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好利於發育, 所以在睡前不要讓寶寶做些影響睡眠的事情。 如果夜間睡眠中斷多次, 睡眠品質受影響, 中斷次數越多表示睡眠品質越差, 如此寶寶發育必定受影響。
“我家寶寶昨天只睡了9個小時, 睡得太少了!”“我家寶寶經常躺在小床上翻來覆去不睡, 把大人折磨得筋疲力盡。 ”“貓一天, 狗一天”, 這俗語對嬰兒睡眠情況不規律的生動描述。 寶寶的“低睡商”是年輕父母棘手難題。
難題裡包括兩個部分:如何通過讀懂寶寶醒來後的表情和舉動判斷睡眠狀況, 以及怎樣保障寶寶睡個高品質的安穩覺。
Advertisiment
良好的睡眠對寶寶的好處
好處1:益智
睡眠對寶寶來說, 有非常明顯的益智、促進智力發育作用。 有研究證明, 睡眠比較好的嬰兒智商發育是比較好的。 稍微大一點的孩子, 睡眠對孩子的記憶力、創造力、精神狀態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好處2:促進生長發育
有研究證明, 生長激素70%左右都是夜間深睡眠的時候分泌的。 有些孩子睡眠特別不好, 超過三個月到半年以後, 孩子的身高會逐漸出現偏離, 這是因為睡眠障礙、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當然, 飲食、運動等對身高體重也有影響, 但是睡眠也是一個很主要的因素。
好處3: 儲能
睡眠有儲能作用, 即儲備能量供人體完成白天的活動。 睡眠對情緒狀態也有很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規律和特徵, 年齡越小的孩子睡眠時間越長, 如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為16-18小時, 6個月到一歲半的孩子睡13-15小時, 5歲睡12小時左右, 學齡期睡11小時左右。 2歲以內的孩子白天睡兩次, 2-6歲白天小睡1次。 另外寶寶睡眠時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不能強求一致, 如果白天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 活潑、聰明、發育良好, 那麼睡眠時間就應該是合適的。
寶寶每天要睡多少覺?
★ 一般說來, 1個月以內的嬰兒, 一晝夜所需的睡眠時間約為18-20小時,
Advertisiment
★ 2-3個月每天需睡16-18小時
★ 5-9個月需睡15-16小時
★ 滿周歲時大概需睡14-15小時
★ 隨年齡增長, 神經系統發育成熟, 睡眠時間逐漸減少, 到2-3歲睡眠時間為12-13小時。
★ 4-5歲睡眠時間減少到11-12小時, 逐漸接近成人。 當然, 其中會有個體差異。
寶寶睡眠不好的原因
1、環境不佳:睡眠的地方太嘈雜, 衣服包被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睡眠。 此外, 蚊蟲叮咬和突然改變睡眠地點, 也會導致寶寶出現睡眠不安。
2、餵養不當:有些父母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 睡覺前給寶寶喂較多食物, 導致寶寶夜間腸道負擔過重, 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夜間就睡不安穩。 建議喂粥、面等固體食物應在臨睡前兩三個小時喂, 睡前一小時再喝一點奶。
Advertisiment
3、安全感缺失:大部分孩子對父母都有很強的依賴感,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 自我保護意識增強。 寶寶剛睡著後不久或真正醒來之前有時候會翻身坐起來, 看不到大人就哭, 一般家長撫慰後都能接著睡覺。 如果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睡覺, 這種尋求安全感的需要尤其迫切。
4、不良生活習慣:睡前玩得太興奮;睡覺時間沒有規律;夜間含著奶嘴睡覺這些不良習慣容易導致睡眠不穩。 建議家長在寶寶哭鬧的時候, 不要立刻抱, 更不要逗他, 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 如果不能自然入睡, 拍一拍, 安撫一下也會繼續睡去。
Advertisiment
5、夜間排尿:夜裡有尿意的時候, 寶寶會被尿意嚇得哭鬧, 拉完尿後會自然入睡。 另外尿不濕包得過緊、過脹同樣會引起寶寶睡不安穩。
