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耳朵塞入異物,怎麼辦?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耳聰目明, 但我們無法遮罩一些先天因素或後天因素無形中對寶寶耳朵造成的傷害。 怎樣讓寶寶的耳朵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呢?就讓我們繼續跟著兒童保健專家一起, 聆聽寶寶耳朵發出的呼聲吧!

外耳道異物

症狀表現:

1. 外耳道異物是寶寶無意中將東西塞入外耳道內, 如小玩具、小珠子、石塊、紙團等。

2. 較大異物可堵塞耳道影響聽力, 有創面的東西可引起疼痛。 豆類遇水膨脹, 可造成壓迫疼痛。 偶有小蟲、蚊蠅、小甲蟲進入耳道, 爬動時引起不適。

防治常識:

1. 一般片狀物可試用鉗鑷取出。

Advertisiment

2. 圓形團塊狀異物不宜用鑷子夾持, 否則不但取不出, 反而將異物推向耳道深處, 造成取出困難, 最好試用小耵聹鉤, 自內向外鉤出。

3. 豆類遇水膨脹, 取出困難, 應先用95%酒精滴耳, 使之脫水, 待縮小後取出。

4. 活動昆蟲類, 先用乙醚、氯仿或油類處死後取出。

5. 如合併感染應控制感染。 皮膚如有損傷應清潔消毒, 預防感染。

外耳

症狀表現:

1. 外耳濕疹常見於過敏體質的寶寶, 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寶寶。

2. 皮膚發癢、滲出, 急性者潮紅、丘疹、水皰、糜爛、漿液滲出、結痂, 有灼熱感。

3. 如有繼發感染則有疼痛, 可累及耳廓和外耳道。

4. 慢性患者皮膚皸裂、脫屑、結痂、增厚。

防治常識:

治療應以清潔、乾燥、消炎為主。 處理要點有3條:

1. 排除誘因,

Advertisiment
避免摩擦, 禁用熱水燙洗, 勿用肥皂刺激。

2. 飲食宜清淡, 少吃魚腥, 全身可用抗組胺藥, 葡萄糖酸鈣或普魯卡因靜脈點滴, 給予鎮靜劑、維生素C、皮質類固醇激素。

3. 急性期用硼酸溶液或雷夫奴爾溶液濕敷, 外用氧化鋅糊、克炎松尿素軟膏、氧氟舒松軟膏、恩富康、皮康霜等。

彌漫性外耳炎

症狀表現:

1. 彌漫性外耳炎好發於體弱多病、內分泌紊亂、糖尿病患兒。

2. 感染侵及皮膚、皮下組織, 甚至軟骨膜。

3. 耳廓皮膚紅腫、疼痛、發燒, 如有糜爛, 可有滲出、耳道堵塞, 耳周淋巴結腫大。

防治常識:

1. 應局部清潔, 給予敏感抗生素;

2. 如已化膿, 應充分引流;

3. 如有軟骨環死, 應清除全部壞死組織。

鼓膜外傷

症狀表現:

1. 鼓膜外傷可發生在耳外傷、爆震、擊掌或治療時意外損傷。

Advertisiment

2. 當時耳痛、耳鳴、聽力減退。

3. 檢查見鼓膜有不同程度損傷, 有不規則穿孔, 或有少許滲血。

防治常識:

1. 如未受感染, 應保持清潔, 用無菌棉塞耳道, 免進污水, 酌情給予抗炎藥, 預防感染, 多數能自愈。

2. 一旦感染, 按化膿性中耳炎治療。

皰性鼓膜炎

症狀表現:

1. 皰性鼓膜炎多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時。

2. 突發耳深部劇痛、體溫升高、鼓膜有皰疹。

3. 如有滲血, 呈紫紅色, 皰疹破潰, 流出少量血水, 耳痛緩解。

防治常識:

急性期可用抗病毒藥物、對症治療和外用滴耳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