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耍賴有“心計” 哭鬧打滾讓你見

哄也沒用, 大聲斥責有時只會讓事情更加不可收拾, 看著使出全身力氣哭鬧耍賴、撒潑打滾的小孩, 我們容忍的底線應該在哪裡呢?如果您正在為這種情況而苦惱的話, 那麼我們就按情況分別來介紹一下應對方法。

哭鬧耍賴是小孩自我意識強化的信號

這時如果媽媽們情感爆發的話則算是輸給了孩子。 如果不想同孩子進行這種情感戰爭, 則平時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 性格, 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的應對能力。 首先, 要判斷出孩子的哭鬧是否是在成長過程中隨著自我意識加強而自然形成的,

Advertisiment
就要求我們將注意放在小孩各階段成長發育上。

這種耍賴與固執雖然根據小孩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但通常從18個月左右開始, 到24個月左右的時候達到最高值。 這一時期的小孩會變得非常挑剔, 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過分執著。 有時候因為坐電梯的時候別人先按了電梯的按鈕, 又或者沒有打開玄關門, 就會又哭又鬧。 這是由於在小孩開始走路、奔跑後, 隨著獨立處理事情的增多, 對於“我”以及“我的”概念加強造成的, 也就是說自我意識增強的信號。

這時期的小孩只要甩開媽媽的手就四處亂跑, 嘴上總喊著“這個我來做”, “這是我的”, “不喜歡”等。 但是他們雖然這樣想, 能隨心所欲的機會卻不多, 雖然他們感覺自己可以像爸爸做的一樣好,

Advertisiment
但是自己的手腳卻不聽話, 隨著這樣的次數增多, 小孩就會逐漸開始為此發脾氣。

隨著這種壓力的積累, 有時候很小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成為他們情緒爆發的導火索。 如果是小孩成長發育過程中自然經歷的部分, 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 應讓小孩按照自己的意願多進行實驗, 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鍛煉自律性和獨立性。

對於孩子來說“現在”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以後”的概念的, 這是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可以感受經過暫時忍耐後, 獲得更多報償時那種喜悅心情的能力, 他們對於時間的概念也不是很理解。 根據“觸摸自己喜歡玩具忍耐度”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 24個月左右的小孩可以忍耐70秒, 30個月的小孩可以忍耐100秒,

Advertisiment
即使是那些可以忍耐一分以上的小孩來說讓他們等待明天或者下次也是不可能的。

當自己的要求被拒絕的時候就會感到憤怒和傷心等情緒, 這種憤怒的情緒會刺激大腦邊緣系統, 引起荷爾蒙的變化, 使小孩變得更有攻擊性, 也因此有的小孩會表現出摔打物品, 攻擊周圍人等行為特徵。 這種攻擊行為也可以說是生存本能, 即為了讓自己感知憤怒的程度並以此獲得想要物品的能力。

但是這種憤怒也會因為小孩個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對刺激更為敏感的小孩對於新的刺激反應更加強烈, 同時表現出較低的忍耐性, 也更加容易引發情緒爆發、情感變化, 孩子哭鬧程度也更強烈。

那些助長小孩哭鬧耍賴的育兒態度

Advertisiment

在小孩哭鬧時有幾種常見的行為, 首先是父母在同樣的情況下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又或者沒有遵守約定時, 小孩哭鬧會更加厲害。 如果父母的言行前後不一致, 那麼小孩就會認為自己的要求只有進行爭取父母才有可能同意, 也因此耍賴的程度會增強。 又或者因為對於約定的不確定性, 使小孩感到不安, 這種不安感也會讓小孩更加難纏。

其次是父母只在小孩哭鬧耍賴時才會表現出關心的態度。 對於小孩來說比起漠不關心, 他們寧可通過被罵來獲得關心, 如果小孩玩的很好的時候, 又或者提出正常的提出要求時得不到父母的注意, 反而是在哭鬧耍賴時會得到注意, 那麼小孩就會開始不自覺的通過哭鬧耍賴來提出要求了。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 媽媽們有時需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是否為了不必要的事情而發脾氣。 媽媽有時候為了樹立權威, 在矯正孩子行為時候, 明明很簡單的事情, 也要小題大做。 雖然父母的權威也很重要, 但是, 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只有我足夠強大了才安全”的錯覺, 也因此常常會哭鬧耍賴, 這時候父母除了必需堅持的原則外, 適當的表現出靈活性也是必要的。

