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了, 身為父母會焦急萬分, 一邊不停地在腦海裡假設著各種最壞可能, 一邊開始計畫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穿梭於醫院與公司之間, 同時還要應付因照顧生病的寶寶徹夜未眠而帶來的筋疲力盡和內心的糾結。 毫無疑問, 寶寶生病對於所有家庭來說都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件。 不過, 在接下來的文字中, 我們會告訴家長何時該送寶寶去掛急診, 以及在急診室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媽媽, 我肚子疼。 爸爸, 我覺得不舒服!如果在某個星期日的早上6點半家長突然聽到這樣的話語, 想必接下來的事情一定會讓家長手忙腳亂。
Advertisiment
1 醫保卡、現金、手機、銀行卡, 嬰幼兒健康手冊(病歷), 以往各項檢查的結果。
2 如寶寶因腹瀉來院就診, 最好帶一份新鮮大便(1小時內)來, 以縮短等待就診的時間。
3 保暖用品, 比如毯子、小外套和換洗衣物2~3套, 以備嘔吐、腹瀉及時更換。
4 清潔用品, 比如紗布、毛巾、濕紙巾和麵巾紙。
5 寶寶玩具, 比如抱抱熊等, 可以轉移寶寶注意力。
6 帶一瓶溫的白開水, 以備臨時服藥或隨時補充水分之需。
急診預備戰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 隨著育兒經驗的累積, 即使遭遇突發情況, 多數家長也能冷靜應對。 可一旦出現以下情況, 最好立即帶寶寶前往醫院急診科。
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哭鬧, 與平時哭鬧不同,
Advertisiment
劇烈嘔吐導致無法正常進食, 呈噴射性嘔吐或吐出咖啡樣或血樣物質, 同時伴有頭痛、嗜睡、發燒等;
肚子摸上去僵硬, 拒絕按壓腹部, 並伴有劇烈疼痛;
尿液為紅色或者便便中有大量血絲;
出現呼吸障礙, 例如呼吸困難、嘴唇青紫等;
心跳每分鐘超過100次, 2歲以下的寶寶每分鐘超過140次;
骨頭或關節受傷、腫脹、局部變形, 活動時疼痛加劇;
臉部、手腳、生☆禁☆殖☆禁☆器被燒傷;
溺水超過幾秒鐘;
身上出現深的、大的裂口, 或傷口在臉、手、生☆禁☆殖☆禁☆器等部位且出血不止;
存在可能的中毒跡象, 或是已知寶寶吞咽下某種有毒物質;
頭部受傷後出現昏迷。
急診路上的準備工作一旦決定送寶寶去掛急診, 下面這些工作需要家長提前計畫好:
Advertisiment
1 充分瞭解家、公司附近的醫院情況, 包括急救站電話、急診科電話、線路圖等, 遇到意外, 可以第一時間趕往醫院。
2 將寶寶的健康檔案手冊保存完整, 方便醫生儘快得知寶寶以往的健康狀況, 如懷疑誤食應帶上誤食的包裝和殘留物、嘔吐物。
急診室須知弄清急診室的各項流程, 可以減少在各種排隊大軍中焦急等待。
24小時急診專線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都配有24小時急診專線, 是否要送寶寶去往醫院, 不妨諮詢一下相關醫護人員, 將寶寶的症狀盡可能詳細地告知對方, 請他們幫忙判斷有無掛急診的必要性、若寶寶情況特別嚴重, 可請醫院做好相應的接診準備, 同時聯繫去往醫院的交通工具。
各項檢查的必經流程為了進一步判斷寶寶的患病情況,
Advertisiment
對於一些特殊疾病, 急診無法處理時, 會進行轉院。 這是由於寶寶的疾病需要設備更齊全的檢驗儀器, 甚至專科專家的會診, 醫院會做好相應的轉科、轉院安排。
急診醫生的綜合服務急診室設立的初衷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幫助患者消除或減輕痛楚, 給出相應的治療措施。 急診醫生一般具備最基本的搶救專業知識,
Advertisiment
充分溝通治療方案
醫生給寶寶做檢查時會詢問相關資訊, 如寶寶發病的時間、症狀、近期出入場所等。 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 將已知資訊如實相告。 但在離院之前, 務必確認以下問題:
a 寶寶生病的原因, 比如是細菌性☆禁☆感冒還是病毒性☆禁☆感冒?
b 接下來可能遇到哪些症狀, 回家後家長需要做哪些事情?
c 此次治療何時會生效以及是否需要複診?
d 病症具有傳染性時, 隔離期多久?
e 今後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服藥注意事項
醫生在確診之後, 會開出一些藥物進行治療。 家長在拿到藥物後, 首先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並可參考以下問題與醫生再次溝通:
a 如果服藥後仍不見效,需等多久再次到醫院就診?
b 藥物能否與食物(例如奶粉)一同服下?如果不可以的話,建議飯前或飯後多久服藥?
c 如果寶寶在服藥後嘔吐了,還需要再補服一劑嗎?
若寶寶的病症比較特殊,家長最好帶寶寶直接去兒童專科醫院或者設有兒科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就診。就診時,最好由兩位家屬陪伴左右,以便其中一位元可全程陪護,讓寶寶多一份安全感。
並可參考以下問題與醫生再次溝通:a 如果服藥後仍不見效,需等多久再次到醫院就診?
b 藥物能否與食物(例如奶粉)一同服下?如果不可以的話,建議飯前或飯後多久服藥?
c 如果寶寶在服藥後嘔吐了,還需要再補服一劑嗎?
若寶寶的病症比較特殊,家長最好帶寶寶直接去兒童專科醫院或者設有兒科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就診。就診時,最好由兩位家屬陪伴左右,以便其中一位元可全程陪護,讓寶寶多一份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