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睡眠多汗的解讀

很多家長為孩子晚間睡眠多汗而犯愁, 並為此就醫、吃藥。 但儘管如此, 仍然難免心存疑慮。 其實, 瞭解寶寶睡眠中出汗的機理, 學會家庭應對, 對於父母們來說也很重要。  

寶寶機體的產熱與散熱是一個複雜而又不斷成熟的代謝過程。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 出汗恰恰是以散熱為主的生理過程。 散熱大於產熱, 更是早期寶寶的特徵。 孩子每日、每時, 尤其是每晚都要生長, 旺盛的活力使其很難安靜下來。 有的家長形象地比喻寶寶這種現象為“大眼一睜, 鬧到黑燈”。 殊不知, 其實寶寶們在睡眠中也比我們成人活躍!這就不難理解孩子的日間與夜間的多汗現象了。

Advertisiment
 

寶寶們通過出汗, 可以帶走體內多餘的熱量和一些諸如尿酸、脂肪酸等代謝產物, 平衡與調節植物神經系統。 要知道, 無汗症是非常痛苦的。  

影響孩子出汗多少的因素很多。 遺傳對於孩子的出汗類型有一定影響。 父母與家族成員多汗, 很有可能孩子也多汗。 而環境的影響更大, 如室溫過高, 穿與蓋得太多, 濕度不夠, 很少通風等等, 都會造成孩子過度出汗。 上述這些多汗都不伴有其他症狀與體征, 精神與食欲狀態良好, 發育正常, 不影響寶寶的睡眠時間與品質, 只需要創設更好的睡眠環境, 對於6月齡以後的寶寶適當增加水量與鹽量就可以了。  

但是, 要注意, 有部分孩子是由於營養素失衡,

Advertisiment
或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應該加以識別, 並正確處理。 維生素D與鈣的缺乏可引起孩子夜間多汗, 同時伴有易驚、煩躁不安及骨骼改變。 此種情況多見於長得較快、戶外活動較少的孩子。 最好經醫生檢查後確診, 通過補充維生素D與鈣的方式來解決。  

有一種孩子入睡一段時間後, 尤其是下半夜時大汗淋漓, 皮膚粘濕。 此為盜汗。 如伴有面色蒼白與蒼黃, 就應該注意是否有貧血;如伴有低熱與咳嗽, 就需注意有無結核病的可能。  

孩子在患病(如感冒)後的恢復期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多汗, 應該屬於正常反應, 適當增加飲水量, 避免再次著涼, 多汗會自然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