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口炎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臨床上以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徵, 有自限性, 易復發, 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
皰疹性口炎的症狀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
(1)多見於6歲以下兒童, 以6個月~2歲最多。
(2)前驅症狀較重, 可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 以鄰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齶和齦緣處最明顯, 主要表現為成簇小水皰, 易破, 形成大面積糜爛面。
(4)病程約7~10天, 有自限性。
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Advertisiment
(1)常見於成人, 病程約1~2周。
(2)誘因包括感染、疲勞、日曬、局部刺激、情緒緊張、胃腸功能紊亂、環境改變等。
(3)病損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處, 主要表現為灼熱-起皰-糜爛-結痂的過程。
(4)病損癒合後不留瘢痕, 但可有色素沉著。
寶寶患皰疹性口炎的原因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主要通過飛沫、唾液、及皰疹液直接接觸傳播, 也可以通過食具和衣物間接傳染, 傳染方式主要為直接經呼吸道、口腔、鼻、眼結膜、生☆禁☆殖☆禁☆器黏膜或破損皮膚進入人體。
皰疹性口炎的治療原則
1、全身抗病毒治療:核苷類抗病毒藥和利巴韋林, 對於原發性皰疹性口炎可口服阿昔洛韋200mg/次, 5次/日, 或者利巴韋林200mg/次, 3~4次/日。
2、局部治療:口腔黏膜局部用藥, 常使用的製劑有溶液、糊劑、散劑及含片,
Advertisiment
3、對症和支持療法:病情嚴重者應臥床休息, 進食困難者可靜脈輸液, 補充維生素B、C等。
4、中醫中藥治療。
皰疹性口腔炎的鑒別診斷
1.口炎型口瘡:為散在分佈的單個小潰瘍, 病程反復, 不經過發皰期, 潰瘍主要分佈於口腔內角化程度較差的黏膜處, 不造成齦炎, 兒童少見, 無皮膚損害。
2.三叉神經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水皰沿三叉神經分佈成帶狀排列, 不超過中線, 疼痛劇烈, 愈後一般不再復發。
3.手足口病:由柯薩奇A16病毒引起, 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
Advertisiment
4.多形性紅斑:一組累及皮膚和黏膜, 以靶形或虹膜狀紅斑為典型病損的急性炎症性皮膚黏膜病, 口腔黏膜充血水腫, 有時可見紅斑及水皰, 皰易破, 遺留糜爛面, 表面有大量滲出物形成厚的假膜。
皰疹性口炎會對寶寶的危害
皰疹性口腔炎會由發燒和口腔疼痛等症狀開始, 嬰兒經常會發怒、無精打采和拒絕飲食。 寶爸寶媽一定要注意, 皰疹性口炎還可繼發於全身疾病如急性☆禁☆感染、腹瀉、營養不良、久病體弱和維生素B、C缺乏等。 因此, 如發現寶寶有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寶寶皰疹性口炎的治療方法患病後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 多喝水,
Advertisiment
皰疹性口炎的患兒會感覺不舒服, 因此經常哭鬧。 家長為避免寶寶患皰疹性口炎, 可在平時讓寶寶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抵抗力;同時, 早晚刷牙, 注意口腔衛生。 此外, 體弱兒童應避免接觸此類患者, 以防傳染。
為您提供以下幾個預防要點, 希望能對預防寶寶皰疹性口炎有所幫助:
Advertisiment
①注意科學餵養, 提高抗病能力, 增強體質, 避免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
②重視口腔衛生, 特別在有急性☆禁☆感染時應注意清洗口腔;
③注意飲食及奶具、乳☆禁☆頭的清潔消毒, 減少腹瀉發生;
④皰疹性口炎流行期間, 可預防性服用板藍根預防, 每天1次, 連服3天。
寶寶皰疹性口炎的家庭護理要點1、急性期多為對症處理, 如退熱、鎮靜, 局部可用皰疹淨(研細塗之)或中藥錫類散。
2、保持口腔清潔, 勤喂水, 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 以減少刺激。
3、應補充微量元素鋅, 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