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耳朵疼,原來是感染了

導讀:當寶寶耳道發生感染時, 媽媽的確會不知所措, 也不知道何護理寶寶, 幫助寶寶緩解疼痛症狀。 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風風媽媽】 我家寶寶這幾天老是莫明奇妙地哭鬧, 有時用手抓耳朵。 醫生檢查說是耳道感染, 我們在家該如何護理寶寶呢?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怎麼會發生耳道感染 中耳道內有液體貯留, 導致咽鼓管阻塞, 當咽鼓管不能適時排出裡面的液體時, 很容易在中耳道內滋生細菌, 也就出現中耳道感染了。

3種方法有效防止感染的發生 1.母乳餵養增加免疫力 母乳餵養可以有效增加寶寶的免疫防禦功能,

Advertisiment
調查研究發現, 出生4個月內採取母乳餵養的寶寶, 耳道感染發生的幾率將減少一半。 2.遠離二手煙環境 處於二手煙環境中, 容易增加寶寶的耳道感染易感率。 香煙煙霧中含有許多小顆粒狀物質, 這些顆粒會阻塞咽鼓管, 增加反復感染的風險。 3.不含奶嘴睡覺 寶寶睡覺時含著奶瓶吸奶, 會增加耳道的感染率。 持續的吞咽動作使咽鼓管一直處於開放狀態, 而仰臥很容易將奶水誤入咽鼓管內, 貯留在中耳管腔內, 引發感染。 睡前安撫式地給寶寶吸吮奶嘴, 也會增加中耳感染率。 最好的辦法就是抱著寶寶吃奶, 不讓寶寶含著奶嘴入睡。

 耳道感染治療提醒 ·藥物 常用的治療方法還是抗生素治療, 阿莫西林是首選的一線治療耳道感染的抗生素藥物。

Advertisiment
然而, 引起耳道感染的細菌常是耐藥性的, 所以常規使用的藥物並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因此細菌引起的耳道感染, 只能通過靜脈輸注抗生素才能得到控制。 ·並非所有抗生素都有效 在育兒經驗交流中, 你會瞭解到其他寶寶的用藥情況, 而對其他寶寶有效的抗生素可能對你的寶寶並沒有顯著的效果。 大多數耳道感染會自然痊癒, 美國兒童學會建議醫生對於2歲以下寶寶發生的輕至中度耳道感染, 無需積極採取抗生素治療。 寶寶通常會給媽媽一些暗示:48小時內寶寶感覺好多了, 不發熱了, 胃口好了, 睡眠安穩了。 ·配合醫生治療 當醫生採取觀察、等待的治療方法時,
Advertisiment
會預先給寶寶開一些安全防範處方, 並告訴你如果寶寶在2天內沒有好轉時, 再服用這些安全防範處方。 你對此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一開始就讓寶寶採取藥物治療呢?首先, 2歲以下的寶寶無法述說身體的不適, 更無法告訴你不適的嚴重程度;再者, 抗生素可以縮短不適症狀延續的時間, 同時可以預防一些併發症。

緩解疼痛的方法 一些家庭護理技巧能幫助緩解寶寶的不適症狀。 ·熱敷 應用潮濕和熱的作用, 用熱濕毛巾敷蓋于寶寶的耳廓, 可以讓寶寶感覺舒服點。 等熱氣散失時取下, 每天熱敷幾次。 最好不要使用熱水墊或熱水袋, 很容易引起皮膚燙傷。 ·伸直全身 寶寶在玩耍和站立的時候通常很好, 沒有不適症狀, 但一到夜間,

Advertisiment
寶寶常常痛苦難耐, 因為平躺會增加中耳壓力。 因此, 儘量讓寶寶睡直, 疼痛會減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