製作減少孩子哭鬧耍賴的育兒條款

1、要區分正當堅持和非正當堅持

要明確必需對小孩進行教育的情況, 可以先在紙上畫一個表格, 分別標出需要禁止的情況, 可以靈活處理的情況, 以及可以包容的情況。 如果父母可以在製作表格時進行商議則再好不過, 儘管一直嚴格按表格來處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態度,並且在育兒上可以掌握一個整體方向。

2、從簡單的情況開始練習

如果已經劃分出了必需要禁止的情況,那麼以十分為基準為小孩發脾氣的程度打分,並記錄下在那種情況下哄孩子的方法,以及禁止使用的方法等。之後從裡面最容易哄的情況開始,試著用語言來說服孩子。最初用語言來說服小孩會很困難,但是也要堅持進行練習。

3、將限制和禁止分為三個階段

說服孩子的第一階段從“試著理解孩子的要求”開始,例如,孩子總拿著別人玩具玩的時候,父母要從“是不是很想玩這個玩具呀?”開始進行說服。第二個階段明確的表達出被限制的情況,“但是那個玩具不是你的呀,現在該還給別人了”。第三個階段是“提出方案”(一邊給小孩看兩個玩具)“你可以從這兩個中挑出一個你喜歡的玩具來玩”並給孩子一些時間思考,然後再告訴孩子“如果你繼續玩的話媽媽就把玩具直接拿走了”之後再向小孩發出最後通牒,並給小孩選擇的時間。如果小孩仍舊不聽,則要按照之前說的強制性收走孩子的玩具。

4、通過遊戲來減少孩子哭鬧耍賴的練習

研究發現,請求等協商技巧是在7歲以後才被逐漸掌握,但是在遊戲情況下即使更小的孩子也可以自然的掌握這種技巧。在同孩子玩過家家遊戲時,通過交流來練習孩子等待的能力,通過“等一下”,“再等一小下”等來傳達需要等待的資訊。

5、通過二選一的方式來進行說服

在必需要執行的情況下通過二選一的方法來給孩子選擇權,並以此來進行勸說,例如,比起“吃什麼呀?”對孩子說“吃蘋果還是吃香蕉?”來進行選擇練習更有效。與其不停的同孩子說“我們去做**吧”不如問孩子“是和媽媽做呢?還是同爸爸做呢?”來減小孩子選擇的範圍。這樣可以起到讓不停糾纏同一問題的小孩轉移注意力的效果。

讓人苦惱的哭鬧耍賴具體應對方法

[case 1] 允許小孩自己解決問題

與其同孩子不停爭吵,不如在非原則性問題上適當的包容孩子,這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父母都是一個雙贏的方法。特別是2~3歲左右這一時期,是自律性發育的重要階段,這時候讓孩子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對孩子非常有幫助。

例如,生活中按電梯按鈕、開門、洗臉、清掃衛生等,要對小孩進行支持及激勵。當然上下班的時候或者時間緊迫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無止境的等待孩子的,這種時候可以通過“你可以再試一下,如果不行就讓媽媽來做”等,先預告孩子接下來的行為,然後再轉移行動主導權。

[case 2]無視孩子的無理取鬧

有時候小孩會用大喊大叫,說難聽的話等方式來堅持己見,這時候要觀察孩子是不是因為身體情況不好,又或者困倦等而發脾氣。如果只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媽媽注意的話,則要徹底無視孩子的這種行為。特別是孩子撒潑耍賴的程度很嚴重的時,比起通過語言說服,不如與孩子保持一定距離,先觀察孩子比較好,給孩子調節自己情緒的時間。

[case 3]“這是我的!”在公共場所要練就厚臉皮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的喊“這是我的”的時候,需要家長們練就厚臉皮來應對周圍人的視線,雖然不是很容易,但是只有爸爸媽媽堅持住了,才能減少孩子這種為了顯示自己力量的行為。如果是還不能流利進行溝通的小孩,那麼乾脆不要去有玩具的場所比較好。在孩子開始撒潑耍賴的時候,直接抱起孩子到一邊進行教育,快速離開那個場所,是一個很好轉移孩子注意的方法。

孩子對於刺激非常敏感,因此在公共場所很容易感覺煩躁,這是因為孩子對於噪音,以及他人的接觸感到疲勞造成的。這時候選擇最快的路線,並準備孩子喜歡的飲料、零食,或者可以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的玩具是比較好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特別容易哭鬧耍賴的話,不如先從人相對較少的場所開始讓孩子逐漸適應。

