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積食會拉肚子嗎 小孩積食拉肚子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 寶寶積食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積食的情況。 寶寶積食會伴隨有其他症狀, 比如拉肚子。 那麼寶寶積食拉肚子怎麼辦呢?

寶寶積食會拉肚子嗎

寶寶積食不一定會拉肚子。

原因:

腹瀉只是寶寶積食其中一種症狀, 寶寶積食可能會導致腹瀉, 但不一定每個寶寶都會出現積食腹瀉的情況, 所以說寶寶積食不一定會拉肚子。

具體分析:

1、首先, 積食腹瀉的大多數孩子食欲不佳表現在前。

2、其次, 出現的大便雖稀但不是水樣或者夾帶粘液, 多呈稀糊狀, 味酸腐, 夾帶不消化食物或者奶塊,

Advertisiment
甚者伴隨嘔吐。

處理方法:

1、要想解決食積腹瀉, 首先要做的是根據具體情況減少進食量甚至停食, 定時餵養, 或者進食稀米湯, 以減少腸胃負擔, 使其得以休息;

2、再佐以理氣和胃、消食利濕的中藥內服, 腹瀉將很快得以解決, 再以健脾開胃藥善後, 再逐漸適當的給寶寶增加進食量, 將大大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

3、小兒再三反復強調“三分醫七分養”原則, 叮囑家長在寶寶食積腹瀉服用中藥期間需嚴格遵醫囑, 按照要求進行護理。 同時一定不能口服止瀉藥或者使用抗生素治療。

4、各位家長發現寶寶腹瀉時, 不妨對照寶寶自身情況, 參考上面介紹的方法處理, 不宜盲目採取措施, 避免給寶寶的身體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Advertisiment

寶寶積食拉肚子怎麼辦

一般療法

寶寶積食拉肚子可以先使用家庭護理, 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般療法。

包括:

1、若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內, 是母乳餵養, 需要繼續母乳餵養;如果不是母乳餵養, 可以用寶寶日常食用的奶或者乳製品繼續餵養, 輕症的寶寶適當減少吸奶量。

2、若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上或已開始食用固體食物, 則給些米粥或其他澱粉混合食物, 有條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魚或肉末, 每次餵飯可加些植物油。

具體做法:

1、可以給些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 以補充鉀。

2、喂新鮮製作的食物, 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製、研磨或搗碎。

3、鼓勵寶寶進食, 每日至少喂6次。

4、腹瀉停止後繼續給寶寶喂上述食物, 且在腹瀉停止後兩周內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體重恢復正常。

Advertisiment

但如果寶寶拉肚子情況嚴重, 要禁食8—24小時, 並靜脈補液。

對症治療

1、對症治療:

腹瀉可口服1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0.3克, 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每歲l毫升欣, 一日3次, 或多酶片一次l片, 一日3次。 依病情對症處理。

2、保護嬌嫩皮膚:

尿布必須勤更換, 更需用清水清洗屁股並吸幹。

3、適當增減衣物:

嬰幼兒的衣著, 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 避免過熱, 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 夏季應多喂水, 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 經常進行溫水浴。

液體療法

1、口服法:

適用於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的寶寶。 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 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

用於中度、重度脫水的孩子。

藥物治療

如小兒腹瀉3天不見好轉或出現下列症狀時帶病兒去找醫生:

Advertisiment

1、多次水樣便。

2、頻繁嘔吐。

3、明顯口渴。

4、不能正常飲食。

5、發燒。

6、大便帶血。

注意:寶寶用藥一定要遵醫囑或者藥物說明, 不要擅自用藥。

治療偏方

偏方:

取新鮮胡蘿蔔適量, 洗淨切碎, 加水煮爛, 然後取出胡蘿蔔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蔔的水留作備用)。

用法用量:

1、食用時, 每100毫升煮胡蘿蔔的水中, 加入5-10克(約一小匙)胡蘿蔔泥。

2、進食量主要根據寶寶的食欲, 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 一般來說, 餵食胡蘿蔔泥2至3天, 便便即可成形。

寶寶積食拉肚子拉幾天能好

一般來說, 寶寶積食拉肚子3-7天就會好。

不過, 如果比較嚴重、護理不當可能要持續兩周到半個月不等;治療得當的可能三五天就能痊癒。

Advertisiment

具體分析:

1、寶寶積食導致的拉肚子一般都是急性腸胃炎或者細菌感染引起的, 家長應該先給寶寶止瀉, 然後輔以食療緩解寶寶積食的症狀。

2、所以, 對於寶寶拉肚子一般幾天能好這個問題, 只要找出相對應的原因對症治療, 一般3-7內會有所好轉。

處理方法:

1、若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內, 是母乳餵養, 需要繼續母乳餵養;如果不是母乳餵養, 可以用寶寶日常食用的奶或者乳製品繼續餵養, 輕症的寶寶適當減少吸奶量;

2、若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上或已開始食用固體食物, 則給些米粥或其他澱粉混合食物, 有條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魚或肉末, 每次餵飯可加些植物油。

寶寶積食拉肚子有什麼症狀

大便次數

寶寶積食拉肚子症狀主要表現在大便次數上。

具體表現:

1、一般寶寶正常大便次數是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

2、而寶寶積食拉肚子時排便次數就會比正常情況下增多。

3、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大便性狀

寶寶積食拉肚子症狀還表現大便形狀上。

具體表現:

1、寶寶積食拉肚子時小兒排便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

2、寶寶同時還會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大便味道

通常除了觀察大便的形狀外,還要留意大便的味道,大便的次數比平時多,大便的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而且可能就像是從屁股裡噴射出來一樣。

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症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了。

具體表現:

1、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希;

2、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

3、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不同程度腹瀉症狀

輕度腹瀉: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重度腹瀉: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脫水腹瀉: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寶寶積食拉肚子如何預防

1、按時添加輔食,但不能同時添加幾種輔食。

2、鼓勵母乳餵養,尤以生後4-6個月和第一個夏季。

3、注意飲食衛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潔,並作到飯前便後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減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為口服補液鹽配成飲料。

5、夏季避免繼奶、過食或食用富於脂肪的食物,同時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風。

6、及時治療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腸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瀉的病菌傳染。

具體表現:

1、一般寶寶正常大便次數是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

2、而寶寶積食拉肚子時排便次數就會比正常情況下增多。

3、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大便性狀

寶寶積食拉肚子症狀還表現大便形狀上。

具體表現:

1、寶寶積食拉肚子時小兒排便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

2、寶寶同時還會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大便味道

通常除了觀察大便的形狀外,還要留意大便的味道,大便的次數比平時多,大便的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而且可能就像是從屁股裡噴射出來一樣。

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症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了。

具體表現:

1、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希;

2、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

3、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不同程度腹瀉症狀

輕度腹瀉: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重度腹瀉: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脫水腹瀉: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寶寶積食拉肚子如何預防

1、按時添加輔食,但不能同時添加幾種輔食。

2、鼓勵母乳餵養,尤以生後4-6個月和第一個夏季。

3、注意飲食衛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潔,並作到飯前便後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減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為口服補液鹽配成飲料。

5、夏季避免繼奶、過食或食用富於脂肪的食物,同時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風。

6、及時治療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腸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瀉的病菌傳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