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種疫苗需要注意什麼_寶寶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養生之道網導讀:

醫生建議家長提前瞭解寶寶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接種疫苗應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疾病的流行情況而定, 並不是接種疫苗的品種越多越好。 寶寶種疫苗的注意事項如下:

Advertisiment

一、兒童疫苗有哪些

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和新生兒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屬於國家規定的第一類疫苗, 強制性接種, 由政府免費提供, 不需要個人支付任何費用。 接種上述5種疫苗可以預防結核、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乙型肝炎7種傳染病。

第二類疫苗是個人自費、自願接種的, 包括甲肝疫苗、水痘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流感疫苗等, 需要自行承擔費用。

接種疫苗應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疾病的流行情況而定, 並不是接種疫苗的品種越多越好。 每個季度初, 省、市疾防控部門都會列出該季度可能流行的疾病, 孩子身體情況適合接種哪種疫苗,

Advertisiment
家長可帶孩子先諮詢後再做決定。

專家認為, 甲肝疫苗、水痘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保護期長, 建議接種。 而流感疫苗、輪狀病毒疫苗保護期不到1年, 因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接種。 如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的小孩或老人, 又正巧處在流感病毒高發季節, 可考慮接種;2歲以下的幼兒, 在輪狀病毒腸炎(即秋季腹瀉)高發季節, 可考慮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二、寶寶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1、6個月前嬰兒的預防接種

2-6個月嬰兒需接種多次疫苗, 如口服小兒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聯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腦疫苗。 每次接種都有一定的時間和要求。 在嬰兒滿4個月時, 應口服第三顆小兒麻痹糖丸, 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礎免役,

Advertisiment
在嬰兒體內產生了足夠的抗小兒麻痹症的抗體, 可維持2-3年。 因此, 在4歲左右還應再服一次以強化對該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聯疫苗從嬰兒生後滿3個月開始接種第一針, 要完成該疫苗的基礎免疫, 還需在出生後滿4個月和滿5個月時再各接種一次。 即在嬰兒體內產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三種傳染病的抗體。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針應在嬰兒滿6個月時接種。 因為與第二針相隔時間較長, 有的家長往往會忘記。 如第三針不接種, 抗體水準低且持續時間短。

2、7-9個月的嬰兒的預防接種

7-9個月的嬰兒需要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接種麻疹疫苗後可預防嬰兒患麻疹。 目前規定在嬰兒8個月時都應接種麻疹疫苗。 接種時,

Advertisiment
在嬰兒的臂外側進行皮下注射。 在嬰兒患有發熱、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復期時, 均應暫緩接種。 對雞蛋過敏的嬰兒應當慎重使用麻疹疫苗。 在注射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後, 需間隔一個月才可接種麻疹疫苗。 而接種麻疹疫苗後二周, 才可注射胎盤球蛋白或丙種球蛋白等, 以免影響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3、嬰兒1歲時的防接預種

嬰兒1歲時應接種流腦多糖疫苗和乙腦。 按規定在嬰兒10個月-12個月期間進行流腦疫苗的初次接種, 需要接種2次完成基礎免疫, 2次之間應間隔3個月。 乙腦疫苗有兩種, 一種是滅活的, 一種是減毒的, 一般國內的計畫免疫規定的免費的是滅活的, 這一種初免是2針, 間隔7-10天, 減毒的初免的一針。 兩種比較,

Advertisiment
滅活的寶寶要多紮一次, 但寶寶反應相對較小, 減毒的寶寶可以少紮一針, 但反應相對較大。

這兩種疫苗一般接種在嬰兒的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進行皮下注射。 接種後反應輕微, 僅少數小兒可出現接種部位有紅暈、硬結等反應, 全身僅有發熱, 偶爾可出現過敏反應, 這些反應經過1-2天后也會自行消失, 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三、種疫苗的反應

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 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製品。 生物製品, 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 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製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製劑。 預防接種用的生物製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 其中, 由病菌製成的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制成的為疫苗, 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1、正常反應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種後,屁股上出現硬結就是吸附製劑接種後常見的現象。接種疫苗後的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一般發熱在38.5℃以下,持續1~2天均屬正常反應。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多喂水、並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熱,可服用退燒藥,可以做物理降溫、吃些富有營養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並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2、異常反應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平臥、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出現皮疹,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脫敏藥。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藥觀察治療。

有時也統稱為疫苗。

1、正常反應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種後,屁股上出現硬結就是吸附製劑接種後常見的現象。接種疫苗後的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一般發熱在38.5℃以下,持續1~2天均屬正常反應。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多喂水、並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熱,可服用退燒藥,可以做物理降溫、吃些富有營養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並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2、異常反應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平臥、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出現皮疹,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脫敏藥。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藥觀察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