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積食的飲食調理辦法

春節期間, 各種各樣好吃的琳琅滿目, 寶寶難免會多吃一點。 但吃多了可不是小問題, 積食會增加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 所以媽媽們要注意了。 寶寶積食怎麼辦?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寶寶積食的飲食調理辦法, 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積食的飲食調理辦法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 可改用白糖或冰糖), 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 可加少量水),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 再炒5-6分鐘, 聞到酸甜味即可。 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2、山藥米粥

Advertisiment

功能:調補脾胃, 滋陰養液。 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 吃飯不香, 體重減輕, 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 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大米淘洗乾淨, 與山藥片一起碾碎, 入鍋, 加水適量, 熬成粥。

tips:其實醋也是一寶, 雞蛋傷食的寶寶, 可用醋一湯匙兌米湯喝;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 寶寶覺得噁心時, 可喝幾口醋, 小口、慢咽會覺得舒服些。

寶寶積食以後, 除了用飲食調理, 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做推拿按摩

1、 脊柱推拿

讓患兒面孔朝下平臥。 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 隨捏隨按, 由下而上, 再從上而下, 捏3-5遍, 每晚一次。

2、 揉中脘穴

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 即是中脘穴位。 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 每日兩次。

3、 按摩湧泉穴

Advertisiment

足底心即是湧泉穴。 家長以拇指壓按湧泉穴, 旋轉按摩登30-50下, 每日兩次。

怎麼發現寶寶積食?

1、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 有時還會咬咬牙。 所謂食不好, 睡不安。

2、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 食欲明顯不振。

3、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 肚子疼。

4、 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 舌苔白且厚。 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寶寶有上述症狀, 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寶寶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媽媽們千萬不能大意了, 寶寶輕微積食可以通過以上方法在家裡做治療, 如果嚴重積食, 比如大量嘔吐等, 就要趕緊帶寶寶去醫院就診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