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老愛生病?你真的幫他打造好免疫力了嗎?

這幾天, 媽媽們在討論母乳餵養的特別多, 除了分享母乳路上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外, 還有一些關於母乳餵養的疑問和困惑。

比如媽媽小愛說, 因為堅信母乳餵養能增強孩子免疫力, 她在家人的反對聲中堅持母乳了19個月。 但孩子一歲之後還是時不時感冒發燒生點小病。 婆婆一說就是“你不說母乳餵養的孩子不生病嗎?怎麼孩子還是老生病, 也沒見他免疫力強到哪兒去?”搞得小愛總是自責是不是自己的身體不好, 才沒能給孩子更好的母乳營養?

其實, 不止小愛, 很多母乳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困境:孩子不吃飯了怪母乳,

Advertisiment
孩子睡覺不踏實了怪母乳, 孩子體重增長慢了怪母乳, 孩子生病了還怪母乳。 新手媽媽們本來就容易焦慮, 餵奶喂得快要累瘋掉的時候還被花樣指責, 心情可想而知, 低落、自責、糾結、反思……簡直要開始懷疑人生!

我想說, 母乳媽媽們, 不用懷疑, 你們絕對是好樣的!母乳中確實含有大量免疫物質, 能説明孩子抵抗病毒入侵, 可以說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免疫屏障。 然而, 不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就一定不生病, 也不是生病的孩子就一定免疫力弱, 因為免疫力是個更大更複雜的命題。 生病賴母乳, 這鍋母乳可不背!

少生病≠免疫力強

簡單來說, 你可以把免疫力理解為人體免疫系統抵抗病毒和細菌入侵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如果用軍隊來形容孩子體內的免疫系統, 那麼病毒和細菌是入侵者, 而身體就是戰場。

其實, 孩子體內的免疫之戰一刻都沒有停息過。 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是無菌的, 孩子每時每刻都會與各種病毒細菌正面遭遇。

絕大多數時候, 我們察覺不到這些戰爭。 因為這些時候護衛孩子的軍隊佔據了絕對優勢, 悄無聲息就把入侵者幹掉了, 速戰速決。 而有的時候, 軍隊遇到了強勁的敵人, 或是軍隊自身力量不夠強大, 戰爭會轉向拉鋸戰、持久戰, 孩子就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發燒等症狀。 這時, 我們才會知道:哦, 孩子生病了。

為什麼我會用軍隊來形容免疫系統?因為他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 那就是他們都得靠不斷實戰,

Advertisiment
不斷打贏攻堅戰, 才會越來越強大。

每一次生病, 孩子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後就會記錄下來, 當同類病菌再度入侵時, 免疫系統殺敵就會輕車熟路。 所以孩子生一些小病, 並不是壞事, 反而是免疫力不斷增強的過程。

而判斷一個孩子免疫力強弱, 也不能單看生不生病, 或生病次數的多少。 有的孩子很久不生病, 但一病就病很久, 萎靡不振。 有的孩子相對生病次數多一點, 但每次都很快恢復生龍活虎。 你說是誰的免疫力強?

誰破壞了孩子的免疫力?

或許你會問, 既然免疫之戰是孩子體內看不見的戰爭, 那我們完全沒有插手的機會啊。

其實不然。 孩子的免疫力分為兩種, 一方面是先天性免疫, 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

Advertisiment
包括皮膚、眼淚、鼻涕、咳嗽等機械防禦機制, 胃酸、腸液等生化防禦機制, 還有媽媽抗體傳遞和母乳餵養而得來的防禦機制。

另一方面是後天獲得性免疫, 這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感染病菌、預防接種, 通過先天免疫機制與病菌戰鬥而獲取的免疫力。

所以, 無論先天還是後天, 孩子免疫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媽媽還有其他家人都是參與其中的。 我們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包括餵養方式、生活習慣、對待疾病的態度, 甚至教育觀念, 在不經意之中就會對孩子免疫力形成造成影響。

比如放棄母乳餵養, 孩子就無法獲得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物質, 在先天免疫上就弱了一截。

比如過度清潔, 每天無數次洗手, 或每天都用沐浴液給孩子搓洗。

Advertisiment
殊不知破壞了皮膚這道天然屏障, 病菌反而更容易入侵。

比如過度保護, 怕孩子凍著冬天不讓外出, 怕孩子弄髒不讓玩泥沙, 怕孩子受傷不讓攀爬跑跳。 保護得太好, 的確可能暫時少生病, 但免疫力卻沒得到提升。 溫室裡長大的花朵, 又怎能經得起風雨呢?

增強孩子免疫力, 我們能做什麼

寶寶生病, 對大人們是心理和生理承受力的雙重考驗, 但每個孩子在成長歷程中, 哪能沒點生病的經歷?家人心疼孩子可以理解, 但互相指責、甚至歸罪於媽媽沒帶好、媽媽的母乳不好等, 就有點添亂添堵了。

有那個爭論指責的功夫, 不如用到幫助孩子增強免疫力上。 有很多事情等著你去做呢。

1、堅持母乳餵養和親密撫觸

這裡又提到了母乳餵養, 原因我就不再贅述。身為母乳親喂了兩年的過來人,我只想給母乳媽媽們打打氣,相信你們的堅持,雖然這個好你可能無法給旁人說清道明,但孩子一定知道!

