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紅色胎記是新生兒血管瘤?孕期如何預防胎兒血管瘤?

你的寶寶身上有胎記嗎?寶寶身上有胎記很常見, 小胎記往往被忽略, 大一點的胎記在特殊位置上的, 有時還會被人賦予特殊的含義。 胎記一般是黑灰色居多, 偶爾也能見到紅色胎記的寶寶, 這是怎麼回事?新生兒科醫生告誡:紅色的胎記很可能就是新生兒血管瘤, 媽媽要特別注意。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血管瘤是小兒常見病, 是先天性血管畸型, 由殘餘胚胎血管形成的良性腫瘤, 它的種類有很多, 不能一概而論。 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四種類型:

1、鮮紅斑痣, 又稱火焰色痣、毛細血管擴張痣及葡萄酒色痣等。 這種情況是因為先天性毛細血管壁薄弱, 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所致。

症狀: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出現, 表現為-個或數個境界清楚的淡紫紅色、淡紫色和紅色的斑塊;大小不等, 不高出皮膚, 壓之易褪色, 常哭鬧、用力或洗澡遇熱時顏色加深。 好發生於前額、鼻樑、頸後、後枕部頭皮和兩眉之間等部位。

Advertisiment
多為單側, 偶可見雙側, 有時可累及粘膜。 發生於前額、鼻樑、眉間及後枕部的鮮紅斑痣, 多在2歲前幾乎全部可自行消退, 不留痕跡, 不需要治療;較大、較廣泛的常終身持續存在。 其表面粗糙, 可呈疣狀或結節狀。 鮮紅斑痣雖多可消退, 但並不都能自行消退。

2、草莓狀血管瘤, 又稱毛細血管瘤或單純血管瘤。 一般於生後1個月左右出現。 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 1-2歲內長到最大限度而逐漸緩慢消退。 消退開始時顏色變暗, 中央出現大小不等色素減退和淡灰色斑點, 逐漸擴大。 損害逐漸變薄, 變平, 最終完全或大部分變成萎縮疤痕。 皮膚損害以單發者多見, 為圓形、半球形、分葉或不規則形狀的、高出皮面的良性斑塊。

Advertisiment

症狀:大小不一, 可從米粒大小到草莓大小, 少數甚至可覆蓋一側或整個肢體。 其邊界清楚, 質地柔軟, 呈紅色、紫紅色, 壓之可退色。 如損害廣泛, 損害的深部或毛細血管瘤底部, 有時可合併海綿狀血管瘤, 這種血管瘤又稱混合型血管瘤。

3、海綿狀血管瘤。 生後或生後不久發生, 也有於1歲後才發病的。

症狀:損害一般較大, 緩慢增長, 好發於頭皮和面部, 常常累及口腔、咽頰粘膜處;呈圓形、扁平或不規則形狀, 為大小不等的、柔軟的、高出皮面的隆起腫物, 擠壓後可縮小, 有彈性。 此型血管瘤可發生在內臟, 如肝臟海綿狀血管瘤。 也可發生於肌肉間、骨間, 為肌間海綿狀血管瘤。 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還可合併血小板減少症及紫癜。

Advertisiment
此型血管瘤以嬰幼兒常見。 年齡越小, 出血越頻繁, 血小板越低, 越容易出血。 尤其是腦出血、呼吸困難、繼發感染等, 能危及生命。

4、混合型血管瘤。 即兩種及兩種以上血管瘤同時存在, 以其中一種類型表現為主的血管瘤。

新生兒血管瘤最佳治療時間

Advertisiment

嬰兒血管瘤的最佳治療時間是:身體健康的滿月孩子。 嬰兒血管瘤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至於手術的最佳時間, 這個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自身情況來判定。 因此, 早期的診斷尤為關鍵。 25%的血管瘤患者是無需治療會自行消退。

預防新生兒血管瘤 孕期飲食很重要

新生兒血管瘤生長迅速, 或累及重要器官, 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傾向。 所以預防寶寶血管瘤就顯得尤為重要。 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的血管疾病, 多在寶寶出生兩周內發現。 因此, 想要預防血管瘤就要從孕期做起, 多注意日常起居飲食方面的細節, 避免導致嬰兒血管瘤的各種因素。

1、准媽媽孕期不要食用含有雌性激素的藥物、食物。 有學者認為人體內雌性激素含量增多是誘發嬰兒血管瘤的原因之一。

2、剛出生嬰兒可以考慮先不進行母乳餵養,這也是避免嬰兒體內雌性激素增加的考慮因素,對混合型血管瘤的預防有幫助。

3、還要注意嬰兒營養均衡搭配,嬰兒營養均衡搭配有利於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寶寶少患疾病。

4、孕期婦女少吃辛辣冷涼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胚胎,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根據研究發現刺激性食物能刺激胚胎的發育,有可能使嬰兒血管等組織異常或畸形發育。

新生兒科醫生表示,很多新媽媽育兒經驗不足,建議媽媽們參見一些親子育兒活動,學習育兒知識。

2、剛出生嬰兒可以考慮先不進行母乳餵養,這也是避免嬰兒體內雌性激素增加的考慮因素,對混合型血管瘤的預防有幫助。

3、還要注意嬰兒營養均衡搭配,嬰兒營養均衡搭配有利於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寶寶少患疾病。

4、孕期婦女少吃辛辣冷涼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胚胎,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根據研究發現刺激性食物能刺激胚胎的發育,有可能使嬰兒血管等組織異常或畸形發育。

新生兒科醫生表示,很多新媽媽育兒經驗不足,建議媽媽們參見一些親子育兒活動,學習育兒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