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總愛打人,如何糾正?

“我家孩子特別愛打人, 從會走就會打人, 怎麼說都沒用”;“我家孩子脾氣大, 愛打人, 特別難管教, 怎麼辦呢?”;我們打他罵他誇他……什麼方法都試過了, 他就是喜歡打人怎麼辦呀?”很多家長都提出過這種問題, 他們也嘗試了很多方法來制止孩子的打人行為, 但都收效甚微。 那麼孩子是真的愛“打人”嗎?

網友順兒媽:寶寶快17個月了, 每當寶寶與家人或鄰居玩得高興時, 會突然舉起小手打人家的臉, 打得叭叭響, 躲都躲不過。

小編支招:寶寶過了1歲, 在語言發育過程中, 有一個階段會發出“噠、噠、噠”類似“打”的發音, 並且手上有拍打的動作,

Advertisiment
這是寶寶語言發育必經的一個過程。 此時, 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這個動作, 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 當寶寶打人時, 家長當時的態度和做法相當重要。 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打臉, 都可以直接把他們放在地上, 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 嚴肅而平和地告訴他:“爸爸媽媽、阿姨不喜歡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鐘, 講明誰也不要抱孩子, 幾次以後, 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就消減了。 另外, 反應快的家長可以設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如, 當他剛舉起手時就和他做擊掌的動作, 嘴裡可以有節奏地說“你拍一, 我拍一”, 時間長了, 孩子就會改了抬手打人的習慣, 抬起手來, 他的慣性就是要玩那個拍手遊戲!

網友亮亮媽:我家寶寶19個月了,

Advertisiment
不知為何, 出門和其他小朋友玩時總喜歡打人, 有時是有人想搶他的玩具, 他要自衛;有時是沒事也會“撩”人家。 誰都敢打, 搞得在社區遊樂場裡“名氣很大”。

小編支招:這個年齡的孩子打人, 是因為孩子想試探一下打人會引起什麼後果。 常有這樣的情形, 孩子打了同伴, 而看到同伴哭得傷心, 便也會跟著哭起來。 這個時候你就要抓住機會對他說:“看, 你把弟弟打痛了吧, 弟弟那麼傷心, 媽媽帶你去向弟弟說對不起!”若是哪次你的孩子被別人打痛了, 不能指使你的孩子“以牙還牙”、也去打別人, 而要抓住機會邊安慰邊教育他說:“痛嗎 是不是很痛這就是我上次說過的為什麼不可以打人, 你要記住!”讓孩子從自己的疼痛中親身體會到打人不好。

Advertisiment
這樣他以後就會不再去打人了。

網友飛兒媽:我的兒子3歲多了, 經常打人、咬人, 與小朋友玩時特別愛爭搶玩具, 一不注意就打小朋友或咬人家, 和我們在一起也喜歡動手打人, 批評他, 他也懂, 也承認錯誤, 保證不打人, 可要不了幾天就又忘了, 實在叫人頭痛。 我該怎麼辦?

小編支招:如果用說服的方法不見效果, 你可以採用“身體約束法”, 立即讓孩子坐下並面對著你, 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 大約1分鐘後鬆開, 並告訴孩子錯在什麼地方。 連續一星期使用這種約束法, 就能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家長絕對不要體罰孩子, 在孩子長大後誘發他“以暴抗暴”。 最好的辦法是“冷處理”--把正在任性鬧騰的寶寶放在一邊,

Advertisiment
告訴他父母很愛他, 但必須等他意識到他錯了之後再和他說話。 這樣的話只說一遍即可, 不要向寶寶過多解釋為什麼。

網友菁菁媽:孩子剛滿兩歲, 卻發現她最近越來越霸道, 只要家裡來了客人, 媽媽要分神去接待時, 她就會哭鬧, 粘著媽媽不讓她與客人談話;要是還不行, 就會跑過去打客人, 搞得媽媽都不敢讓親友到家裡來, 也不敢帶著孩子與人就餐, 這可怎麼辦?

小編支招:兩歲左右的小孩, 處於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 會很在乎媽媽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 當發現自己被冷落時, 常會產生不安的情緒, 哭鬧、摔東西、打人等異常行為便隨之出現。 有時孩子打人, 並非討厭客人, 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媽媽的注意力。

Advertisiment
為了讓媽媽轉過頭來注意她, 攻擊行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即使換來的是媽媽的一頓責駡, 但對一個兩歲的孩子而言, 可能尚無法將“打人”和“被罵”相聯繫!