Tips:不要對孩子說“丟人”等話,要謹慎使用“哎呀,太丟人了,大家都看你呢”等表達方式。雖然孩子耍賴的行為也不是好行為,但是也不應該在孩子的心理種下羞恥的種子。孩子自己也不會喜歡自己撒潑耍賴的樣子,如果在孩子哭鬧耍賴的時候讓孩子感到羞恥的話,很容易出現小孩攻擊父母等更加變本加厲的行為。特別是一旦這種羞恥深入孩子的內心的話,不利於小孩正確的認識自己。

[case 4] “都是因為他”在兄弟姐妹面前不要給孩子難堪

一個孩子的情況與兩個孩子的情況是不同的,家中的老大因為競爭者的出現,會表現的更加黏著媽媽,行為也更加小孩化,同時也更加固執。家中小的那一個雖然要比老大更會看臉色,更少製造讓自己挨駡的情況,但是在老大面前總會感覺矮了一頭,覺得自己是弱者。最容易引發他們戰爭的情況是在爭奪物品的時候,甚至為了搶奪兄弟姐妹的物品而出現咬,打等行為。

這種情況父母很容易開始大聲斥責,或者開始對小孩嘮叨。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要盡可能在其他兄弟姐妹看不到的地方對其進行教育。如果在其他兄弟姐妹面前讓小孩難堪,可能會引起小孩更嚴重的報復心理。

[case 5] 在小孩出現咬,打人等行為時,媽媽的表情和嚴厲的聲音

如果孩子出現了推人,或者打人的行為,那麼也可以證明孩子對這件事情激動的程度,這時候如果父母突然的斥責,不但不會讓孩子反省自己的行為,反而還會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這時候先分開兩人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孩子情緒穩定後,與孩子一起到另一個孩子面前道歉,並檢查其有沒有受傷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來言傳身教。之後再到另外一個地方用嚴厲的聲音和表情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到底做錯了什麼,在領走孩子後用低沉的聲音教育小孩,也會起到緩衝母親憤怒的作用。

[case 6] “我不吃”,小孩不吃飯的情況,要減少時間

小孩如果不吃飯的話,就將餐點撤走,但是關於這一點媽媽們各執一詞。有些媽媽反映說“即使撤走了桌子,小孩也沒覺得有什麼可惜”,“試過幾次,也沒什麼效果”,“由於小孩體重未達標,這種方式無論如何也不能採用”等等。這時候不如試一下減少孩子就餐時間的方法,反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即使這種方法可能會讓小孩兩餐之間的間隔縮短,又或者需要再次為孩子準備餐點。

這種情況發生最具代表性的原因是他們認為吃飯是一場氣勢的對決,以及從中感受到了威脅性。飲食同情感聯繫異常緊密,從媽媽的立場上來看,可能覺得自己的心意被辜負,但是從孩子的立場來說他們可能覺得這是強加給他們的,因此會加深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小孩對於自己可以調節自己飲食及排泄非常重視,以此為基礎可以培養孩子的心理調節能力。在收拾飯桌時,不要用非常冷淡的“行了,別吃了”等方法,而是用“現在不想吃了吧,時間到了,該收拾了。”進行說明後在開始收拾餐桌。

[case 7] 撒潑耍賴特別嚴重的情況要先讓孩子穩定情緒

在觀察小孩發脾氣時,可以發現小孩有一個情緒由低到高☆禁☆潮後在逐漸平穩的趨勢。在小孩情緒達到高☆禁☆潮時候還會出現自殘等極端行為,因此如果可以在小孩情緒到達高☆禁☆潮前安撫住小孩的話再好不過,但是也不是每一次都可以順利的安撫小孩情緒。

孩子有時候會通過這種極端的行為來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隨著這種情況反復出現,小孩發脾氣的程度有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首先,在小孩表達自己極端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注意將周圍有可能傷害小孩的物品收好,媽媽要控制自己去哄小孩的心情,或者嘮叨等形式的話語表達,並在離孩子較近的地方守著孩子。

在孩子的情緒開始穩定的時候,輕拍孩子的後背或者肩膀來幫助孩子鎮靜情緒。如果孩子要求媽媽的懷抱,則安靜的給予孩子懷抱,並安撫孩子。在孩子情緒穩定後,邊撫慰孩子邊對孩子說明哪些是錯誤的行為。

Tips:在孩子自己放棄前,放任其哭泣是一個好方法麼?

