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睡覺張口呼吸 媽媽要警惕

孩子晚上經常張口呼吸, 家長要警惕是不是支氣管炎

11個月大的丫丫感冒半個多月了, 吃藥不見好轉, 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氣管炎。 小兒支氣管炎反復發生, 長時間不愈, 可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 甚至可以轉變成為小兒哮喘或支氣管擴張等病症, 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

小兒支氣管炎可發展成哮喘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發病可急可緩。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也可忽然出現頻繁而較深的乾咳, 以後漸有支氣管分泌物。 嬰幼兒不會咯痰, 多經咽部吞下。 咳嗽一般延續7~10天, 有時遷延2~3周, 或反復發作。

Advertisiment
身體健壯的孩子很少出現併發症, 但在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僂病等小兒中, 不但易患支氣管炎, 且易併發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竇炎。 經久不愈也可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 甚至小兒哮喘、支氣管擴張等病症。

人們常說“老慢支”, 其實小兒也會得“小慢支”。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若咳嗽、咯痰超過2-3周即可考慮進入慢性過程。 近年有不少專家提出應將持續性咳嗽伴或不伴咯痰超過3個月定為慢性支氣管炎較為適宜。

小兒慢性支氣管炎除反復咳嗽、咯痰不愈表現外, 幾乎都伴有經常性的流涕、鼻塞、夜間張口呼吸症狀。 另有約40%患兒肺部聽到哮鳴音。

切忌一味地應用抗生素治療

小兒慢性支氣管炎並非單一病因所致,

Advertisiment
可能與免疫功能低下、支氣管異物及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 一旦遇到疑似慢性支氣管炎的患兒, 應從上述常見因素考慮, 結合免疫功能檢查, 胸部X線檢查, 以明確病因, 切忌籠統地診為慢性支氣管炎, 一味地應用抗生素盲目治療。 建議採用中醫中藥清肺止咳化痰。

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常用中成藥有:抗感合劑、天貝止咳湯、養陰潤肺合劑、止嗽靈、咳喘靈等。

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常用中草藥有:麻黃、杏仁、甘草、荊芥、前胡、川貝、半夏、桔梗、石膏、黃芩、連翹、蘆根、茯苓等。

寶寶患支氣管炎要經常幫助他翻身

家有寶寶患支氣管炎首先要注意保暖, 注意溫度變化, 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加重支氣管炎病情,

Advertisiment
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 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 使體溫保持在36.5攝氏度以上。

其次要多喂水。 小兒患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 水分蒸發較大, 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 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 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 但不宜多飲果汁, 不利於新陳代謝和藥物療效的發揮。

另外, 小兒患支氣管炎時營養物質消耗較大, 加之發熱及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 消化吸收不良, 因而患兒體內營養缺乏是不容忽視的。 對此, 家長對患兒要採取少量多餐的方法, 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 如稀飯、煮透的麵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

患兒咳嗽、咳痰時,

Advertisiment
表明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 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 可用霧化吸入劑幫助祛痰, 每日2~3次, 每次5~20分鐘。 如果是嬰幼兒, 除拍背外, 還應幫助其翻身, 每1~2小時一次, 使患兒保持半臥位, 有利痰液排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