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經常生病家長需注意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人體的衛士, 每天都打擊入侵的“敵人”。 但是免疫系統不是天生完善的, 是逐漸建立起來的。 在醫學上, 有人把6歲以前的寶寶稱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狀態”, 所以這就是寶寶們為什麼相對成人來說更容易生病的一個原因。

生長和患病合稱為長病。 孩子長病, 最痛苦的往往不是孩子, 而是孩子的親屬。 患兒親屬的痛苦, 可表現為焦慮、恐懼、無助、偏執、任性、過激行為等等。

寶寶經常生病家長需注意

其實孩子長一次病就長一次抵抗力, 長一次病就長一次心眼, 長一次病就長一次身體。

Advertisiment
有一次病也不生就長大了的人嗎?看病易鬱悶, 看長則開心!長與病一起看就歸於平靜。 患兒親屬對孩子長病的反應採取理解與同情的態度, 給予適當的安慰與幫助;長病有一個過程, 時不可違, 患兒親屬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因病而出現一些退縮行為的康復由孩子來完成, 患兒親屬不要揠苗助長。

人的生命過程, 可分為健康、亞健康、疾病三種狀態。 生命的和諧狀態就是健康。 健康的標準因年齡、性別、民族等等而異。 診斷不應僅僅是找疾病, 還得找人體自身抗病能力的積極因素。 健康要維護, 亞健康要調理, 疾病則防重於治。

有些疾病可自愈, 有些疾病可治癒, 有的疾病醫學不能治癒。 關鍵在於分清治與不治, 可治與不可治,

Advertisiment
能治與不能治。

疾病可自愈, 如嬰幼兒急疹, 就要充分發揮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 靠自身的抗病能力恢復健康, 這是最基本的方法!

疾病可治癒, 則適時恰當地治療和護理可以扶助正氣, 補偏救弊。 三分治七分養, 可起到醫藥技術所達不到的治療效果。

疾病如果醫學不能治癒, 無論是選擇告知實情, 還是對其隱瞞實情, 孩子都必須學會承受, 必須學會面對, 必須學會堅強。

醫乃仁術, 醫術有限, 仁愛無邊。 中醫學追求的是執中致和, 勿太過、勿不及, 目的是實現生態和諧——— 人體自身精、氣、神、形的和諧, 人與社會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

小編總結:每一個寶寶生病, 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症狀, 比如食欲, 比如睡眠, 比如情緒等等, 爸媽細心觀察,

Advertisiment
用心留意, 就能夠在寶寶患病的最初階段就給予發現, 從而及時為寶寶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