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積食能吃益生菌嗎

1 寶寶積食能吃益生菌嗎

寶寶積食能吃益生菌。

原因:

1、益生菌是指投入後通過改善宿主腸道菌群生態平衡而發揮有益作用, 達到提高宿主(人和動物)健康水準和健康佳態的活菌製劑及其代謝產物。

2、益生菌對人體有幫助消化、抑制有害菌生長的作用。 所以說寶寶積食吃益生菌能夠緩解症狀。

具體分析:

1、益生菌能夠通過其生長及各種代謝作用促進腸內細菌群的正常化, 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產生, 保持腸道機能的正常運行。

2、益生菌還能緩解乳糖不耐受症狀, 促進消化吸收研究發現, 乳桿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

Advertisiment
能夠明顯降低乳糖的濃度, 產生乳酸, 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相關文章推薦:寶寶積食能吃香蕉嗎


2 益生菌的功效與作用

1、增強人體免疫力

益生菌進入腸道內, 一方面可以在腸道內定殖, 維持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於宿主的免疫系統, 誘發腸道免疫, 並刺激胸腺, 脾臟等 免疫器官, 促進巨噬細胞活性, 通過增強B、T淋巴細胞對抗原刺激的反應性, 發揮特異性免疫活性, 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2、預防癌症和抑制腫瘤的生長

益 生菌可以產生一些抑制腫瘤生長的代謝產物, 如多糖、細菌素及乳酸等, 通過抑制轉化致癌物質的酶的產生, 啟動機體免疫系統, 特別是巨噬細胞、NK細胞、B淋 巴細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細胞突變等方式,

Advertisiment
以及降低腸道內的PH值, 刺激腸道蠕動, 使腸道內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質排除體外, 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3、緩解過敏反應

研究發現, 正常人腸道中益生菌越多, 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會也就越小。 益生菌可以誘導T細胞產生大量的IL-12, 能夠抑制Ig E的產生, 有效地預防過敏發生。

4、降低血清膽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過同化作用來降膽固醇的含量、抑制膽固醇合成酶(3-羥基-3-甲基戊二酸CoA還原酶)的活性, 通過益生菌的膽鹽水解酶的作用, 將小腸內水解後的膽鹽能與食品中膽固醇發生共沉澱作用, 減少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促進由糞便排出體外。

5、益生菌對肥胖的作用

腸道菌群紊亂在肥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有大量實驗證實, 通過攝入益生菌, 可以有效的防治肥胖。

6、益生菌對糖尿病的作用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體內也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現象。 益生菌通過吸收葡萄糖進入菌體內, 減少宿主的吸收, 從而降低血糖水準。 另外, 如上所述, 益生菌可以降低迴圈中LPS的濃度, 減少炎症反應,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改善胰島素抵抗, 進而達到防止糖尿病的目的。

3 益生菌與抗生素不應同時服用

補充益生菌要注意, 雖然有很多好處, 它可以製造一些維生素, 例如維生素K。 小孩的菌群和成人的是不一樣的, 所以補得時候也要有所注意。

一般來說, 益生菌長期服用不會有太大問題:

過多胃腸道會停止吸收的。

Advertisiment
但是, 這不是代表說所有都隨便用, 如果胃腸道屏障不大好的話就要小心一點, 或者長期腹瀉、有敗血病的寶寶, 又或者是新生兒在用益生菌這方面就要注意了。

具體分析:

1、孩子生病時如果服用抗生素, 那麼抗生素對體內菌群是具有消滅作用的, 然而益生菌是通過增加菌群而發揮作用的, 所以抗生素和益生菌是不可以同時服用的, 必需要隔開一段時間。

2、因為抗生素對體內菌群的消滅作用是一致的, 如果同時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增加的菌群就會馬上被抗生素給消滅了, 那就等於白吃了。

3、但是長期服用抗生素之後, 倒是可以考慮適當服用益生菌, 緩解體內菌群失調的情況。

4 寶寶飲食要以無糖少鹽為原則

寶寶的飲食應該要無糖少鹽,

Advertisiment
8個月之前不要放鹽:

1、有些家長片面追求食物的口感, 認為放了鹽的食物比較可口, 能讓寶寶多吃, 所以就早早給寶寶的食物放鹽, 這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

2、實際上, 我們國家攝鹽量大大超過了WHO的指標是每天6-12g, 這種飲食習慣是十分不科學的。

3、對於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家長們應該要摒棄了。 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貫徹無糖少鹽的飲食原則, 才是家長明智的選擇。

5 寶寶積食的三大妙招

招糾正餵養方式

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 千萬不要硬塞寶寶吃飯, 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 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 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 常訴腹痛, 令他更厭惡進食, 損傷腸胃功能。

正確的方法是少吃, 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另外,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可以跟寶寶說:“飯後可以吃一點。”

簡單推拿按摩

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食療方

1、喝健脾湯水

媽咪可經常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白術、土茯苓、雲苓、茨實、淮山(幹品)、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藥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加上魚或雞、豬骨、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在高溫多雨的天氣裡,寶寶容易暑濕相夾,則可多選用炒扁豆煲湯。

2、每週一次用穀芽、麥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給寶寶喝。

注意:寶寶在喝山楂水的那一兩天,儘量少吃肉類。

特別提醒:少喝冷飲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冷飲、冷食,然而,冷飲、冷食最傷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虛寒、脾胃不和。喜歡冷食冷飲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時間長了,日見消瘦,可造成發育遲緩。

》》》》相關文章推薦:寶寶經常積食怎麼調理

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另外,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可以跟寶寶說:“飯後可以吃一點。”

簡單推拿按摩

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食療方

1、喝健脾湯水

媽咪可經常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白術、土茯苓、雲苓、茨實、淮山(幹品)、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藥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加上魚或雞、豬骨、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在高溫多雨的天氣裡,寶寶容易暑濕相夾,則可多選用炒扁豆煲湯。

2、每週一次用穀芽、麥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給寶寶喝。

注意:寶寶在喝山楂水的那一兩天,儘量少吃肉類。

特別提醒:少喝冷飲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冷飲、冷食,然而,冷飲、冷食最傷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虛寒、脾胃不和。喜歡冷食冷飲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時間長了,日見消瘦,可造成發育遲緩。

》》》》相關文章推薦:寶寶經常積食怎麼調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