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寶寶的五官健康是很多家長非常重視的事情, 特別是寶寶耳部的護理, 關係到口鼻等一系列器官的健康狀況。 今天家有寶寶育兒網的小編就來為你揭露寶寶耳部護理的三大誤區。
耳屎,
醫學上稱為“耵聹”,
耳道分泌物多數人是乾燥成鱗屑狀,
略呈淡黃色的痂塊,
叫幹型耵聹。
少數人分泌物始終呈油狀或糊狀粘稠的、顏色為深褐色的物質。
無論寶寶是“油耳朵”還是“幹耳朵”,
都是正常的,
而且都對人的耳朵有一定保護作用。
它可以覆蓋在外耳道皮膚表面,
防止皮膚乾裂和粘附灰塵,
Advertisiment
一般而言, 耳屎不必人工清除, 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 隨著下頜運動, 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 自動被排出。
防止液體進入耳道
洗澡水、奶水、淚水一旦進入寶寶的外耳道,
會使耳內的耳屎軟化、膨脹,
引發耳道堵塞、流水,
發生中耳炎;而且,
寶寶外耳道進水後很容易帶入細菌,
增加耳道感染的機會。
因此要謹防水進入寶寶的耳道裡。
1.洗頭時
讓寶寶面部朝上,
媽咪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頸部,
同時用拇指和中指分別壓住寶寶左右耳廓,
使耳廓覆蓋住外耳道,
以防水流進耳道。
2.吃奶後
媽咪要把寶寶立起來抱,
輕拍寶寶的背部,
拍出奶嗝,
防止寶寶溢奶,
Advertisiment
3.哭鬧時
媽咪要及時擦淨寶寶臉上的淚水, 防止眼淚順著臉頰流入耳道。
不能隨便掏耳朵
經常掏耳朵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
掏耳朵時如果耳屎堅硬或比較多,
容易把皮膚劃傷,
細菌便會趁機進入傷口引發感染,
引發炎症、流水,
嚴重者發生外耳道癤腫。
另外,
由於經常刺激外耳道皮膚,
使皮膚淤血,
造成耳屎分泌增多,
堆積嚴重。
也就是說,
耳屎越掏越多。
總之,
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
如果你發現寶寶頻繁抓繞耳朵,
或者發現寶寶耳朵裡誤入異物、耳屎形成硬塊,
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取出,
家長不要擅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