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練習走路 螃蟹車幫倒忙

一、嬰幼兒具備能力說明 1、開始走路年紀

嬰幼兒大約長到10~15個月時, 就差不多要進入學習走路的階段了。 可以走路, 代表小寶寶的身體, 已經擁有了相當足夠的條件, 好應付走路這個動作。

2、四肢運用自在

小寶貝已經能夠自主握拳, 且輕易自如利用手指頭及腳趾頭;另外, 腿部的肌肉力道也可支援自身體重;更可以靈活轉移身體各位置重心, 隨意使用四肢關節。

二、學步注意事項說明點 1、偶爾墊腳尖走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準備學走路時, 家長就要在一旁引導並注意安全。

此階段的寶寶, 有時會出現間歇性的墊腳尖走路, 屬於正常現象, 但如若經常墊腳尖, 最好能給醫生診治, 瞭解是否由於腳踝的肌腱過於緊繃, 或者腦部神經的生長異常所造成。

2、父母簡單測試

如果小寶寶不斷墊腳尖, 建議要檢查踝關節的角度有無受限或者太緊。 簡易斷定的辦法, 是讓寶寶平躺放輕鬆,

Advertisiment
家長嘗試以手輕推孩子的踝關節, 假如感覺緊緊的推不太動, 就可能出了問題。

3、螃蟹車無幫助

不少家長會給小孩坐螃蟹車, 以為這樣能夠幫忙寶寶學習站立與走路, 但這此為錯誤的觀念, 螃蟹車沒以辦法使孩子學會站立、走路等相關能力。

4、反而總愛墊腳

小朋友坐在螃蟹車內, 略略以腳尖蹬一下即可滑很遠, 久了反倒讓孩子習慣墊腳尖;又加以孩子坐于裡面, 在滑行的過程中, 最多是撞及螃蟹車的周邊, 也使小孩很難瞭解何為安全與不安全的空間。

5、危險問題增加

除此之外, 若是寶寶的力量無拿捏完全, 易導致螃蟹車翻覆或撞到物品, 反而助長危機, 而且還可能會讓小朋友學走的時間延緩。 因此, 並不建議給孩子坐螃蟹車。

Advertisiment

6、別讓小孩跪坐

此階段的孩子, 常走一走就會坐下來, 父母要留心寶寶是否以W型坐姿呈現, 尤其是韌帶較松、彈性較低的小孩喜愛這樣坐, 要隨時小心且幫忙矯正, 可將其兩腳輕柔拉出來向前擺正。

此外, 對於髖關節不穩定的幼兒, W型坐姿容易造成脫位情況。

三、家長輔助相關要點法 1、維持安全環境

早期訓練寶寶側走時, 要讓其攙扶著堅固的家俱慢慢走, 父母務必要留意周遭環境, 因為孩子有可能于練習側走時, 隨意抓取桌上的物品。

2、挑選學步鞋款

如果小朋友走得相當穩當, 家長能幫忙小孩選擇適宜學習走路的鞋子。 建議以硬底以及腳踝包覆性較佳的鞋款為主;不建議給寶寶穿著涼鞋或者拖鞋。

Advertisiment

3、腳踝支撐程度

因為此階段的小寶寶, 腳踝的支撐力道和穩定度尚未完全, 腳踝包覆性高的鞋款, 對寶寶走路的穩定性有加成功效;此外, 要挑選硬底而非軟底的鞋, 較軟底的鞋子會使寶寶走得較為辛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