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講, 那簡直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誘惑。 可以說, 如果讓你找到一個不愛吃糖的小朋友, 想必這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了。
但是我們也知道, 孩子吃糖多了, 會導致齲齒、肥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身體問題。 所以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吃糖都是拒絕的。 很多時候可能因為吃糖的問題, 家長會狠下心來打孩子, 就是為了戒掉孩子吃糖的 這個“陋習”。 但是, 寶寶真的不能夠吃糖嗎? 在面對寶寶偷偷吃糖的時候, 家長真的沒有什麼方法嗎?
一、關於“糖”——那些難捨難分的事兒
一說起“糖”, 似乎總是貶多於褒,
Advertisiment
其次, 攝入適量的糖對人體是有益的, 比如洗澡時, 要大量出汗和消耗體力, 需要補充水和熱量, 吃糖(二糖, 二糖:能水解成兩分子單糖的糖, 如麥芽糖、蔗糖、乳糖等)可防止虛脫;
運動可以消耗熱能, 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地提供熱能;
饑餓疲勞時, 吃一塊糖(二糖)可迅速提高體內血糖;當頭暈噁心時, 吃一點糖可使血糖上升, 穩定情緒。
但是, 孩子吃糖多了, 會導致齲齒、肥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身體問題, 甚至會影響習慣(例如有研究表明吃糖多的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你會限制孩子吃糖。 可是你往往限制的是那些“看得到的糖”,
Advertisiment
二、“看不見的糖”——你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1.早餐中“看不見的糖”
為了提高寶寶吃早餐的興趣, 你會用一些顏色亮麗、味道甜甜的食物來“誘惑”他, 例如一杯麥片粥, 或者一杯草莓牛奶。
你知道嗎:一杯調味麥片粥含60千卡的熱量, 一杯草莓牛奶中至少也有100千卡的熱量, 如果為寶寶提供一頓這樣的早餐, 看似營養豐富, 寶寶也願意吃, 卻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多的糖。
應對tips:
你可以親手製作一些水果醬(比如藍莓醬、草莓醬), 將糖分控制在最低, 再配上全麥麵包或者烤饅頭片, 同樣也是一頓營養好味的早餐。
2.水果中“看不見的糖”
大多數水果中的糖主要是果糖,
Advertisiment
應對tips:
控制寶寶吃水果的量, 就看你提供多少。 你洗得少、切得少, 寶寶也就不會吃那麼多了。 同時, 這也告訴我們蔬菜和水果是不能互相替換的, 不要以為不吃蔬菜也沒關係。
3.飲料中“看不見的糖”
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數“果汁”幾乎和糖水差不多, 裡面的果汁含量少得可憐, 這類果汁是不能出現在寶寶的餐單中的。
小編要講的是你自己給寶寶鮮榨的果汁。 本身水果就含糖多, 而榨一杯果汁需更多量的水果,
Advertisiment
應對tips:
如果寶寶有咀嚼能力, 儘量讓他們吃水果。 如果要喝果汁, 你可以用溫開水來稀釋果汁, 以保證稀釋後的果汁濃度低於原來的1/2, 也稀釋了攝入的糖分。
4.零食中“看不見的糖”
無論是哪種口味的蛋糕, 無論它裡面添加了多少堅果、水果、乳酪, 在任何時候, 都不能讓寶寶盡情食用。
同時儘量讓寶寶少吃一些水果乾、果脯之類的零食, 因為水果乾比起新鮮水果含有的水分明顯要少得多, 而糖的濃度卻增加了, 且體積較小, 不太經吃, 很容易就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很多。 而巧克力、水果糖等就更不用說了。
應對tips:
一年中的一兩次生日聚會上可以讓寶寶吃一點蛋糕, 至於果脯、糖果這些零食則要少吃甚至別吃,
Advertisiment
三、糖分攝取——過多or過少都不行
如果糖類(寶寶吃的糖塊以及澱粉類食物)攝取過多, 寶寶就會顯得過度活躍, 或者體重超重甚至肥胖、營養不良、引起蛀牙等。
反之如果糖類攝取過少, 則寶寶比較容易出現疲勞、易怒、失眠、抑鬱、經常性哭泣, 甚至視力障礙。
如何讓寶寶既擁有健康的體魄, 同時又擁有清晰的思維和理智的行為, 保證他們獲得穩定而均衡的糖類攝入是個關鍵。
據研究, 一般情況下, 以穀類食物為主的寶寶, 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糖類已基本滿足身體的需要。 但為了調節口味, 滿足小兒愛吃甜食的要求, 再吃少量糖是允許的。
數量最好限制在10克左右, 相當於市場出售的方糖3塊。
四、寶寶愛上糖——慢慢改變是王道
也許你家寶寶已經有愛吃甜的傾向,你也無需過於擔心,採取行動慢慢改變寶寶的口味才是王道。如果孩子喜歡吃甜食,你一下子就制止他,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口味上他當然接受不了。你可以逐漸地減少寶寶飲食中的含糖量。
慢慢地,你會發現其實寶寶是可以習慣不那麼甜的食物,甚至他完全沒有注意中這中間的變化。
四、寶寶愛上糖——慢慢改變是王道
也許你家寶寶已經有愛吃甜的傾向,你也無需過於擔心,採取行動慢慢改變寶寶的口味才是王道。如果孩子喜歡吃甜食,你一下子就制止他,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口味上他當然接受不了。你可以逐漸地減少寶寶飲食中的含糖量。
慢慢地,你會發現其實寶寶是可以習慣不那麼甜的食物,甚至他完全沒有注意中這中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