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你, 我我我, 小小小氣球、媽媽去去哪了……”你有沒有發現, 好好的孩子竟然結巴了, 其實寶寶口吃也有真假,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解讀:
你家寶寶突然口吃了?
別說, 遇到同樣問題的媽媽還真不在少數。 尤其兩歲多的寶寶, 原來說話說的好好的, 突然就磕磕巴巴、表達困難。
這下媽媽們可急壞了, 寶寶以後不會變成個“小結巴”吧?要解決問題, 我們得先來找找原因, 這一階段的寶寶為什麼會容易口吃呢?什麼是“真”口吃, 什麼是“假”口吃呢?
寶寶為什麼突然“口吃”了呢?
其實口吃在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 幾乎會降臨在50%以上的孩子身上(症狀有輕有重,
Advertisiment
1.思維發展快, 語言跟不上
寶寶想說一個事, 可腦袋裡的詞彙一時找不到, 在“尋找詞彙”的過程中, 常常會在自己沒有發覺的情況下, 重複很多遍已經說過的詞。 其實是語言跟不上想法的表現。 隨著寶寶語言能力進步, 這種口吃的表現就會逐漸消失啦~
2.其他原因
這個階段模仿是寶寶的天性, 他有可能是模仿口吃者講話覺得有趣;也有可能是父母總是矯枉過正, 之前寶寶一說錯話家長就指出來, 寶寶心理壓力太大會更加說不好。
對於這種假“口吃”,
Advertisiment
平時可以陪寶寶進行一些輕鬆有效的對話練習, 比如角色扮演、讀故事、唱兒歌。 多說話可以鍛煉語言能力, “假”口吃也就會儘快拜拜啦!
“真”口吃警戒線要注意
雖然絕大部分口吃是孩子能力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但兒童早期的口吃症狀持續時間越長, 就越難讓我們改變大腦的連接, 一時結巴就會成為慢性問題, 口吃的苦惱會困擾孩子終身。
哪些表現能說明寶寶可能是“真”口吃?
·說話時, 寶寶明顯非常努力想說, 但說不出來, 或者身體肌肉非常緊張;
·說話困難時,
Advertisiment
·說話停頓久, 聲帶振動卻沒有聲音;
·家族有口吃史。
·寶寶口吃已經成為慣常性現象, 並持續5個月以上。
如果寶寶有以上表現, 或者家長懷疑寶寶不是生理性口吃, 最好儘早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以儘快矯正。
生理性口吃, 是發育的正常情況, 會自然消失的。 所以對於我們寶媽寶爸, 最要緊的是應該盡可能早地識別寶寶是否“異常口吃”, 平時也要讓寶寶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