6、精神心理刺激:寶寶遭受較大的情緒波動或心理傷害, 如驚嚇、虐待等, 夜裡便會睡不安穩。 此外, 家長忽視對寶寶的感情交流和撫慰, 也可能造成長期睡眠不佳。
7、生理性抽動:寶寶神經發育不成熟, 常常會出現一些生理神經調節障礙。 這種抽動在孩子清醒期不會出現, 如果神經系統檢查及腦電圖檢查正常, 長期預後良好, 不需治療, 一般隨著年齡增大症狀會逐漸消失。
8、其他原因:夜間驚恐發作, 非癲癇性強直發作、搖頭動作、恐懼反應等, 這些情況大部分均為寶寶自身調節能力不足導致的, 一般不需治療,隨著年齡增大會自然消失。
養成好的睡眠規律
一、要有一個舒適安靜的臥室。寶寶的床或搖籃的佈置要有點個性化,但不要把房間變成一個“充滿玩具的空間”。安全問題要考慮:睡的地方要稍微寬敞一點,防止寶寶窒息。護欄要足夠高,以免寶寶摔下來。但不要使床或者搖籃變得像一個“堡壘”。房間通風要好,溫度不要太高(以18-20攝氏度為宜)。
二、讓寶寶學會按時睡眠。每個寶寶睡眠時間各不相同,這經常取決於家庭的環境。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睡眠(當然包括午睡時間)。不一定要讓寶寶睡得很早,但要準時。要讓寶寶適應一種慣常的做法,如睡前哼一支歌、講一個故事,或放一段兒童歌曲唱片等。有的寶寶臨睡前會感到有些緊張焦慮,因為他們知道整個晚上就要同爸爸媽媽“分別”了。這時候,不要強化他的這種意識,也不妨稍稍陪他一會兒。
三、寶寶哭醒了怎麼辦?在1歲之內,寶寶晚間短時間啼哭(不超過10分鐘)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有什麼毛病或感到不舒服,他可能就會長時間地哭。如果寶寶到了能說話的年齡,大人就可以問他:是不是害怕黑暗?是不是做噩夢了?是不是牙痛?一定要仔細地聽他說,然後同他對話。任何怪罪或者傷害他的話都是無效的。總之,不要對他發脾氣。
四、要善於發現影響寶寶睡眠的原因。1周歲以上的兒童晚上不願上床睡覺是常有的事。有時常常需要花二三十分鐘才能讓寶寶同意去睡覺。同樣,晚間醒來也是常有的事。應當把這種輕微的不適,同夜間的恐怖不安區別開來。此外,還要注意有些5-12歲的男孩容易得夢遊症。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病症會自行消失。
五、3歲之前的兒童睡午覺是必要的 1歲之內的寶寶一般每天應當睡兩覺:上午睡一覺, 中午睡一覺。再大一點的寶寶,上午的一覺就不需要了。但在3歲之前,午覺還是必需的。午睡是在一天中用來“充電”的必不可少的休息時間。
一般不需治療,隨著年齡增大會自然消失。養成好的睡眠規律
一、要有一個舒適安靜的臥室。寶寶的床或搖籃的佈置要有點個性化,但不要把房間變成一個“充滿玩具的空間”。安全問題要考慮:睡的地方要稍微寬敞一點,防止寶寶窒息。護欄要足夠高,以免寶寶摔下來。但不要使床或者搖籃變得像一個“堡壘”。房間通風要好,溫度不要太高(以18-20攝氏度為宜)。
二、讓寶寶學會按時睡眠。每個寶寶睡眠時間各不相同,這經常取決於家庭的環境。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睡眠(當然包括午睡時間)。不一定要讓寶寶睡得很早,但要準時。要讓寶寶適應一種慣常的做法,如睡前哼一支歌、講一個故事,或放一段兒童歌曲唱片等。有的寶寶臨睡前會感到有些緊張焦慮,因為他們知道整個晚上就要同爸爸媽媽“分別”了。這時候,不要強化他的這種意識,也不妨稍稍陪他一會兒。
三、寶寶哭醒了怎麼辦?在1歲之內,寶寶晚間短時間啼哭(不超過10分鐘)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有什麼毛病或感到不舒服,他可能就會長時間地哭。如果寶寶到了能說話的年齡,大人就可以問他:是不是害怕黑暗?是不是做噩夢了?是不是牙痛?一定要仔細地聽他說,然後同他對話。任何怪罪或者傷害他的話都是無效的。總之,不要對他發脾氣。
四、要善於發現影響寶寶睡眠的原因。1周歲以上的兒童晚上不願上床睡覺是常有的事。有時常常需要花二三十分鐘才能讓寶寶同意去睡覺。同樣,晚間醒來也是常有的事。應當把這種輕微的不適,同夜間的恐怖不安區別開來。此外,還要注意有些5-12歲的男孩容易得夢遊症。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病症會自行消失。
五、3歲之前的兒童睡午覺是必要的 1歲之內的寶寶一般每天應當睡兩覺:上午睡一覺, 中午睡一覺。再大一點的寶寶,上午的一覺就不需要了。但在3歲之前,午覺還是必需的。午睡是在一天中用來“充電”的必不可少的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