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為什麼容易缺鐵?
缺鐵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營養問題, 特別是嬰幼兒, 生長發育快, 對鐵的需求量大, 而飲食結構卻相對單一, 容易出現鐵供不應求的現象。 鐵的來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胎兒時期從母體獲取的儲備鐵, 二是從出生後的食物中獲取。
寶寶一出生便擁有媽媽贈予的儲鐵糧倉, 但即使是孕期營養狀況良好的母親提供的儲備鐵也只能滿足寶寶生後4~6個月的需要。 6個月以後, 來自母體的儲備鐵已消耗殆盡, 以乳類為主的飲食結構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量,
Advertisiment
缺鐵會導致寶寶貧血、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活動量減少、生長發育緩慢。 特別是嬰兒期, 長期缺鐵不予糾正會造成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 導致寶寶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減退, 智力低下。
如何預防嬰兒期缺鐵?
既然缺鐵對寶寶身體的危害如此之大, 那麼如何預防?最重要就是把好餵養關。
1、儘量母乳餵養
鼓勵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 最好延至12個月, 也可以吃到2歲。 雖然母乳中鐵的含量比配方奶中要少, 但是母乳中鐵的吸收率高(50%), 是牛乳(10%)的5倍, 所以提倡母乳餵養。 媽媽在孕後期及哺乳期都應多食富含鐵的食物, 如果發現自己貧血要及時就醫治療, 不然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對鐵的攝入。
Advertisiment
2、及時添加強化鐵的輔食
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對預防嬰兒缺鐵至關重要。 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4~6個月後, 需要陸續添加強化鐵的米粉、肉泥、動物肝泥、動物血泥、魚泥等含鐵豐富的食物。
長久以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認為菠菜、蛋黃是補鐵的良品, 其實是個誤區, 你就算把寶寶喂成大力水手, 也難以糾正缺鐵的現狀。 下面咱們一起來認識下真正補鐵的食品。
食物中的鐵分兩大類: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主要來自肉類、魚類、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食品, 它的吸收率高(10%-25%), 而且在腸道的吸收不容易受其他食物成分的影響, 所以是補鐵的首選。 非血紅素鐵主要來自大米、小麥、豆類等植物性食物,
Advertisiment
菠菜、蛋黃中的鐵都是非血紅素鐵, 吸收率低, 而且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 會影響鐵的吸收。 不誇張的說, 十幾斤菠菜的補鐵效果才抵得上50g豬肝。
此外, 膳食中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 如吃補鐵食物的同時搭配點新鮮蔬菜和水果, 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口服鐵劑
如果家長懷疑寶寶有缺鐵的症狀, 建議去醫院查血常規進一步明確有無貧血。 如確診缺鐵性貧血, 應口服鐵劑治療。 WHO對兒童貧血的診斷標準為:出生10天以內的新生兒Hb(血紅蛋白) 此外, 對於早產兒、出生體重比較低的寶寶(小於2500g)、雙胞胎,
Advertisiment
市場上的鐵劑種類繁多, 歸納起來分為兩大類:二價鐵和三價鐵, 二價鐵更容易吸收, 常用的二價鐵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醫生會根據寶寶的缺鐵程度及體重計算出補鐵的劑量。
口服鐵劑治療需要注意什麼?
1)鐵劑對寶寶的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 有的寶寶服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 把鐵劑安排在兩餐之間服用可以減輕寶寶的胃腸道反應。
2)口服鐵劑的同時, 服用維生素C或者食用富含維C的蔬菜水果可以促進鐵劑的吸收。
Advertisiment
3)口服鐵劑期間, 寶寶的大便可能會有點發黑, 那是正常現象, 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一旦停藥大便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鐵劑還容易使寶寶的牙齒染上黑色, 每次服完鐵劑後, 最好讓寶寶漱口。 對於年幼的寶寶, 可以在喂完藥後, 再喂點水, 或者用乾淨的軟紗布清潔寶寶的牙齒。
4)當缺鐵或者貧血症狀改善後, 不要馬上停藥, 仍需繼續服用鐵劑2個月左右, 以保障寶寶體內有充足的鐵儲備量。
總之, 科學的餵養, 合理的飲食搭配, 良好的飲食習慣, 可降低寶寶缺鐵的發生率。 3歲以內的寶寶定期到保健科體檢, 有助於醫生早期發現缺鐵症狀。 寶寶一旦被確診患有缺鐵性貧血, 除了積極食補, 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口服鐵劑治療。
參考:
《兒童保健學》(第四版)主編:劉湘雲、陳榮華、趙正言
《兒童保健學》主編:古桂雄、戴耀華
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口服鐵劑治療。
參考:
《兒童保健學》(第四版)主編:劉湘雲、陳榮華、趙正言
《兒童保健學》主編:古桂雄、戴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