。媽媽帶寶寶出去散步時,少接觸人群和小動物,也不要選擇風大的時候,以免灰塵成為過敏原。

外出應避免讓寶寶近距離接觸花粉或嗅聞花草,家中儘量減少居室綠植的擺放。

謹慎用藥及時就醫

寶寶皮膚過敏常用的口服藥有複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繼發感染還要用抗生素。外用藥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後用濕疹霜。

當寶寶出現皮膚過敏時,媽媽切忌盲目用藥,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醫生會在充分瞭解寶寶病情的基礎上做出診斷,並根據其實際情況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兩款脫敏美味湯

下面這兩種湯所需食材簡單,省時好做,美味易吸收,寶寶愛喝而且都有清熱解毒,輔助緩解皮膚過敏的功效。

綠豆海帶湯

食材: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幹品25克)、糯米100克、紅糖30克。

煮法:將各種食材洗乾淨,若干海帶要泡發;將綠豆和糯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成粥;放入海帶,再煮15分鐘,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薏米紅豆湯

食材:薏米30克、紅小豆30克、冰糖20克。

煮法:先將薏米、紅小豆浸泡30分鐘,然後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至熟爛;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衣食住行全方位預防寶寶皮膚過敏

“衣”

衣服是與寶寶零接觸且時間最長的“第二層肌膚”,建議媽媽給寶寶選擇純棉、寬鬆、透氣性好的衣服,以免粗糙、緊繃的衣物摩擦肌膚而引起過敏。

新購買的衣服觸感比較硬,應洗滌一次後再給寶寶穿,洗衣粉最好選擇寶寶專用且添加劑少的。

尿布是最貼身寶寶的衣物,也是最容易引起濕疹、瘙癢等敏感反應的物品,所以媽媽一定要為寶寶選擇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並要及時更換。

當媽媽抱寶寶時也應穿柔軟的衣服,以免寶寶皮膚會和媽媽的衣服發生摩擦而過敏。

“食”

母乳餵養能大大降低過敏幾率,因此媽媽最好堅持六個月的純母乳餵養。如果六月齡寶寶的腸道吸收仍不穩定,容易嘔吐,則添加輔食時間還要向後延長。

為了避免寶寶皮膚過敏,添加輔食期間,每次只給他吃一種新食物,並且間隔幾天之後,再加入另一種新食物。這樣如果發現寶寶皮膚過敏,就能清楚地判斷出究竟是哪種食物引起的。

體質敏感的寶寶在飲食上儘量避免食用海魚、海蝦、河蟹等含大量異體蛋白的食物,進食應該清淡而富有營養,多吃新鮮果蔬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膩、過甜食品,儘量減少或避免調味料及色素。太鹹、太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都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影響,因此,寶寶必須忌口刺激性食物。

“住”

要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櫃子底下、角落、床下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應特別注意打掃乾淨;居室必須勤通風換氣,特別是空氣晴好時應經常讓室外的新鮮空氣與室內污濁空氣進行交換,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室內細菌、病毒的傳染與侵害。

寶寶房間濕度達到50%是最合適的,環境太乾燥,會傷害寶寶的鼻黏膜,可能引起感冒、咳嗽;環境太潮濕,又容易滋生細菌,這兩種環境都很容易讓寶寶皮膚過敏。酷暑時節,媽媽也不要整日整夜開空調,可以在寶寶的房間放一盆涼水降溫並增加濕度。在使用空調的季節,應每月清理或更換過濾網。

經常換洗寶寶的被單、枕套和被套等床上用品,最好在陽光好的時候經常晾曬。媽媽可以每週用熱水洗滌一次寶寶的床上用品消滅塵蟎。每週或隔周給房間吸一次塵,但吸塵時要讓寶寶離開房間,以免灰塵引起寶寶皮膚過敏。寶寶的房間盡可能避免使用蚊香、清新劑、殺蟲劑等揮發性物質。

用抑制黴菌的消毒劑定期清洗浴室,及時通風換氣。如有條件,還可以考慮給浴室換一套好的通風系統。

“行”

適度運動可以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但是春天帶寶寶出門遊玩時,應儘量遠離花叢,以免花粉引發皮膚過敏。

不帶寶寶到新裝修的公共場館遊玩或人家做客,因為油漆、塗料等也是引起寶寶皮膚過敏的來源之一。

帶寶寶外出遊玩時,應及時洗臉和洗手,儘快將一些過敏物質清洗掉,這樣可以減少過敏的幾率。媽媽帶寶寶出去散步時,少接觸人群和小動物,也不要選擇風大的時候,以免灰塵成為過敏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