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胃腸不適怎麼辦?消化不良、積食的緩解辦法

一到節假日, 爸爸媽媽不是帶著孩子外出郊遊, 就是帶他們去最喜歡的美食。 在各種美食的“誘惑”之下, 寶寶的確飽了口福, 可隨之而來的, 腸胃又有可能跟著“添亂”了。

面對各種糖果零食的誘惑, 寶寶哪裡抵擋得住?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導致飲食沒了規律, 從而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寶寶胃腸不適怎麼辦?寶寶積食或消化不良又應該如何緩解呢?

四個症狀提示寶寶積食了

出現口氣

積食比較重的寶寶, 媽媽可以明顯聞到寶寶嘴裡有口氣。

睡眠不安

發現寶寶一段時間睡眠總是不太好,

Advertisiment
睡覺時身體不停翻動, 有時還會咬咬牙, 這就是“食不好, 睡不安”的表現。

食欲下降

過節時寶寶的味口還超級棒, 過幾天卻發現寶寶胃口明顯下降, 食欲明顯沒有之前好了。

腹部不適

已經學會說話的寶寶會說肚子不舒服, 肚子疼。

寶寶積食怎麼辦?

寶寶積食嚴重時可能會嘔吐, 媽媽千萬不要慌, 馬上將寶寶的頭部置於側位, 避免嘔吐物被吸入氣管。

在飲食方面做些調整, 給寶寶吃流質飲食, 如稀粥、麵湯、藕粉, 既容易消化, 又補充水分。 飲食的量由少 到多, 少量多餐, 分批吃, 然後慢慢恢復到正常飲食。

穴道按摩

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 平臥;媽媽以兩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按寶寶脊柱兩側, 隨捏隨按, 力度不要太 大, 由下而上,

Advertisiment
再從上而下, 捏3~5遍, 每晚一次, 積食症狀將慢慢緩解。

揉中脘:中脘穴位位於胸骨正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 媽媽用手掌根旋轉按揉, 每日兩次。

摩湧泉:足底心即是湧泉穴。 媽媽以拇指壓按湧泉穴, 旋轉按摩30~50下, 每日兩次。

家常小方法

如果用以上方法, 寶寶症狀沒有太大改善, 媽媽可以給寶寶服用一些幫助消化的藥物。 如酵母片、多酶片、保和丸、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山楂丸、山楂導滯丸、七珍丹等。

節後寶寶多吃這些食物好

節後有些寶寶會出現上火、口臭、腹 脹、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 如果這些毒素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內不排出, 會被重新吸收進入體內, 給寶寶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 節後寶寶應多吃一些具有排毒潤腸作用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水果類

蘋果:蘋果含蘋果酸, 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半乳糖荃酸有助於排毒;果膠則能避免食物在腸道內腐敗產生毒素;其 可溶性纖維素能促進糞便的排泄。

木瓜:含有獨特的蛋白分解酵素, 可以清除因吃肉類而積聚在體內的脂肪。

草莓:具有生津潤燥、促進消化吸收等作用。 草莓所含的多種有機酸、纖維素、果膠和礦物質等能清潔腸胃、消除 便秘。

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元素, 對心腦血管病患者有益。

蔬菜類

菠菜:菠菜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平衡新陳代謝。

番茄:吃新鮮番茄可以利尿, 生吃效果更好。

魔芋:中醫稱之為“蛇六谷”, 是有名的胃腸“清道夫”、“血液淨化劑”, 能有效清除腸壁上的廢物, 預防便秘 。

紫菜: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族外,

Advertisiment
最重要的就是它蘊含豐富的纖維素及礦物質, 可幫助排泄身體內的 廢物及毒素。

其他食物 

糙米:清潔大腸的“清道夫”, 糙米經過腸道時會吸附腸內毒素, 最後將其從腸道內排除。

芝麻:所含的“亞麻仁油酸”可以祛除附在血管內的膽固醇, 促進新陳代謝。

紅豆:紅豆所含的石堿酸可以增加大腸蠕動, 促進排尿, 還可減少便秘。

黑木耳:黑木耳所含的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 可吸附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雜質, 清潔血液。

海帶:海帶中的褐藻酸能減慢腸道吸收放射性元素鍶的速度, 使鍶排出體外, 具有預防白血病的作用。 此外, 海帶 對進入體的有毒元素鎘也有促排作用。

豬血: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消化酶分解後,

Advertisiment
可產生一種解毒和潤腸的物質, 能與侵入人體的粉塵和金屬微粒結合, 成為人體不易吸收的物質, 直接排出體外, 有除塵、清腸、通便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