在情況嚴重時,在一旁守護孩子雖然是一個好的方法,但如果孩子時常這樣的話,可能會降低孩子對於感情和身體的調節能力。大腦中與社會性和調節能力相關聯的部位,以及自律神經只有在適當的範圍裡才能發揮積極的調節作用。因此這種嚴重的撒潑耍賴會讓小孩超負荷,從而對刺激更加敏感,也更容易發脾氣。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儘管一直嚴格按表格來處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態度,並且在育兒上可以掌握一個整體方向。

2、從簡單的情況開始練習

如果已經劃分出了必需要禁止的情況,那麼以十分為基準為小孩發脾氣的程度打分,並記錄下在那種情況下哄孩子的方法,以及禁止使用的方法等。之後從裡面最容易哄的情況開始,試著用語言來說服孩子。最初用語言來說服小孩會很困難,但是也要堅持進行練習。

3、將限制和禁止分為三個階段

說服孩子的第一階段從“試著理解孩子的要求”開始,例如,孩子總拿著別人玩具玩的時候,父母要從“是不是很想玩這個玩具呀?”開始進行說服。第二個階段明確的表達出被限制的情況,“但是那個玩具不是你的呀,現在該還給別人了”。第三個階段是“提出方案”(一邊給小孩看兩個玩具)“你可以從這兩個中挑出一個你喜歡的玩具來玩”並給孩子一些時間思考,然後再告訴孩子“如果你繼續玩的話媽媽就把玩具直接拿走了”之後再向小孩發出最後通牒,並給小孩選擇的時間。如果小孩仍舊不聽,則要按照之前說的強制性收走孩子的玩具。

4、通過遊戲來減少孩子哭鬧耍賴的練習

研究發現,請求等協商技巧是在7歲以後才被逐漸掌握,但是在遊戲情況下即使更小的孩子也可以自然的掌握這種技巧。在同孩子玩過家家遊戲時,通過交流來練習孩子等待的能力,通過“等一下”,“再等一小下”等來傳達需要等待的資訊。

5、通過二選一的方式來進行說服

在必需要執行的情況下通過二選一的方法來給孩子選擇權,並以此來進行勸說,例如,比起“吃什麼呀?”對孩子說“吃蘋果還是吃香蕉?”來進行選擇練習更有效。與其不停的同孩子說“我們去做**吧”不如問孩子“是和媽媽做呢?還是同爸爸做呢?”來減小孩子選擇的範圍。這樣可以起到讓不停糾纏同一問題的小孩轉移注意力的效果。

讓人苦惱的哭鬧耍賴具體應對方法

[case 1] 允許小孩自己解決問題

與其同孩子不停爭吵,不如在非原則性問題上適當的包容孩子,這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父母都是一個雙贏的方法。特別是2~3歲左右這一時期,是自律性發育的重要階段,這時候讓孩子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對孩子非常有幫助。

例如,生活中按電梯按鈕、開門、洗臉、清掃衛生等,要對小孩進行支持及激勵。當然上下班的時候或者時間緊迫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無止境的等待孩子的,這種時候可以通過“你可以再試一下,如果不行就讓媽媽來做”等,先預告孩子接下來的行為,然後再轉移行動主導權。

[case 2]無視孩子的無理取鬧

有時候小孩會用大喊大叫,說難聽的話等方式來堅持己見,這時候要觀察孩子是不是因為身體情況不好,又或者困倦等而發脾氣。如果只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媽媽注意的話,則要徹底無視孩子的這種行為。特別是孩子撒潑耍賴的程度很嚴重的時,比起通過語言說服,不如與孩子保持一定距離,先觀察孩子比較好,給孩子調節自己情緒的時間。

[case 3]“這是我的!”在公共場所要練就厚臉皮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的喊“這是我的”的時候,需要家長們練就厚臉皮來應對周圍人的視線,雖然不是很容易,但是只有爸爸媽媽堅持住了,才能減少孩子這種為了顯示自己力量的行為。如果是還不能流利進行溝通的小孩,那麼乾脆不要去有玩具的場所比較好。在孩子開始撒潑耍賴的時候,直接抱起孩子到一邊進行教育,快速離開那個場所,是一個很好轉移孩子注意的方法。

孩子對於刺激非常敏感,因此在公共場所很容易感覺煩躁,這是因為孩子對於噪音,以及他人的接觸感到疲勞造成的。這時候選擇最快的路線,並準備孩子喜歡的飲料、零食,或者可以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的玩具是比較好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特別容易哭鬧耍賴的話,不如先從人相對較少的場所開始讓孩子逐漸適應。

Tips:不要對孩子說“丟人”等話,要謹慎使用“哎呀,太丟人了,大家都看你呢”等表達方式。雖然孩子耍賴的行為也不是好行為,但是也不應該在孩子的心理種下羞恥的種子。孩子自己也不會喜歡自己撒潑耍賴的樣子,如果在孩子哭鬧耍賴的時候讓孩子感到羞恥的話,很容易出現小孩攻擊父母等更加變本加厲的行為。特別是一旦這種羞恥深入孩子的內心的話,不利於小孩正確的認識自己。

