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兒生長發育迅速, 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 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也相對較多。 同時, 小兒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 在入睡時, 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 出現汗多現象, 這完全是正常的。 只要孩子無其他症狀, 如煩躁、哭鬧、易醒等, 就不必管他。 這樣出汗往往見於入睡後半小時之內, 且以額頭汗出為主, 一般在睡後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 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
五種情況下兒童屬於生理性多汗
小寶寶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 並非都是體質虛弱、身體有病的症狀。
Advertisiment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 加上小兒活潑好動, 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 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出汗。 所謂生理性多汗, 是指孩子發育良好, 身體健康, 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 家長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 喜歡給寶寶多蓋被, 捂得嚴嚴實實。 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 再加上過熱的刺激, 只有通過出汗, 以蒸發體內的熱量,
Advertisiment
有些活潑好動的孩子, 白天運動量大, 產生的熱量多, 機體沒有能力將多餘的熱量通過出汗散發出去, 熱量積聚在寶寶體內, 寶寶晚間體溫可達38℃左右。 寶寶入睡後, 產生的熱量減少, 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 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餘熱量, 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此外, 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 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 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 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 另外, 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 這些都屬於生理性的出汗。
夏天天氣悶熱, 臥室通風不良, 寶寶更容易出汗。 這種出汗在醫學上稱“生理性出汗”,
Advertisiment
兒童後半夜還多汗多是病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兒安靜狀態下出現的, 如佝僂病的出汗, 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 小兒頭部明顯出汗。 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 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 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 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髮, 醫學上稱之為“枕禿”, 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 佝僂病就可以得到控制, 出汗也就會自止。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 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 多數是有病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對於疑為病理性出汗的孩子, 應注意觀察伴隨症狀, 及時到醫院檢查, 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如佝僂病患兒, 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感染性疾病應抗感染治療。 疾病治癒後, 夜汗症狀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