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秋季腹瀉3種類型 精明媽咪巧判斷

寶寶秋季腹瀉種類知多少, 寶寶的腹瀉種類您又瞭解多少呢?下面, 就讓小編帶您去瞭解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腹瀉不潔食物引起腹瀉的區別吧!

1.細菌性痢疾

病因

細菌性痢疾簡稱茵痢。 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污染的飲料等就可能發病。 痢疾桿菌進入體內後, 侵入結腸黏膜上皮細胞, 破壞細胞的屏障, 使結腸黏膜發生潰瘍、脫落、出血。

症狀

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腹痛。 結腸黏膜潰瘍、脫落、出血形成的膿血與腸道內的糞便一起排出, 呈膿血樣大便。 患者有肛門墜脹、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覺。

Advertisiment
這是因為痢疾桿菌主要侵犯乙狀結腸和直腸, 人的直腸壁內有脹滿感覺感受器, 炎症會對感受器產生刺激, 使人總有便意, 但每次排出的量並不多, 醫學上稱裡急後重。


三種寶寶腹瀉類型的判斷

對策

腹瀉患者, 特別是出現膿血便者要及時化驗大便, 一旦確診要及時用抗生素治療。 有痙攣性腹痛者, 不可隨意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 以免導致大量毒素和細菌滯留在腸道而加重中毒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菌痢患者特別是兒童, 沒有腹瀉症狀, 卻表現為高燒、嗜睡、面色蒼白、四肢厥冷、陣陣抽風、血壓下降等症狀, 通過糞便化驗才證實是患了菌痢, 這便是中毒型茵痢。 由於中毒型菌痢來勢兇猛。

Advertisiment
在發病初24小時內變化急劇, 延誤診治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在夏季遇到突發高燒、血壓下降、呼吸迴圈衰竭而找不到病因時, 即使沒有腹瀉也要警惕是中毒型菌痢, 可採用灌腸的方法獲取糞便進行化驗來確診。

2.病毒性腹瀉

病因

大多由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直接侵襲腸黏膜, 使受損的腸絨毛變平變短, 吸收面積減少, 吸收功能發生障礙而導致腹瀉。

症狀

大便稀薄。 兒童的病毒性腹瀉, 大便會稀得像蛋花湯似的, 每天五六次, 同時會伴有發熱和食欲減退。

對策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病毒的藥物。 同時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可服用口服補液鹽。 此外, 要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 如麵條、米粥、肉湯等。

Advertisiment
因為進食太少, 患者處於饑餓狀態, 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


三種寶寶腹瀉類型的判斷

不能亂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會殺病毒。 同時, 在人的腸道中生長著許多種細菌, 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組合, 在腸道內形成一種相對平衡的生態環境, 維護著人體的健康。 亂用抗生素, 會把對人體有益的細菌殺死, 導致茵群失調, 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條件致病性大腸桿菌等會失去制約, 乘機大肆繁殖, 引起菌群失調性腹瀉。

3.不潔食物引起腹瀉

病因

食物被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污染後變質, 人體攝入這些食物後發病。

症狀

糞便稀軟或呈水樣, 排出量大, 每日數次甚至十數次, 極易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Advertisiment
這種腹瀉是細菌毒素引發細胞分泌功能亢進、大量腸液聚積於腸腔所致。 患者常伴有噁心、嘔吐、左下腹痛等症狀。

對策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腸道感染的藥物, 以抑制腸道細菌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有人急於服用止瀉藥, 認為只要止住腹瀉就好了。 其實不然。 因為服用止瀉藥後, 表面看來大便次數減少了, 腹瀉緩解了, 但這樣會使病原微生物滯留在腸道內不被排出, 導致細菌等產生的大量毒素被腸黏膜吸收, 引起嚴重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