[case 4] “都是因為他”在兄弟姐妹面前不要給孩子難堪

一個孩子的情況與兩個孩子的情況是不同的,家中的老大因為競爭者的出現,會表現的更加黏著媽媽,行為也更加小孩化,同時也更加固執。家中小的那一個雖然要比老大更會看臉色,更少製造讓自己挨駡的情況,但是在老大面前總會感覺矮了一頭,覺得自己是弱者。最容易引發他們戰爭的情況是在爭奪物品的時候,甚至為了搶奪兄弟姐妹的物品而出現咬,打等行為。

這種情況父母很容易開始大聲斥責,或者開始對小孩嘮叨。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要盡可能在其他兄弟姐妹看不到的地方對其進行教育。如果在其他兄弟姐妹面前讓小孩難堪,可能會引起小孩更嚴重的報復心理。

[case 5] 在小孩出現咬,打人等行為時,媽媽的表情和嚴厲的聲音

如果孩子出現了推人,或者打人的行為,那麼也可以證明孩子對這件事情激動的程度,這時候如果父母突然的斥責,不但不會讓孩子反省自己的行為,反而還會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這時候先分開兩人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孩子情緒穩定後,與孩子一起到另一個孩子面前道歉,並檢查其有沒有受傷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來言傳身教。之後再到另外一個地方用嚴厲的聲音和表情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到底做錯了什麼,在領走孩子後用低沉的聲音教育小孩,也會起到緩衝母親憤怒的作用。

[case 6] “我不吃”,小孩不吃飯的情況,要減少時間

小孩如果不吃飯的話,就將餐點撤走,但是關於這一點媽媽們各執一詞。有些媽媽反映說“即使撤走了桌子,小孩也沒覺得有什麼可惜”,“試過幾次,也沒什麼效果”,“由於小孩體重未達標,這種方式無論如何也不能採用”等等。這時候不如試一下減少孩子就餐時間的方法,反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即使這種方法可能會讓小孩兩餐之間的間隔縮短,又或者需要再次為孩子準備餐點。

這種情況發生最具代表性的原因是他們認為吃飯是一場氣勢的對決,以及從中感受到了威脅性。飲食同情感聯繫異常緊密,從媽媽的立場上來看,可能覺得自己的心意被辜負,但是從孩子的立場來說他們可能覺得這是強加給他們的,因此會加深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小孩對於自己可以調節自己飲食及排泄非常重視,以此為基礎可以培養孩子的心理調節能力。在收拾飯桌時,不要用非常冷淡的“行了,別吃了”等方法,而是用“現在不想吃了吧,時間到了,該收拾了。”進行說明後在開始收拾餐桌。

[case 7] 撒潑耍賴特別嚴重的情況要先讓孩子穩定情緒

在觀察小孩發脾氣時,可以發現小孩有一個情緒由低到高☆禁☆潮後在逐漸平穩的趨勢。在小孩情緒達到高☆禁☆潮時候還會出現自殘等極端行為,因此如果可以在小孩情緒到達高☆禁☆潮前安撫住小孩的話再好不過,但是也不是每一次都可以順利的安撫小孩情緒。

孩子有時候會通過這種極端的行為來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隨著這種情況反復出現,小孩發脾氣的程度有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首先,在小孩表達自己極端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注意將周圍有可能傷害小孩的物品收好,媽媽要控制自己去哄小孩的心情,或者嘮叨等形式的話語表達,並在離孩子較近的地方守著孩子。

在孩子的情緒開始穩定的時候,輕拍孩子的後背或者肩膀來幫助孩子鎮靜情緒。如果孩子要求媽媽的懷抱,則安靜的給予孩子懷抱,並安撫孩子。在孩子情緒穩定後,邊撫慰孩子邊對孩子說明哪些是錯誤的行為。

Tips:在孩子自己放棄前,放任其哭泣是一個好方法麼?

在情況嚴重時,在一旁守護孩子雖然是一個好的方法,但如果孩子時常這樣的話,可能會降低孩子對於感情和身體的調節能力。大腦中與社會性和調節能力相關聯的部位,以及自律神經只有在適當的範圍裡才能發揮積極的調節作用。因此這種嚴重的撒潑耍賴會讓小孩超負荷,從而對刺激更加敏感,也更容易發脾氣。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