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睡覺出汗?你以為是正常的?

“孩子怕熱, 我們都還蓋厚被子, 她睡覺卻總是滿頭大汗。 ”似乎很多媽媽已經進入一個誤區:將寶寶睡覺時“過量出汗”的現象理解成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 而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 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 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 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 “盜”有偷盜的意思, 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 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 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教你如何判斷

寶寶出汗寶寶盜汗

VS

寶寶出汗——健康寶寶多數是因為置身於炎熱環境或在跑跳玩鬧之後、穿得過多或睡時蓋得太嚴、睡前喝了高熱量的奶粉等原因引起出汗。

Advertisiment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 容易出汗, 只要安靜下來, 出汗現象自然就會消退。

寶寶盜汗——是在寶寶安靜狀態下的。 脾虛易感的小兒通常表現為生長發育較正常兒童差。 並會出現夜啼, 厭食, 頭髮稀疏缺少光澤, 面色蒼白, 或萎黃, 大便不凋(或乾燥或不成形), 倦怠乏力, 手足不溫, 或手心熱, 經常感冒, 咳嗽等症狀。 舌質淡, 苔薄或有剝脫苔, 脈細無力。 如果你的孩子開始出現這種症狀, 媽媽們就要引起注意了。

引起小兒盜汗的原因很多, 應具體分析, 辨證施治。 一般來說, 小兒盜汗可歸納為以下兩種。

Advertisiment

一是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 由於皮膚內水分較多, 毛細血管豐富, 新陳代謝旺盛, 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 活動時容易出汗。 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 可使機體產熱增加, 或者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 胃液分泌增多, 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 這些均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 較多, 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內。

二是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 出汗以上半夜為主, 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 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好比打開了汗腺的小龍頭, 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 有一點要注意, 盜汗並非是拘樓病特有的表現, 應綜合分析, 必要時檢查血鈣、血磷、鹼性磷酸酶以及腕骨x線攝片等, 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Advertisiment

寶寶盜汗具體的還有以下4種可能性

a.缺鈣引起的

症狀: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 頭部明顯出汗。 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 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 與枕頭摩擦, 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 形成典型的“枕禿”。

應對辦法: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 因缺鈣引起的盜汗現象也就會逐漸停止。

b.結核菌引起的

症狀:假如寶寶不僅前半夜出汗, 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 多數是病症表現, 最常見的是結核病。 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 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

應對辦法:如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 應做肺部x光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 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c.交感神經緊張引起的

症狀:心臟病、糖尿病或睡眠時呼吸不順暢,

Advertisiment
因身體內在的壓力促使交感神經始終處在緊張狀態, 寶寶也會出現“夜睡盜汗”或是“手腳出冷汗”等現象。

應對辦法:父母可以帶寶寶到兒科診所或醫院檢查, 聽聽心跳聲有否異常、摸摸肚子有無腫塊、上呼吸道是否通暢或有無過敏體質等, 以除去心中的疑慮。

d.餵養不當引起的

症狀: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 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 這往往是由於餵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應對辦法:調整餵養方法, 促進寶寶食欲, 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入量。 必要時可採用中醫中藥調理脾胃不合。

寶寶盜汗的主要原因分兩種, 一種是生理性的盜汗, 另一種是病理性的盜汗, 媽媽要先幫寶寶查清楚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寶寶盜汗。

Advertisiment

寶寶盜汗巧護理

寶寶盜汗並不同於簡單的出汗。 需要媽媽精心地呵護, 只有這樣, 才能把盜汗這個“壞傢伙”趕走, 還寶寶一個清潔、健康的身體。

a.保持皮膚乾爽

注意給多汗的寶寶勤換衣被, 隨時用軟棉布擦身, 以保持皮膚乾燥。 寶寶身上有汗時, 不要等衣服自行焐幹, 要及時更換;應避免直接吹風, 以免受涼感冒。

b.多補水

多汗易造成寶寶口舌乾燥, 健康受損, 因此要多給寶寶喝水, 喂以多種營養豐富的食物, 保證代謝之需。 飲食要清淡, 避免汗液增多。

c.飲食豐富

對於盜汗寶寶, 治療時不宜盲目用補品, 媽媽可以調劑營養豐富的餐食, 來幫助寶寶緩解盜汗症狀, 建議給寶寶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

d.及時就醫

媽媽還應該帶寶寶看中醫,用溫補的方式慢慢調理身體;必要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發現異常及時。

小兒盜汗怎麼治療?

由於脾虛易感兒常表現為一組綜合症狀,因此治療也要採取綜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加強營養,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粗細兼吃,糾正患兒的偏食,厭食習慣,以增強體質。

②注意鍛煉身體。

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③避免接觸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煙,保持空氣流通。可用溫鹽水漱口。

④可採用食療方法,增強脾胃功能。

如:山藥胡蘿蔔粥:山藥去皮切片,放胡蘿蔔,與白米同煮,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⑤按摩及耳針療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補脾土(拇指指末節指腹螺紋面),按揉足三裡穴。

(2)耳穴選肺、脾、皮質下穴,按摩出現熱脹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為一療程。或選上述穴位貼耳豆,保留15~20天。

(3)點按、彈撥足三裡、足三裡、太溪穴各1分鐘。

(4)患兒仰臥,家長以大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揉拿四肢內側面2~5分鐘。

(5)患兒俯臥,家長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肺俞、脾俞、腎俞穴各1分鐘。

(6)以大拇指掐陰郤穴30次。

d.及時就醫

媽媽還應該帶寶寶看中醫,用溫補的方式慢慢調理身體;必要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發現異常及時。

小兒盜汗怎麼治療?

由於脾虛易感兒常表現為一組綜合症狀,因此治療也要採取綜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加強營養,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粗細兼吃,糾正患兒的偏食,厭食習慣,以增強體質。

②注意鍛煉身體。

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③避免接觸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煙,保持空氣流通。可用溫鹽水漱口。

④可採用食療方法,增強脾胃功能。

如:山藥胡蘿蔔粥:山藥去皮切片,放胡蘿蔔,與白米同煮,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⑤按摩及耳針療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補脾土(拇指指末節指腹螺紋面),按揉足三裡穴。

(2)耳穴選肺、脾、皮質下穴,按摩出現熱脹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為一療程。或選上述穴位貼耳豆,保留15~20天。

(3)點按、彈撥足三裡、足三裡、太溪穴各1分鐘。

(4)患兒仰臥,家長以大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揉拿四肢內側面2~5分鐘。

(5)患兒俯臥,家長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肺俞、脾俞、腎俞穴各1分鐘。

(6)以大拇指掐陰郤穴30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