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眼睛太水潤 小心四類眼疾

寶寶有雙水靈靈的大眼睛, 哪個媽媽能不愛?可是在平靜的狀態下, 孩子還是眼淚汪汪, 不停流淚, 媽媽就不能大意了, 或許是寶寶的眼睛出了什麼問題。 寶寶在情緒激動或眼睛受到外界刺激時, 淚液分泌會急劇增多而出現流淚, 這是正常現象, 若平時也是眼淚汪汪, 可能患了以下幾種疾病。

眼疾1 新生兒淚囊炎

新生兒淚囊炎是小兒流淚最常見的原因, 患這種病的孩子出生之後即出現流淚症狀, 數天之後可見流淚的同時, 內眼角還有黏黏的黃白色膿液流出, 早上起床時眼睛有很多眼屎, 一般是單眼發病。

Advertisiment

怎樣發現

媽媽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判斷:用手指壓迫大眼角皮膚, 可見黃白色膿液從大眼角流出, 若為淚囊炎急性發作則表現為大眼角皮膚紅腫和皮下腫塊, 孩子因為疼痛而哭鬧不安。

醫生有辦法

治療主要是按摩大眼角稍偏下部皮膚(淚囊區)促使鼻淚管下口開放, 配合抗菌素眼液(如妥布黴素眼液)點眼。 隨著孩子自身的發育, 並經過按摩治療, 大多數新生兒淚囊炎患兒能痊癒。 若上述治療無效, 年齡大於5個月者(也有的醫生主張年齡大於7個月, 甚至10個月), 可採用淚道沖洗或探通, 必要時可進行淚道置管治療。

媽媽不用怕

下眼皮的上緣或上眼皮向眼球方向翻轉(下眼皮內翻的多見), 睫毛倒伏到眼球表面,

Advertisiment
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層)和球結膜(白眼球的表層)引起流淚。 這種情況也比較多見, 一般兩眼同時發病。 這種孩子出現流淚症狀的同時, 多伴有眨眼增多, 注意力不集中, 老用手揉眼。

怎樣發現

父母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睛, 肉眼下即可以看見睫毛倒伏到眼球上像毛刷一樣摩擦眼球表面, 白眼球充血發紅, 嚴重者甚至可見到黑眼球表面像毛玻璃一樣的渾濁。 如果繼發角膜潰瘍, 則可以看見黑眼球表面有白色斑。

醫生有辦法

如果睫毛倒伏不明顯, 刺激症狀也不重, 可以觀察, 定期醫院眼科複查(一般3~6個月1次)就可以。 如果6~7歲以後倒睫仍明顯, 刺激症狀仍較重, 或者雖然年齡不到6~7歲, 眼睛流淚、充血發紅症狀很重, 角膜表面已有白色斑,

Advertisiment
則可需要做瞼內翻矯正手術治療。 手術比較簡單, 多數情況不需做皮膚切口, 只需縫線縫合法就能矯正。 極少數患兒則需要做皮膚切口才能完全矯正。

媽媽不用怕

這是一種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 醫學上又叫做“淋球菌性結膜炎”。 這種疾病在解放前較多見, 但近幾年來, 隨著各種性病的“死灰復燃”, 這種病人也逐漸增多, 有捲土重來的趨勢, 值得警惕。

怎樣發現

一般于孩子出生後2~4天發病, 表現為眼睛流淚、畏光、眼皮和白眼球表層(球結膜)高度水腫, 有大量黃色分泌物從瞼裂中不斷流出, 睜眼困難。 分泌物初起為漿液性, 後很快轉變成膿性。 嚴重時可在數天, 甚至數小時內併發角膜潰瘍,

Advertisiment
嚴重影響視力, 甚至因角膜潰瘍穿孔和全眼球炎而導致失明, 還可能併發全身其他部位的化膿性炎症, 如淚囊炎、關節炎、腦膜炎、肺炎、敗血症等。 新生兒淚囊炎的大致區別點在於膿漏眼多為雙眼同時發病, 眼皮和結膜發紅、水腫明顯, 病情兇險, 進展很快。

醫生有辦法

因為這種病主要是由於出生時被患有淋球菌性陰☆禁☆道炎的母體的陰☆禁☆道分泌物污染所致, 所以治療主要是抗淋球菌治療。 目前, 治療上一般採用3%硼酸水或 1:10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眼睛, 除去膿性分泌物。 眼睛局部頻繁滴5000~10000單位/ml的青黴素液、0.3%氧氟沙星眼液(急性期可 30分鐘1次), 氧氟沙星眼膏或紅黴素眼膏塗眼。 全身用藥以每天每公斤體重10萬單青黴素靜脈滴注或分4次肌肉注射,

Advertisiment
共用藥7天。

媽媽不用怕

這種眼病較因為早期自覺症狀較輕, 僅有輕微怕光、流淚, 一般難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還往往誤以為“水汪汪的大眼睛”而盲目高興。 殊不知, 這種“大眼睛”是病態表現。

怎樣發現

這種病早期的怕光、流淚是角膜上皮水腫引起的刺激症狀。 病程至中晚期, 突出的表現是黑眼珠較大, 角膜橫徑大於12毫米, 呈現出“大眼睛”的表現。 但仔細觀察可發現角膜混而不清亮, 白眼珠的深層(鞏膜)變薄呈藍色, 瞳孔中度散大, 視力差。 到醫院檢查可發現眼壓升高, 大於24mmHg。

醫生有辦法

藥物可選擇β受體阻滯劑就有美開朗、貝特舒、貝他根;拉坦前列腺素(適利達), 碳酸酐酶阻滯劑的眼液有派立明等。 鐳射治療主要是鐳射小梁成形術, 主要適用於已經使用了較大劑量的藥物治療,仍不能控制眼壓或視功能繼續惡化者。手術治療包括小梁切開術,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除術,房水引流器植入術,睫狀體破壞手術等。

媽媽不用怕

醫生可根據病人全身情況、降眼壓機理及藥物協同作用來選擇合適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藥。包括藥物治療、鐳射治療和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於已經使用了較大劑量的藥物治療,仍不能控制眼壓或視功能繼續惡化者。手術治療包括小梁切開術,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除術,房水引流器植入術,睫狀體破壞手術等。

媽媽不用怕

醫生可根據病人全身情況、降眼壓機理及藥物協同作用來選擇合適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藥。包括藥物治療、鐳射治療和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