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耳朵進水 三步驟輕鬆搞定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寶寶就越來越活躍。 你有沒有發現當和寶寶洗頭或洗臉時, 只要寶寶頭一側, 水就流進了寶寶的耳朵, 那該怎麼辦呢?日常時也會發現寶寶的耳朵好像流出一些液體, 那又是什麼呢?

媽媽有沒有覺得, 平時給寶寶洗頭洗臉的時候, 寶寶頭一動, 耳朵就很容易進水。 此刻手忙腳亂, 除了把寶寶的頭往反方向側, 讓水流出來外, 應該如何是好?下面就告訴你如何處理寶寶耳朵進水的問題, 此外, 還提醒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 想知道為什麼, 快來看看吧!

#崔玉濤育兒講堂#【09.孩子耳朵進水該怎麼辦】

時長:1'6''

Advertisiment

播放:9881

來源:騰訊視頻

#崔玉濤育兒講堂#【09.孩子耳朵進水該怎麼辦】收起 推薦視頻: 取消自動播放

正在播放

1、耳朵進水不弄幹, 寶寶容易誘發中耳炎

液體如果常時間積聚在中耳, 就很容易誘發中耳炎。 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 洗澡水總是很容易進入耳朵內, 液體常在寶寶的中耳積聚。 另一種情況是感冒後, 有些液體常在中耳積聚, 如果細菌感染這些積聚的液體, 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寶寶哭叫不安、發熱等症狀, 容易導致急性中耳炎。

一些吃母乳的寶寶, 假如媽媽餵養姿勢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 而寶寶來不及吞咽, 乳汁可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也會引起急性中耳炎。

各型中耳炎總愛侵襲寶寶, 由於寶寶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表現,

Advertisiment
臨床上常易漏診和誤診, 父母也容易忽視, 容易轉為比較難治的慢性中耳炎。 所以,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一些甩頭、用手抓耳朵等奇怪行為, 寶寶有可能是中耳炎初期;如果比較重了就會有高燒, 耳朵裡流黃水。 父母平日還需注意寶寶聽力表現, 一旦有異常情況就要儘快就醫, 以免耽誤治療, 加重病情。

2、寶寶耳朵進水, 媽媽該如何處理?

假如寶寶耳朵進水, 媽媽要及時使用軟棉棒, 在頭部把棉花撐呈蓬鬆狀, 輕輕插入耳朵旋轉, 但不要太深, 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能動。 如果幾次擦乾後仍有臭味, 就要到醫院給耳朵點藥水。 如果寶寶不能配合, 請不要輕易給寶寶掏耳, 否則會有鼓膜穿孔的危險。

Advertisiment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寶寶就越來越活躍。 你有沒有發現當和寶寶洗頭或洗臉時, 只要寶寶頭一側, 水就流進了寶寶的耳朵, 那該怎麼辦呢?日常時也會發現寶寶的耳朵好像流出一些液體, 那又是什麼呢?

具體步驟:

(1)滾動一清潔、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 或柔軟、結實的棉紙, 卷成一個燈芯繩(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頭的棉棍或薄紙, 這東西可能會脫落在耳道裡。 不要使用任何種類的小棍棍)。

(2)將燈芯繩放進小兒的耳朵裡。 燈芯繩潮濕時將它撤出。

(3)再用一清潔的燈芯繩來做替換。 每天至少3次重複進行這些步驟, 直至耳朵不再弄濕並且沒有膿液從耳中流出為止(通常需7-10天)。

3、日常護理小提醒:不要隨便掏耳垢

Advertisiment

很多媽媽見到寶寶耳朵裡有一點耳垢, 都忍不住要幫寶寶掏耳朵了, 以為這樣做耳垢就不會越來越多, 而影響到寶寶的聽力。 但是要提醒你, 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 過頻掏耳朵對寶寶是弊大於利的。

(1)誘發外耳道乳☆禁☆頭狀瘤。 長期掏耳朵慢性刺激可能誘發外耳道乳☆禁☆頭狀瘤, 另外, 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 厚度僅約0.1毫米, 比紙厚不了多少, 如果掏耳朵時寶寶亂動, 稍不注意, 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 造成鼓膜穿孔, 影響寶寶的聽力。

(2)細菌滋長。 經常給寶寶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 利於細菌生長。 外耳道皮膚受破壞, 長期慢性充血, 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 “耳屎”會越來越多。

溫馨提示:

1、巧用棉簽。

Advertisiment
為寶寶洗澡後若發現其耳道口附近潮濕, 可用耳用棉簽輕微擦拭, 勿深入。 另外可用吹風機(離耳道口約30公分, 弱風)將耳朵吹幹。 將乾淨的毛巾沾濕後擰乾, 把毛巾一角卷在手指上, 輕輕擦拭寶寶的外耳部位。 如果用棉簽清潔耳部, 千萬不可將棉簽深入寶寶的耳朵內部看不見的地方。 棉花球的頂部小、底部大, 可防止棉簽深入寶寶的耳朵內部而不小心傷到耳膜。

2、避免進水。 要防止耳朵進水, 可將寶寶耳朵由後到前按住貼緊臉部, 就不易致耳朵進水。 如進水可以使用軟棉棒, 在頭部把棉花撐呈蓬鬆狀。 輕輕插入耳朵旋轉, 但不要太深, 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能動。 還有帶寶寶游泳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小時以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