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積食需要抗菌嗎

積食, 其處理原則首先是“減負”, 減輕腸道負擔, 不再食用普通食物, 可以給予流質的牛奶、豆漿, 或者半流質的粥、米粉等, 不刺激腸道.又保證寶寶的營養供應。

第二, 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補液。 一般只要是稀便或者水樣便, 都應該考慮ORS補液, 可以採用我們在補液專節裡推薦的少量補液的方法。 若有嘔吐, 參見下文。

第三, 處理嘔吐症狀。 積食在1~3歲的寶寶, 嘔吐常常先於所有症狀出現。 我記得我們說過, 嘔吐是一種比較模糊的症狀, 可以在各種疾病中出現。 但積食的嘔吐比較典型, 首先有過量飲食或者食入難消化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或者睡覺著涼等“病史”, 且嘔吐物中常有“滯留”的食物。 將食物吐出後, 這種嘔吐一般會停止, 極少出現嘔出物僅為胃液、腸液。

我們應該知道, 這種嘔吐是機體排出“滯留物”的保護性反應, 所以不應該進行主動的止吐, 無需服用止吐藥物。

若出現因為嘔吐無法服藥、服用ORS的情況, 應該是“保護反應”的餘波, 或者是滯留物尚未清除。 一般這時還未發生發熱和腹瀉, 可以稍待觀察, 一般發熱或者腹瀉出現後, 嘔吐反應會自行停止。 若嘔吐繼續, 應該送醫, 判別是否有較重的其他病變。

由於積食的嘔吐和腹瀉並不同時, 所以腹瀉開始後只要沒有嚴重的嘔吐, 即可開始ORS補液。

第四, 處理發熱症狀, 一般控制過度的發熱即可。

Advertisiment

第五, 處理腹瀉症症狀。 一般可以採用吸附劑, 既可吸附一些“搗亂”的細菌, 亦可減輕腹瀉症狀, 促進腸黏膜儘快恢復。

第六, 根據醫療條件, 可以補鋅。

第七, 恢復期。 腹瀉停止、大便成形後, 亦需注意腸道功能的保護, 防止在這個“易感期”再次出現問題。 這個階段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會有作用, 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選用。

我們的處理原則裡沒有講到使用抗生素, 我們也多次說過, 一般不嚴重的腹瀉, 和沒有明顯中毒症狀、沒有典型細菌感染症狀的腹瀉, 都不應該使用抗生素。

只有積食的典型症狀, 即便水樣便較多, 有脫水, 亦不應該主動使用抗生素, 而是“對症”處理, 待腸道內菌群恢復——此時主動使用抗生素, 往往會使細菌大量裂解釋放出內毒素,

Advertisiment
反而加重病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