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紅屁股怎麼辦?

寶寶的屁股怎麼會著火呢?你肯定感到奇怪吧。 還別不信, 一旦寶寶嬌嫩的小屁股出現了問題, 基本都是紅通通的, 而最常見的就是尿布疹, 它是嬰兒臀部的一種炎症, 表現為臀紅、皮膚上有紅色的斑點狀疹子, 甚至潰爛流水。 你看, 這不就是像著了火一樣嗎?

屁股“著火”2大原因

尿布疹大多發生在周歲以內的嬰兒身上, 通常在7~9個月時最厲害。 因為嬰兒在這一時期開始進食的食物種類逐漸增多, 排出的尿便對臀部皮膚的刺激性增大, 尤其在腹瀉或排出的便在尿布中過夜、嬰兒或哺乳期母親使用抗生素時,

Advertisiment
尿布疹發作的幾率更大。

1、尿布感染

已經便過的尿布如果沒有及時更換, 小便時尿液的濕氣以及由尿液生成的氨水會刺激皮膚, 使得皮膚發紅。 大便中的消化酶對皮膚也有損傷, 損傷後的皮膚容易滋生白色黴珠菌等黴菌,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 就不僅僅是屁股發紅, 可能同時還會腫脹, 嚴重的話, 皮膚會感到針刺般的疼痛。 由白色黴珠菌引發的感染, 更容易在胯下、性☆禁☆器官、肚臍等處發生。

2、飲食習慣

並不是說某些食品會直接引發尿布疹, 而是指食品的某些特性, 會導致大小表更容易誘發尿布疹。 比如過多食用某些水果, 大小便的酸性更強, 對屁股的刺激更大。 有時沖洗不淨的尿布也容易誘發尿布疹, 比如尿布上殘留的洗滌劑、漂白劑等成分,

Advertisiment
都會刺激皮膚引發炎症。

【TIPS:別把小兒肛瘺當成尿布疹】

如果寶寶肛門周邊只是持續起膿瘡, 那就未必是尿布疹。 尿布疹僅僅指屁股出現紅通通的、發脹的情況。 如果肛門旁邊起膿瘡、去除膿液後仍然繼續化膿, 那就極有可能是皮膚潰爛、肉深陷下去的小兒肛瘺。

需要注意的是, 小兒肛瘺在出生後6個月內的發生率最高, 所以, 在便後要趕緊用溫水把寶寶的肛門洗乾淨, 這是最主要的預防辦法。 一旦出現小兒肛瘺的症狀, 即便很輕微, 也要趕緊就醫治療。

四大對策預防“著火”

1、注意觀察

寶寶出生兩個月時就會用哭聲表示“想要尿尿”的意思, 等再大一點兒, 他們就會用動作來提醒大人。 如果寶寶的信號沒有得到回應,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這種反應就會消失, 結果寶寶只要有便意, 就隨時“方便”, 惹來很多麻煩不說, 甚至還會影響日後的心理發育。

所以, 及時察覺寶寶的排便信號很重要。 比如在喂完奶半小時、寶寶睡覺前

後定時把尿, 並注意寶寶是否在睡夢中突然扭動身體、在玩耍時是否突然發呆等。

2、勤加清洗

每次排尿排便後, 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臀部, 並搽上薄薄的潤膚油, 或用濕棉球蘸取具有清潔作用的潤膚露, 從前向後擦拭乾淨。 但是, 也不可過度清洗和擦拭臀部, 以免損傷皮膚。 最好不要撲粉, 撲粉結成塊, 反而刺激寶寶的皮膚。

3、及時更換

平時給寶寶換紙尿褲、洗尿布一定要及時, 這是預防尿布疹的絕佳辦法。

Advertisiment
出生之後最初的幾個月裡, 寶寶每天更換紙尿褲的次數可能達到10次之多。 每次為寶寶清洗臀部後, 要及時換上乾淨的紙尿褲或布尿片。 需要注意的是, 要為寶寶購買品質可靠的布尿片或紙尿褲, 如果品質不能保證, 那麼即使換得勤, 也還是有可能誘發尿布疹。

4、適當處理

如果寶寶臀部發紅, 那就可能已經患上了尿布疹, 更是需要勤換尿布, 並在每次換尿布時用清水清洗尿布墊過的皮膚。 然後輕輕吸幹臀部皮膚上的水分, 不要擦乾, 讓該部位充分風乾。 可在皮疹部位塗上一層防護膏或霜(含有礦脂或氧化鋅), 形成皮膚的一道屏障, 緩解皮膚的過分潮濕, 下次換尿布時, 無需除去這層膏或霜。 要記住, 動作要輕柔, 一旦用力,

Advertisiment
就有可能加對重皮膚的損害。

【TIPS:你會正確地洗尿布嗎?】

尿布洗滌的關鍵不在於怎麼洗, 而在於怎麼洗乾淨。 在洗滌尿布時, 要使用一定量的洗滌劑, 浸泡時不要用洗滌劑, 直接泡到鹽水或者清水中。 用鹽水不僅能去污垢, 還能讓衣服潔白。 如果想洗得更白, 可以放一塊檸檬到水中一起浸泡, 或者最後滴幾滴食醋。 食醋可以中和洗滌成分, 預防尿布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