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 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間的互動:讓客人聽孩子表演兒歌;觀賞她的積木城堡和塗鴉畫作……讓她感覺到, 客人的到來不但沒讓她受冷落, 還提升了她的被關注度。 同樣, 在接待客人時, 父母一定要隨時要讓孩子知道你在關注著她。 要是孩子已經去“攻擊”了客人怎麼辦?除了立即制止, 抓住她打人的那只手, 同時嚴肅地直視她的眼睛, 讓孩子明確地知道您因她的行為而生氣、難過, 目的是要孩子瞭解打人是不對的。

網友歐陽媽:我兒子現在1歲零1個月, 一般他要做我們不允許的事情時,我們就抱著他離開,每到此時他就會大哭著打抱他的人。

小編支招:平時多教寶寶學會表達。要經常和寶寶交談,讓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意願,耐心地對寶寶說:“不要急,慢慢說。”如果寶寶說話不多,就教她用手來指意,也可以對寶寶說:“你是要這個嗎?哦!媽媽明白了。”儘量使寶寶的願意望得到表達,減少她煩躁,急切的性情。

大人要嚴肅地表明態度。當寶寶打人或咬人時,大人可以抓住她的手,並嚴厲地說:“不許打人,不許咬人,有話就說。”要是寶寶仍然不停止她的行為,那就要真的發脾氣了。寶寶看到大人動了真格,是會感到害怕的,對自已的行為也會有所收斂。

網友浩浩媽:我的孩子目前是1歲8個月。最近一段時期,他經常會模仿動畫片裡的鏡頭打人、掐人,產生暴力傾向。

小編支招:因為孩子還小,認知功能發育不完全,對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電視裡出現暴力鏡頭,孩子會覺得好玩,而意識不到它有什麼不對或者危害,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動畫片裡人物言行的教育,現實生活中也發展出暴力,甚至認為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裡更是紛紛效仿,以奇形怪狀、打架鬧事為榮。因此家長有必要幫寶寶挑選內容健康的動畫片和其他電視節目,陪寶寶一起看電視,一邊講道理。

網友小霞媽:我女兒只有1歲7個月,但是她有個在我看來不能理解的行為。就是有時候有什麼事情不順她的意,她就會自己打自己。譬如說有一天,我爸爸吃檳榔,她看到就拿了一個,我爸爸就對她說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鬧,就把檳榔給了我爸爸,但是她馬上就掐自己的臉,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樣。這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小編支招:孩子的行為是受“獲益”驅使的。當她發現自己“打”自己的時候是獲益的,也就是你們會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一直保持這種行為。建議平時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她當我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應該如何表達,並且可以和她進行現場模擬,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遊戲,慢慢地她就會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現上面提到的情況,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滿足她的願望。我們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來說服家長滿足她的想法。孩子會在比較兩種做法的過程中,體會到哪種方法最有效,就會逐漸改掉這個習慣了。

網友函函媽:我的孩子跟其他小孩玩時,不如意的話就愛掐他們的臉,我試過很多方法教育她,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告訴她打人不是好孩子,她也會說也知道,打完也說再也不打了,可是毫無作用。說也說了,打也打了,也嚇唬過她,還是沒用。

小編支招:對於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後,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此外,對於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法。

一般他要做我們不允許的事情時,我們就抱著他離開,每到此時他就會大哭著打抱他的人。

小編支招:平時多教寶寶學會表達。要經常和寶寶交談,讓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意願,耐心地對寶寶說:“不要急,慢慢說。”如果寶寶說話不多,就教她用手來指意,也可以對寶寶說:“你是要這個嗎?哦!媽媽明白了。”儘量使寶寶的願意望得到表達,減少她煩躁,急切的性情。

大人要嚴肅地表明態度。當寶寶打人或咬人時,大人可以抓住她的手,並嚴厲地說:“不許打人,不許咬人,有話就說。”要是寶寶仍然不停止她的行為,那就要真的發脾氣了。寶寶看到大人動了真格,是會感到害怕的,對自已的行為也會有所收斂。

網友浩浩媽:我的孩子目前是1歲8個月。最近一段時期,他經常會模仿動畫片裡的鏡頭打人、掐人,產生暴力傾向。

小編支招:因為孩子還小,認知功能發育不完全,對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電視裡出現暴力鏡頭,孩子會覺得好玩,而意識不到它有什麼不對或者危害,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動畫片裡人物言行的教育,現實生活中也發展出暴力,甚至認為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裡更是紛紛效仿,以奇形怪狀、打架鬧事為榮。因此家長有必要幫寶寶挑選內容健康的動畫片和其他電視節目,陪寶寶一起看電視,一邊講道理。

網友小霞媽:我女兒只有1歲7個月,但是她有個在我看來不能理解的行為。就是有時候有什麼事情不順她的意,她就會自己打自己。譬如說有一天,我爸爸吃檳榔,她看到就拿了一個,我爸爸就對她說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鬧,就把檳榔給了我爸爸,但是她馬上就掐自己的臉,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樣。這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小編支招:孩子的行為是受“獲益”驅使的。當她發現自己“打”自己的時候是獲益的,也就是你們會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一直保持這種行為。建議平時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她當我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應該如何表達,並且可以和她進行現場模擬,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遊戲,慢慢地她就會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現上面提到的情況,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滿足她的願望。我們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來說服家長滿足她的想法。孩子會在比較兩種做法的過程中,體會到哪種方法最有效,就會逐漸改掉這個習慣了。

網友函函媽:我的孩子跟其他小孩玩時,不如意的話就愛掐他們的臉,我試過很多方法教育她,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告訴她打人不是好孩子,她也會說也知道,打完也說再也不打了,可是毫無作用。說也說了,打也打了,也嚇唬過她,還是沒用。

小編支招:對於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後,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此外,對於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