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眼睛 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您的呵護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 就每時每刻都在生長發育之中, 包括眼睛。 寶寶出生後, 眼睛又隨著身體的生長發育而逐步成長, 因此小寶寶的眼睛的呵護從媽媽懷上寶寶開始就得開始了哦!你瞭解寶寶眼睛的成長嗎?你知道寶寶眼睛要怎麼呵護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寶寶的視覺發展規律
出生前的寶寶, 眼睛是分成兩部分的, 即眼球和附屬器官。 毫無疑問, 眼球是用來看的, 那麼, 附屬器官呢?它們是用來保護眼球的。 當母親懷孕第三周的時候, 附屬器官就有了雛形。 這時, 胚胎的前腦兩側形成對稱的束狀突起。
Advertisiment
此後, 隨著胚胎的發育, 胎兒的眼睛也隨之逐漸形成。
新生兒剛出生時沒有視覺。
出生後1個月內, 注視物體時間逐漸延長。
出生後3個月時, 雙眼視機能開始發育, 初步形成了視覺條件反射。
出生後4個月時, 建立了視覺與聽覺的聯繫。
出生後6個月時, 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視力、雙眼單視與立體視覺。

出生後10個月時已把視覺與觸覺結合起來。
1歲後, 喜歡看圖書, 能區別物體, 會模仿動作。
2~3歲雙眼視覺發育最為旺盛。
6歲時視覺達到成人水準, 而立體視功能到9歲才可達到正常。
不同成長階段, 不同的保健重點
由於兒童眼發育具有發育早、生長快、變化大的特點, 且具有階段性, 因此, 在不同發育時期, 應有重點地關注兒童眼發育和眼保健的不同問題。
Advertisiment

胎兒期:母親要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自母親懷孕起, 就應該儘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 如宮內感染、母親患妊娠中毒症、不適當使用藥物、接觸毒物和射線等等。 並應進行遺傳性眼病的諮詢。
新生兒期(出生至28天):儘早發現眼睛發育的先天異常。
應注意雙眼的大小、外形、位置、運動、色澤等, 儘早發現先天異常, 並應防治源於產道的感染性眼病。

嬰兒期(1個月至1歲):應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眼的影響。
1、防止眼內斜:如大多數父母經常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 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 逗引孩子追著看。 如果經常這樣做, 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 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
Advertisiment
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 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 並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
2、預防眼內異物:由於小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 此時應特別注意預防眼內異物。 如颳風天外出, 應在小兒臉上蒙上紗巾;掃床時將小兒抱開, 以免風沙或掃帚、涼席上的小毛刺進入眼內。 由於小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 眼內有異物也難於發現, 若繼發感染, 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3、勿遮擋眼睛:由於嬰兒期是小兒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 如果有一隻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 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 因此, 如果小兒某眼患病, 也一定不要隨意遮蓋。
幼兒期(1—3歲):預防眼疾。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與外界接觸的增多,
Advertisiment
患感染性眼病的機會也會明顯增多, 如常見的沙眼、麥粒腫等, 結膜炎等眼病, 都是通過傳染引起的, 因此, 最好讓孩子有自己專用的毛巾、臉盆, 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 若孩子被確診為斜視, 應積極治療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觀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 一旦發現孩子有斜視, 就及時就診, 在醫生指導下, 確定手術最佳時機。
此時, 還應開始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比如看書時坐姿端正, 眼睛距書本1尺左右, 同時看書的時間不宜過長, 每次20分鐘為宜。 因為, 孩子的眼睛尚處於發育之中, 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 會導致孩子的視力直線下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