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在網上諮詢了一個問題:她說她最近很苦惱, 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自家寶寶變得很喜歡咬指甲, 有時候是在看電視, 有時候是在看繪本, 總是不知不覺間就把手放到嘴裡, 而且每次說的時候把手拿出來了, 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又開始吃了。 而且, 這個不僅僅是吮吸指拇, 她是把指甲的咬了很多角。
她很害怕寶寶會不會把指甲吞了。 而且, 指教上面那麼多細菌, 寶寶放在嘴裡太髒了。 所以他想要諮詢一下, 寶寶咬指甲有木有什麼危害, 怎麼才能夠改正寶寶這個壞習慣。
關於這些問題,
Advertisiment
咬指甲是個什麼鬼?
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 是指反復咬指甲的行為。 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 多見於3~6歲兒童, 男女均可發病。 多數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可自行消失, 少數頑固者可持續到成人。
孩子為什麼會咬指甲?
出現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 在生活節奏改變比如孩子入託、入學時孩子特別容易出現緊張, 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此症, 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 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 部分患兒誘因不明。
孩子表現為反復咬指甲。 輕者僅啃咬指甲, 嚴重者可將每個指甲咬壞,
Advertisiment
部分兒童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 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 症狀頑固者夜間也出現咬指甲行為。
寶寶咬指甲怎麼辦?
別讓他的手閑著
如果你知道寶寶特別可能會咬指甲的時間和地點, 比如在看電視或坐車時, 可以試著給他一些替代品;比如手指偶、捏捏球或可彎曲玩具讓他的手別閑下來。 把他的手指甲剪短, 讓他沒有什麼可咬的。
順其自然
除了給寶寶玩具玩以外, 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完全忽略他的行為。 咬指甲完全是寶寶下意識的習慣, 就是說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咬指甲, 直到你提醒他注意, 所以嘮叨或懲罰都是沒有用的。
Advertisiment
跟他說你覺得咬指甲多粗魯, 可能只會讓他糊塗, 並促使他更想咬指甲,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在逆反期, 你讓他做什麼都會引出強烈的“不”的反應, 他可能會因為你強迫他停止而變本加厲地去咬。
你可以在他手上抹一些蒜或醋, 但是在這個年齡段, 把這些東西塗到他指甲上, 似乎是不公平的懲罰。 等他大了, 自己就可能想要停止這個習慣時, 再這樣做作為提醒會更有幫助。
去醫院檢查
在某些情況下, 寶寶咬指甲, 特別是如果伴隨著其他緊張行為, 是不安的表現。 比如, 如果你的孩子咬指甲咬得很凶, 以至於撕裂了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 或者嚼指甲並有其他自我傷害的行為, 如揪自己的頭髮, 你就要帶他去醫院就診。
Advertisiment
寶寶愛咬指甲有什麼危害?
經常咬指甲稱咬指甲癖, 是一種經常性、不能自控的動作, 是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一種常見的口癮。 其原因主要與緊張和憂慮有關。 表現為病人要咬哪個指甲是無選擇性的, 被咬過的指甲常變得短而參差不齊。
因反復地咬指甲, 損傷手指的表皮, 使指甲游離緣變得粗糙, 指甲緣的四周出血和指甲畸形, 甚至發生甲溝炎、甲周炎等。
此外, 啃指甲會使細菌通過口腔進入體內, 情況嚴重者還會引起鉛中毒。 因環境中的鉛會潛藏在指甲裡, 最終積聚在指甲蓋中。
經常啃指甲, 鉛會隨著唾液進入消化系統, 進入血液, 兒童體內有少量這樣的毒素, 就會影響其身體和智力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俄羅斯科學家指出, 鉛特別易於積聚在指甲中。 兒童好奇心強, 喜歡用手去觸摸各種物品, 而且一般有“手——口接觸(吮吸)”頻繁的行為特點, 這就給鉛進入體內創造了條件。
由於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許多器官的功能都不完善, 大腦的發育尚未完成, “血——腦屏障”不能阻止鉛離子進入大腦。 低量、長期的鉛接觸會造成鉛在體內積累。 研究表明, 過量的鉛接觸會造成神經元能量代謝降低, 使兒童, 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神經發育指數達不到應有的標準, 造成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下降, 影響智力發展, 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
這下, 爸爸媽媽知道了吧, 如果長期寶寶養成了咬指甲的習慣, 不僅僅危害寶寶的健康, 對寶寶的智商發育等等都是有嚴重影響的哦~~~
對寶寶的智商發育等等都是有嚴重影響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