撫觸,很多媽媽都知道它可以增強孩子安全感,促進身體發育。其實,撫觸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因為撫觸能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減少哭鬧、改善睡眠。人體是個很奇妙的構造,安全感足、吃睡好、情緒佳,一切都在正向發展的時候,免疫力自然就會棒棒的。

2、睡得香,動得好

免疫力是在隨著孩子不斷生長發育而完善的,充足的睡眠則是生長發育的保障。在睡眠過程中骨髓和淋巴這兩大重要免疫機制會同時發揮功用,因此,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

運動則能增加孩子免疫細胞的活動。有研究顯示,讓孩子每天保持半小時的戶外運動,血液中的含氧量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也會增加。

3、均衡飲食,避免過度餵養

營養不良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這點想必媽媽們都知道。所以均衡飲食,肉、蛋、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地攝入,才會給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援。

但孩子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均衡營養的同時,也要避免過度餵養,加重腸胃負擔,造成消化功能紊亂。這樣會得不償失。

4、建立衛生習慣,也別過於乾淨

老話說“病從口入”,但老話也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兩種說法其實都對,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降低病菌的感染和入侵。但同時,咱們也不要過分強調乾淨、抗菌。

一些有潔癖的媽媽隔三差五用消毒液清潔家裡各個角落和孩子的用品玩具,結果發現孩子更容易生病了。為什麼?因為孩子完全沒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只要一接觸病菌就容易中招啊。

5、做好預防接種,杜絕抗生素濫用

對於預防接種,我聽過最贊的一種解釋是,疫苗是被砍掉手腳、降低戰鬥力的病毒,把它接種到孩子體內,孩子的免疫系統能更輕鬆地戰勝並記住這種病毒。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按時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是事前防禦,而抗生素治療則是事後補救,是在孩子的免疫系統確實敗下陣來時用到的干預方法。不過我不建議孩子一生病就用抗生素,其實很多常見病,不用吃藥打針也能夠痊癒。

而用抗生素雖然看起來見效快一點,但在殺滅壞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滅有益菌。孩子免疫系統不但沒有得到提升,反而被削弱了。甚至可以說,孩子這場病白生了。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免疫力滿格、一輩子不生病。但有些病是對孩子有好處的,我們根本不用怕。正是在一場一場小病的磨礪中,我們的寶寶才逐漸成長為免疫力強大的小戰士!

原因我就不再贅述。身為母乳親喂了兩年的過來人,我只想給母乳媽媽們打打氣,相信你們的堅持,雖然這個好你可能無法給旁人說清道明,但孩子一定知道!

撫觸,很多媽媽都知道它可以增強孩子安全感,促進身體發育。其實,撫觸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因為撫觸能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減少哭鬧、改善睡眠。人體是個很奇妙的構造,安全感足、吃睡好、情緒佳,一切都在正向發展的時候,免疫力自然就會棒棒的。

2、睡得香,動得好

免疫力是在隨著孩子不斷生長發育而完善的,充足的睡眠則是生長發育的保障。在睡眠過程中骨髓和淋巴這兩大重要免疫機制會同時發揮功用,因此,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

運動則能增加孩子免疫細胞的活動。有研究顯示,讓孩子每天保持半小時的戶外運動,血液中的含氧量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也會增加。

3、均衡飲食,避免過度餵養

營養不良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這點想必媽媽們都知道。所以均衡飲食,肉、蛋、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地攝入,才會給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援。

但孩子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均衡營養的同時,也要避免過度餵養,加重腸胃負擔,造成消化功能紊亂。這樣會得不償失。

4、建立衛生習慣,也別過於乾淨

老話說“病從口入”,但老話也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兩種說法其實都對,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降低病菌的感染和入侵。但同時,咱們也不要過分強調乾淨、抗菌。

一些有潔癖的媽媽隔三差五用消毒液清潔家裡各個角落和孩子的用品玩具,結果發現孩子更容易生病了。為什麼?因為孩子完全沒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只要一接觸病菌就容易中招啊。

5、做好預防接種,杜絕抗生素濫用

對於預防接種,我聽過最贊的一種解釋是,疫苗是被砍掉手腳、降低戰鬥力的病毒,把它接種到孩子體內,孩子的免疫系統能更輕鬆地戰勝並記住這種病毒。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按時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是事前防禦,而抗生素治療則是事後補救,是在孩子的免疫系統確實敗下陣來時用到的干預方法。不過我不建議孩子一生病就用抗生素,其實很多常見病,不用吃藥打針也能夠痊癒。

而用抗生素雖然看起來見效快一點,但在殺滅壞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滅有益菌。孩子免疫系統不但沒有得到提升,反而被削弱了。甚至可以說,孩子這場病白生了。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免疫力滿格、一輩子不生病。但有些病是對孩子有好處的,我們根本不用怕。正是在一場一場小病的磨礪中,我們的寶寶才逐漸成長為免疫力強大的小戰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