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時期, 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機體的許多功能還沒有完善, 尤其是消化系統功能相對薄弱, 消化液分泌的少, 胃腸道的吸收能力較差。 而小兒時期乳食又不能自節, 如果家長對餵養稍有粗心, 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乳食入胃以後, 不能正常消化吸收, 停滯於胃腸, 會損傷脾胃而形成食積。 乳食積滯日久, 會鬱而化熱, 熱與積滯相合, 會產生內熱, 內熱不能及時排除, 勢必會外發而導致發熱。
2 小兒積食的表現症狀有哪些
1、 突起發熱, 沒有其它明顯症狀, 與感冒有明顯區別,
Advertisiment
2、 精神正常, 個別高燒時會有萎靡不振現象;
3、 胃口不佳, 看見食物無明顯興趣。 大便幹或兩天無大便, 腹脹鼓起, 輕拍時有蹦蹦響聲;
4、 手腳心發熱, 後背和腹部較熱, 舌苔較厚, 舌苔白膩, 口中有異味, 呼出的氣體較熱, 檢查扁桃體可能會有發紅。
12 3 寶寶積食發燒怎麼辦
1、物理降溫
積食引起發燒, 立即食用退燒藥會讓機體抵禦病菌的能力下降。 如果體溫不超過38.5, 可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可用溫水擦拭寶寶的額頭、手腳心、 後背前胸, 幫助降溫, 能洗個溫水澡也不錯。 還可以給寶寶穿著寬鬆涼快的衣服, 幫助散熱。 多喝水, 補充因發熱帶走的水分, 並促進新陳代謝, 帶走些內熱。
2、吃些流食
在寶寶積食期間, 不要強迫孩子吃飯,
Advertisiment
3、幫助按摩
寶寶大便不通會引起腹脹腹痛, 家長可以肚臍為中心, 以掌心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 在感覺到較硬的部位(可能是停滯的大便)時, 要稍加用力向下推, 促進便意。 還可以手指蘸取嬰兒油輕輕按摩寶寶肛周, 刺激排便。
4、合理用藥
積食發燒, 重點要化積。 可用給寶寶吃點小兒七星茶、化積口服液、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藥, 幫助排便, 便通則燒退, 不然如果僅僅退熱的話, 幾個小時後 體溫還會升上來。 在化積的同時密切關注寶寶症狀和體溫, 38.5攝氏度以下、無明顯異常者可不用吃退燒藥, 多喝水、物理降溫即可。 體溫38.5以上, 可用 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退熱貼、泰諾林等兒童專用藥物。
Advertisiment
5、適當運動
適當的讓寶寶多活動, 靠他自己的胃腸活動來消化食物, 幫助化積。 運動還能增加汗腺分泌, 通過流汗也能帶走一部分內熱, 幫助降溫。
4 寶寶積食發燒食療方
1、秘制山楂膏
方法: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 可改用白糖或冰糖), 入鍋小火炒化(為防炒焦, 可加少量水),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 再炒5-6分鐘, 聞到酸甜味即可。 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作用:清肺、消食。 尤其是對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非常有效。
2、山藥小米粥
方法:取幹山藥片100克, 小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小米淘洗乾淨, 與山藥片一起碾碎, 入鍋, 加水適量, 熬成粥。
作用:調理脾胃, 滋陰養液。
Advertisiment
3、順氣蘿蔔粥
方法:白蘿蔔1個, 大米50克, 糖適量。 白蘿蔔切片, 先煮30分鐘, 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 煮至米爛湯稠, 加紅糖適量, 煮沸即可。
作用:開胸順氣, 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 腹脹有療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